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力 《党史文汇》2015,(2):52-54
《抗战日报》的产生背景"晋西事变"爆发之前,晋西北和晋西南根据地都是抗日军队与国民党顽固军队并存,抗日政权与顽固政权并存的局面,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受到了种种限制,有时还要遭遇顽固势力的骚扰。晋西事变以后,在晋西南地区,中共党组织活动由公开转为隐蔽;晋西北地区则成了中共领导的统一的抗日根据地,边区的新闻出版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40年2月上旬,根据中共中央电示,中共晋西南区党委与晋西北区党委合并,组  相似文献   

2.
正1938年六七月间,以宋时轮为司令员、邓华为政委的四纵队到达平谷地区,解放了平谷县城,建立了平谷县第一届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4月,建立冀东西部第一个联合县蓟(县)平(谷)密(云)联合县;7月,在桃棚、鱼子山建西北办事处和中共西北办事处区委;9月,在桃棚村的锯崖洞成立了平谷县第一个党支部——鱼子山党支部,由5名党员组成;11月,冀东专署专员焦若愚和十三  相似文献   

3.
赵文信 《世纪桥》2010,(6):10-12
<正>北满抗联通凤地下交通总站是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主席、北满抗联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赵尚志于1936年冬亲自指示建立的。在支部书记、站长杨春和继任站长杨振瀛带领下,这个站坚持战斗  相似文献   

4.
唐洪森 《世纪桥》2000,(3):20-23
东北抗日联军在极其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孤悬敌后,与日军及民族败类展开了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不屈不挠。战斗至1940年秋冬,在遭受严重损失和挫折的形势下,抗日部队相继越界,进入苏联境内整训。在苏联有关方面的帮助之下,第二、第三路军越境人员在距伯力(今哈巴罗夫斯克)东北75公里处的费·雅斯克村建立了北野营,第一、第二路军过境人员在双城子(今乌苏里斯克)附近建立了南野营。1942年8月1日,经过苏方同意,南、北两个野营以及尚留在东北境内活动的抗联人员,统一整编为东北抗联教导旅,周保中任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贺龙任八路军一二○师师长,率部长期战斗在晋西北抗日前线。但其中,1939年贺龙是在河北度过的。在这一年的年初,贺龙率一二○师主力挺进冀中平原,继而于9月转战到冀西,直到1940年1月才离开河北返回晋西北,胜利完成了中共中央军委赋予的三大任务:帮助巩固冀中抗日根据地;帮助八路军第三纵队进行整训,使其“八路军化”;扩大一二○师自身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兴隆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深山区。1929年冬,遵化县北店村高存受中共京东特委派遣,秘密来到兴隆驴儿叫村,向窦永旺宣传共产  相似文献   

7.
赵尚志,1908年10月生,辽宁省朝阳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末入黄埔军校学习。1932年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1933年创建珠河反日游击队,任队长。后历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主席、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等职。1942年2月壮烈  相似文献   

8.
唐越 《党史文汇》2014,(11):F0002-F0002
正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位于吕梁市兴县蔡家崖乡蔡家崖村。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的主体建筑原为晋西北著名开明士绅、爱国民主人士牛友兰先生的故居和私家花园。该馆由上下两个院子组成,建筑物主要是石拱窑洞、砖包大门、起脊瓦房等。充分体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晋西北地方民居特色。1940年1月晋西事变后,中共中央军委副参谋长滕代远和晋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政委关向应等人,在岚县史家庄召开了晋西北军政民高干会议,决定成立山西省政府第二游击区行政公署(1941年8  相似文献   

9.
王惠宇 《世纪桥》2004,(6):51-54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积极贯彻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游击战争。1935年,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决定对东北党组织进行改组,撤销中共满州省委,并从1936年2月到1937年初,在东北先后建立起了南满省委、北满省临时省委和吉东省3个省委和哈尔滨特委等组织。这次改组对东北抗联的后期斗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37年至1940年,陶铸在鄂中地区举办了汤池训练班,恢复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坚持领导军事斗争,组织武装进行游击战,建立了鄂中抗日根据地,为华中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杨靖宇,汉族,河南确山县人,1927年加入中共;陈翰章,满族,吉林敦化县人,1932年加入中共,两人都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杨靖宇曾任东北抗联一军军长兼政委、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中共南满省委书记,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江与日寇作战中壮烈牺牲。陈翰章曾任东北抗联二军二师师长、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中共南满省委委员,1940年12月8日在吉林镜泊湖南湖头(今属黑龙江省宁安县)对日作战中牺牲。两位烈士的遗体为日寇获得后,均被割取头颅,制成了标本。  相似文献   

12.
绥棱是国家批准的重点革命老区之一。东北抗日战争时期,绥棱县是东北抗日联军和中共北满省委开展抗日活动的主要地区,成为抗日游击根据地。绥棱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东北抗联将士的足迹。散落在深山密林和广阔田野上的革命遗址,是我们开展爱  相似文献   

13.
1940年3月15日,正当太行根据地抗日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前门打虎(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后门拒狼(对肆意磨擦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以迎头一击)并乘胜追歼逃敌之际,战斗在山西前线的八路军总部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发出八路军撤出太南的命令.八路军主动由太南地区的陵川、林县、长治、壶关、晋城、阳城、高平及豫北一带撤到太北地区.在这一地区的地方党、政、群组织及有关人员随之北撤.国民党军很快便占据了太南地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太南撤军".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14,(3):35-35
1931年9月18日,驻中国东北沈阳市的日本关东军突然向驻沈阳的东北军发动进攻。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组织下,中国人民拉开了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序幕。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从1931年10月开始,陆续派出省委、省军委及有关方面的负责人杨林、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赴南满、东满和北满等地组织了10余支抗日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揭竿而起,出生入死,英勇战斗。在打败日本侵略者,即将迎来新中国曙光之际,他却不幸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他就是曾任中共北满省委军委负责人、珠河反日游击队副队长、哈东支队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政治部主任、北满抗日联军总政治部主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滨江省副省长、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等职的李兆麟。  相似文献   

16.
冯仲云,江苏武进人,1908年生,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1926年考入清华学校大学部数学系,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选为清华大学支部书记。1930年5月被捕入狱,10月逃出后,到哈尔滨开展革命活动。先后担任过中共满州省委秘书长、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政委等职;1945年9月任苏军沈阳警备区副司令。1946年当选为松江省政府主席。  相似文献   

17.
崔艳波 《奋斗》2021,(4):44-44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武装。这支队伍高举抗日救国伟大旗帜,在白山黑水间战斗了14年之久,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卓越贡献。冯仲云就是这支队伍的重要将领,曾历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抗日联军第六军政治部主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政委等职。1908年3月,冯仲云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一个乡村知识分子家庭。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1927年5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踏上了为求索真理而不懈奋斗的人生之路。1930年,他被组织派到东北工作。  相似文献   

18.
悼李健同志     
李健,原名李玉琴,江苏铜山县人。1938年,李健参加新四军挺进纵队在江都县办的新四军军政学校学习,并参加了“泰县文化界抗日工作团”,积极开展救亡活动。1939年2月,李健由俞铭璜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中共泰县县委委员兼姜堰区区委书记,先后在泰州、兴化等地从事党的地下革命工作。1940年7月,兴化工作委员会成立,李健任书记。11月,李健参加开创兴化抗日民主根据地工作,历任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长等职务。1946年,我军战略北撤。李健领导党政军民坚持敌后斗争,取得了显著成绩。1947年10月31日,李健带领一支武工队在临东刘家沟一带坚持内线斗争时,遭遇数倍于我之敌的包围。他立即组织大家分路突围。突围时,李健不幸英勇牺牲,时年29岁。为纪念李健的英名和业绩,当地人民政府将李健牺牲的地方命名为“李健区”、“李健乡”,后来又为他建立了纪念碑和烈士陵园。本文系俞铭璜同志在李健同志牺牲后为纪念他而作。  相似文献   

19.
梁宗仁 《世纪桥》2003,(1):33-33
日伪时期,小兴安岭的帽儿山是抗联六军后防基地,建有被服厂。这座被服厂虽然存在时间很短,只有一年,但是贡献却很大,六军穿戴的统一服装,都出产在这里。 此处附近的老金沟是中共北满临时省委驻地。当时的临时省委书记冯仲云就在这里领导松花江两岸的抗日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20.
木易  白小玲 《党史文汇》2012,(10):39-42
在中共山西省介休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下,"介休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已在绵山景区建成开馆,母亲李只双的雕像也在馆中落成。2012年6月12日,年已85岁的我又与母亲雕像紧紧相拥在一起,我不禁失声痛哭,那酷似母亲容貌的雕像又勾起我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与回忆。母亲带我走上革命路我的母亲李只双,原名李宝林(1908—1940),高小文化程度,当过小学教员。婚后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