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西部开发,黄土高原亦掀起了大规模的荒山绿化、退耕还林的热潮.但回顾历史,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仍在继续,防灾减灾至今仍是西部开发中的一个"坎".本文从制定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生态环境治理规划;加强统一领导,避免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将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教育、人口素质有待提高等4个方面进行了反思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征稿启事     
《西部社会》2002,(4):14-14
2002年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一年。在前两年工作的基础上,2002年要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使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面貌有一个大的变化,使西部开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研究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中心,采用实证研究,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生态环境状况恶化及其症结的论述,指出了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设想。 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水资源短缺、植被破坏、森林草原退化是西部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工业污染成为城市发展经济的后遗症。这一切问题都有其症结所在:历史上长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与生态脆弱互为因果;“过分强调粮食自给”的发展模式导致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经济建设不遵循生态环境规律,生态建设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制度上条块分割,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各项措施难以落实。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事关整个民族的生存质量和发展空间,也是西部地区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生态环境建设成为西部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由此,在西部开发中要坚持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的双重原则,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大开发中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当西部大开发的春潮到来之际 ,我们来到了陕北延安 ,来到了这座以革命圣地而著称、焕发出勃勃新姿的城市。延安位于黄河中游和黄土高原的腹地 ,曾经过度的开垦与放牧 ,使森林植被破坏得相当厉害 ,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环境愈来愈差 ,严重制约了延安经济的发展。延安市妇联自1997年以来 ,围绕贯彻江总书记提出的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指示精神 ,把抓好山川秀美工程、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作为参与西部大开发、改变家乡面貌的首场战役。一场以提高妇女素质为重点 ,发动广大妇女积极投身山川秀美工程建设的战役正在延安全面铺开 ,并取得初…  相似文献   

5.
苏丽娅 《前沿》2003,(9):67-70
国家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是面向新世纪的战略决策 ,这给西部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科技教育事业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江泽民指出 :“改善生态环境 ,是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不从现在做起 ,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 ,在西部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会落空 ,而且我们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也将受到严重威协”。朱基也指出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党中央、国务院对实施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这…  相似文献   

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个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实施西部大开发,不仅是西部地区的大事,也是东部地区和全国的大事。国家将加大对西部地区支持的力度,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财政转移支付和扶贫开发等方式,继续增加投入。东部地区要把支持西部大开发作为责无旁贷的任务,加强对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和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协作,促进共同发展。我省原材料和市场两  相似文献   

7.
西部开发中面临着不可回避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本文论述了西部开发中保护和善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及举措。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目前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如何开发西部是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都关心的问题。影响西部大开发的因素有很多,如地理位置,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民族文化,思想意识等等。特别是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制约西部开发的主要瓶颈。在关注西部开发生态环境脆弱诸问题的同时,不能忽视西部开发所应具备的另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之一。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部边疆 ,生态环境状况如何 ,不仅关系自治区各族群众的生存和发展 ,而且关系到华北、东北、西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因此 ,内蒙古一定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 ,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放在西部开发的优先位置为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内蒙古生态环境的现状历史上 ,内蒙古曾是一个“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天然牧场。但近半个世纪以来 ,特别是进入六、七十年代 ,由于人口剧增对粮食的迫切需求 ;人为的大规模…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发挥优势、落实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科技教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对此,我感触很深。我长期在西部省份工作、生活,对西部大开发非常关注。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是全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森林覆盖率低(最低的省不到1%),陡坡耕地多,水土流失面积大(占全国80%)。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加剧了西部地区的贫困程度,加剧了西部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极大地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今年初西部地区开发会议上。朱总理指出:“西部地区如果不加快恢复林草植被,治理水土流失。长江、黄河日渐淤积,洪水灾害不可能得到根治,中下游流域的广大地区将永无宁日。从长远来看。如果生态环境继续恶化下去,还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条件构成严重威胁。”为此,中央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列为西部大开发第二大重点,  相似文献   

12.
王晓峰 《前沿》2013,(2):84-86
西部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基地,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然而西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深人大开发西部和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实施,会加剧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及日趋严重的表现后,提出了针对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及运行机制完善的健康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使其必然依赖法治,并以法治作为其重要保障和基本内容,西部大开发必然包含法治的大发展。西部大开发必须先制定好“游戏规则”,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不能像当年东部开发那样“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市场经济的河流淌到今天,河水的深浅已大体知悉。因此,西部开发,法制必须先行。首先,从立法方面审视,笔者认为应当先立法后开发。全国人大应当制定《西部开发法》。在法律中应当明确开发的主体思路;开发者的权利义务,规范开发行为;为了强化西部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避免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生态环境的恣意破坏,推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建议制定《西部开发生态环境保障法》;制定《东西部关系法》,以正确处理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东西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党中央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号角,这激动人心的号角预示着,地域辽阔的中国西部将迎来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占我国国土面积60%的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面临着荒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匾乏等诸多环境问题,成为困扰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如何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一个生态环境恶化的西部,绝不可能成为繁荣昌盛的西部。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既是开发建设西部的前提,也是其目的。西部面…  相似文献   

15.
著名的文学家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的确,作为大地的娇儿,人类一刻都离不开土地。厚重的黄土高原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变迁,孕育了悠久的华夏文明。“物华天宝,蕴九州之奇珍;人文荟萃,展华夏之辉煌”,三秦儿女引以为豪。进入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在苦于风沙、困于干旱的黄土高原上,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的山川秀美工程,从陕北起步,逐步推开。在西部大开发、建设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一、西部生态环境基本现状及突出问题评价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过程中,保护并逐步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开发西部和实现西部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开展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科学  相似文献   

17.
郗孟祥 《人民论坛》2010,(8):154-155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但由于历史和地缘等原因,西部发展仍存在着诸如教育落后、高科技发展缓慢、干部队伍素质整体不高、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等问题。中央及各级政府只有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影响西部发展几个根本问题,才能真正实现西部的腾飞。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这为我们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和实施途径。西部大开发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东部的差距仍很明显。加快西部的发展,缩小东西部之间的距离,促进各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无疑有着重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美国近现代西部开发是比较成功的,美国在西部开发中,由于认识等方面的因素,也曾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水资源、土地资源、林木资源、矿产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了震惊世界的"黑风暴"等环境灾害.美国为了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闫成 《人大研究》2000,(10):39-40
西部立法列入西部大开发重点 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李子彬介绍说 ,国家提出了今后开发西部的工作重点是 :一是制定并出台西部开发的统一政策。目前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西部开发的政策措施及其细则。重点是研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方面的政策措施。二是抓紧制定西部开发的总体规划。三是落实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生态环境重点是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示范工作。四是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和法制建设工作。 2 0 0 0年下半年 ,将加强立法规划的调查研究 ,提出立法规划的建议。 (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