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开幕词中指出:“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有两种中国之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历史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31年后的1976年,中国又一次走到了两种中国之命运的决战关头。两种中国之命运和前途,又一次进行了激烈的决战……  相似文献   

2.
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三大要素和逻辑支撑,三位一体,相辅相成。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通过厘认梦想与道路、精神、力量的逻辑关联点、结构契合点、理论支撑点,可以发现中国梦是融合道路、理想、动力等在内的系统工程,是可望而又可及、可遇而又可求、可知而又可行的发展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3.
刘登科 《唯实》2007,2(1):19-21
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就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其内涵会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日益深化,其形式会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创新和日益多样。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科学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和时代的选择。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的原则;必须坚持既继承吸收,又积极创新的原则;必须坚持既引领时代,又服务大众的原则;必须坚持既关照当代,又着眼未来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就是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发展而又对外开放的战略,就是必须坚持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共赢的旗帜,就是必须坚持把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结合起来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与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6.
刘恩东 《实事求是》2006,191(4):22-24
中国所选择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条件下,决心走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时代特征,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又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条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和平国际竞争,又坚持广泛合作的道路。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的战略选择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科学理念。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在理论上的最大亮点就是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对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新的境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这一理论体系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从新民主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实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不断结合的过程。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解决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如何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性课题,又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任务提出不同的主题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了哪些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以及怎样进行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从党的十六大至今,时光又走过了10个年头。在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大业中,这10年经历了怎样的奋斗探索?在时不我待的中国现代化里程表上,这10年又有着何种特殊意义?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认真回顾中国道路10年探索的非凡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加增强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沈河区  相似文献   

12.
对五四民主启蒙运动的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华文 《理论学刊》2001,1(1):83-86
五四民主启蒙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以空前的规模、浩大的声势倡导和宣传了民主观念和思想 ,使整个中国的意识形态一度浸透了民主的色彩 ;它又突破和超越了清末以来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 ,着力凸现了“个性解放”和“民权政治”的民主内涵。同时 ,由于受制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民主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的认识水平 ,五四民主启蒙运动又明显地存在着民主理论建构不足的缺憾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是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世界视野是我们考察和阐释当代发展问题的哲学方式。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正确处理世情与国情、机遇与挑战、世界文明与中华文明、国际大局与国内大局、中国发展与世界进步等关系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面向未来,我们必须"按辩证法办事",始终"站在中国看世界,站在世界看中国",才能谋求自身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田心铭 《红旗文稿》2012,(3):9-12,1
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立自主思想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既表达于党的理论阐述中,又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为党和人民群众所践行。它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接受了实践检验,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独立自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活的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杨亚利 《理论学刊》2006,3(3):53-58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借助唯物辩证法应用阶级分析方法是十分成功的,主要表现在:他既重视从经济地位上分析各阶级,又不忽视对各个阶级从经济地位而产生的不同政治态度的分析;他既重视对中国社会各阶级作一般性即共同点分析,又特别重视把这些阶级放到旧中国这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环境中分析其特殊点;他既重视对中国社会各阶级作整体性分析,又不忽视对其作阶层性分析;他既重视对中国社会各阶级作定性分析,又特别重视对其作定量分析;他既重视对中国社会阶级矛盾的分析,又不忽视对中国同外国帝国主义民族矛盾的分析;他既重视对各个阶级状况作共时态的静态分析,又重视对其作历时态的动态分析。无疑,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中国社会阶级分析的方法贯穿着唯物辩证法的红线,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定义,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邃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具有巨大的实践指导价值.广大官兵只有用这一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有效应对各种挑战,推动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巨大成就、成功秘诀、薄弱环节和给我们的启示、对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影响等4个方面对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是由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奠基和催生的,它形象、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和平崛起重要时刻民族的进取理想和坚定信心,反过来,中国梦的提出又会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产生巨大的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整体利益优先而又保证个人利益的利益融合机制,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李强 《党史文汇》2009,(6):63-64
十几年前出了一本书,叫做<中国可以说不>.围绕着这本书很是闹了一阵子.近日,又出了一本<中国不高兴>,被看作<中国可以说不>的升级版和延续.同样的,围绕着这本新书,又闹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