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充分认识这一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长远的最终目标来说,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是要实现共产主义,但这只有经过一步一步、一个阶段一个阶段长期的奋斗才能实现。目前,我们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里,我们要说明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几代中国人经过长期不懈的探索和流血牺牲才开辟出来的,而且历史证明只有作为“三个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才能担负起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代表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一 1、 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变被动为主动。 早在唐、宋时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是处于世界前列的,只是到…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组织的重要成员,中国的门户将进一步开放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以什么样的心态迎接这次挑战,这对我们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我们要想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观念的转变,当前尤其要注意强化领导干部的“五种意识”。一是强化政治意识,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中国敞开大门迎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振兴民族经济的必由之路。在中国即将加入WTO的时刻,我们要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4.
许建良 《学习论坛》2008,24(8):65-69
目前一些学者对儒家思想的过于偏袒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这在21世纪的今天自然不是喜事,它使人障目而夜郎自大.对儒家道德的审视不能离开中国和世界的现实,这一现实是由差距组成的,在此,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为什么长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在今天与世界强国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缺乏规范的意识,这一缺陷使我们无法跟上世界的步调.儒家道德本身缺乏对规范的诉求,过分推重情感的效力,而情感又是以血缘为依归的,以致我们至今都难以走出血缘的樊篱.对此进行重新认识,对我们抓住时机来发展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解答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历史性难题,成为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我们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实现充分的人权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为了这一理想,中国人民历经磨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当代中国在人权领域取得了巨大成绩,对世界人权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当然,中国在人权方面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过去我们所取得的成绩靠的是发展,今后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更要靠发展。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之路本身就是"万里长征"之路,是几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历尽艰辛,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发展之路。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这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文明古国,正在加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正在经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无论是中国自己,还是全世界都在问,现代中国到底选择和走上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对中国本身意味着什么?对世界意味着什么?中国之路是一条什么道路呢?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和理解这条发展道路呢?中国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的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富有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五大报告在阐述国际形势和对外政策时,贯彻了邓小平的外交和国际战略思想,我们应认真学习领会。(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邓小平同志对当今世界的基本特点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做出的科学概括。这一极富远见的战略思想,既体现了他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又体现了他对现实世界与中国的关系的正确把握。首先,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现代科技…  相似文献   

9.
我们伟大的祖国带着二十年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满怀信心的地跨入了21世纪。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新世纪、新千年之初,我们经过15年的艰苦谈判,不懈努力,今天中国的脚步终于临近了WTO的大门。迈过这道高高的门槛,我们就成为世界经贸组织大家庭中的一位成员,中国被排斥在世贸组织之外的历史即将宣告结束。这将是新纪元献给中国人民的一份厚礼,这是世界献给中国人民的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10.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野蛮袭击我驻南使馆,激怒了全中国人民,也震劫了全世界。发生在世界政治多极化进程中的这一重大事件的实质是,强权政治、霸权主义难以容忍主持正义的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强大。具有反侵略传统的12亿中国人民,理所当然地进行了最强烈最有力的谴责,得到全世界正义力量的支持、激愤之余,我们更力。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理论的正确伟大,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伟大。这是我们有骨气、有力量、有前途、有威望的源泉中国因此而发展强大,中国人民因此而受益无穷,敌对势力因此而有所畏惧_这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世界并不太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运行模式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中国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迎头赶上这一世界潮流,才能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一全新的命题,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了精辟的阐述,反映了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宏伟目标的全面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不能孤立于世界体系之外。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中国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一全球化是指人类不断跨越民族和国家界限,超越制度和文化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  相似文献   

13.
雷高岭 《奋斗》2001,(5):41-41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去面对它并及时把握其现实特征和发展趋向,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抉择课题。  相似文献   

14.
正《学习时报》5月8日刊登李凡的文章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长远;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切、聚焦。统筹两个大局,有助于更好认识中国与世界全方位接触的新规律,促进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文章说,从两个大局出发思考处理问题,应注意的几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深刻认识中国社会的特点及其在世界格局和历史变革中的地位,一再重申,社会主义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在世界各国所有政党中,我们党是唯一提出自己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科学理论的政党。这一理论,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毛泽东同志1974年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同年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第6届特别会议系统阐述了这一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几次指出,这一国际战略原则英明而富有远见,给我们开辟了  相似文献   

16.
<正>过去的两年,在极为困难、复杂的情况下,中国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我们全面实施一揽子计划的结果。这一成效的取得,不仅保持了当前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本质上说,是产生于我们党的直接经验的社会主义、开拓创新的社会主义、与时俱进和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这个理论已经和必将继续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理论向导,对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国际战略是国家决策者依据本国的性质和一定时期国内外的实际情况,为争取有利于本国的国际环境(安全环境与发展环境),在发展对外关系中所进行的较长时期的、全局性的谋划。国际战略的正确和明智与否,同国家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根据对当代国际形势的战略判断,提出了争取世界和平、发展自己的国际战略思想,并进行了深刻、精辟而系统地阐释。一、中国只有争取世界和平,才能发展自己邓小平指出:"为了使中国发展起来,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这一论断并不仅仅是依据战争的灾难性归结出来的,更重要是要阐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与周围世界的互动。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大新论断,标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人类文明发展史册上新的历史方位,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人类作出的重大贡献,具有重大而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原瑞 《奋斗》2021,(1):14-16
2020年第2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月17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世界面临的逆全球化等现实问题,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通过"陈利弊""表态度""析矛盾""话中国""展未来"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复杂难解的世界之问。阐释了"中国何以成为今日之中国"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之因,展示了"为国家担当,对世界尽责"这一勇于担当的大国气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