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规训权力是介于法律规制和道德规制之间的微观权力,是维持现代社会秩序的特殊机制.现代监狱和学校通过规训机制完成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目标,两者在建筑、规训权力作用点、惩罚权力和规训机制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
安全始终是监狱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治本安全观的提出结束了监狱安全理念及其作用与保障的纷争,安全回归监狱的本质范畴,安全保障的方式回归科学的理性和监狱发展的规律。现代监狱行刑正在从传统刑罚秩序规训教化向现代教育矫正的社会化复归转向。现代监狱创制实践清晰地表明,安全的保障在于对罪犯的科学认知与合理矫正。城市长刑犯监狱更加需要强化对现代城市监狱的社会公共角色功能、罪犯人性及其需求的认知,围绕现代监狱任务,着力建设社会化现代监狱,促进罪犯社会复归,切实提高监狱行刑效能。  相似文献   

3.
监禁刑的未来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是在刑罚以死刑和身体刑为代表的肉体折磨向以监禁为代表的灵魂控制转移的过程中诞生的。监狱运用规训技术,最终目的是要转变灵魂。而规训只是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刑罚实践的某些特征而非未来发展方向。监狱的未来必定超越惩罚与规训,是以尊重与保障受刑人人格为特征的社区;必定要实现从灵魂控制到人格尊重的转变过程。在未来,监禁刑的适用趋于消亡,矫正社区趋于替代监狱,政府行刑权趋于向多元社会主体让渡。  相似文献   

4.
《监狱文化论》提出“监狱文化”这一思想文化“母题”,要在监狱学公共场域中构建一块独具特色的文化与学术空间。人文精神是现代监狱文化的核心内容。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根本出发点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人为中心。《监狱文化论》在基本理论构建中的最大特色或最大突破是引进了“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与路径,把“监狱”作为“文化”进行研究。在转型与重构问题上则围绕“监狱权力”这一核心问题,深度探讨了监狱文化领导权的构建路径和中国式的“规训与惩罚”的本质与特征。  相似文献   

5.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刑事法治理念,是适合我国当前社会综合治理实际的新思维和理性选择。在借鉴西方监狱理论和寻求中国特色的矫正范式平衡中不断发展的中国现代监狱,正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当我们把监狱的教化功能想象和抬高到不切实际的高度时,刑罚其实正在偏离它最本质的东西。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吸收当代西方监狱以行刑社会化为主题的监狱改良运动成果,借鉴西方监狱制度发展中的科学要素,谋划中国今后监狱矫正工作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建筑都承栽和表达了一种建筑的文化蕴含。这种蕴含深刻地铭记了建筑的价值。监狱建筑的基本价值元素至少包括了庄重、威严、安全、文明、科学。  相似文献   

7.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运用谱系学方法和自身建构的微观权力理论分析了从中世纪末期到近当代的刑罚演进历史,指出所谓监狱与刑罚制度的改革不过是在人道和人权的幌子下所作的规训方式的的进化,这一观点显然有别于传统的刑法学观点,因此有必要从刑法学角度探讨福柯论证的内在理路及其见识。  相似文献   

8.
监狱治理现代化包含监狱治理能力和监狱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监狱治理现代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包括监狱治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专业化等方面.从价值判断、制度优化、功能发挥、理论建构、实践理性等维度进行分析,才能充分揭示监狱治理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法治化是监狱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实践理性是监狱治理现代化的基础,科学化是监狱...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行政单位分为联邦、州、地方三级,所以美国的狱政单位也分为三级。联邦监狱由联邦司法部狱政局主管,州立监狱由各州的司法部或州狱政局主管,看守所由各郡的警长署兼管。被判处刑期在一年以上的囚犯,包括待执行死刑的囚犯,原则上送联邦或州立监狱,其他被判处一年以下刑期的轻罪的囚犯是送到看守所收押。美国的监狱有高度安全监狱和低度、中度安全监狱。高度安全监狱的建筑和设备都比较好,监狱周围有双重高墙加上通电铁丝网,四角设有了望塔,牢房内设三层囚室,每间面积约6×9尺,内有单人床,还有抽水马桶和洗脸盆。除了牢房外,还有接见室…  相似文献   

10.
在外国,尤其是在西方国家,监狱普遍设置有囚犯娱乐计划,开展娱乐活动。监狱犯人娱乐活动包括体育和文化艺术活动两大类,具有功能的重要性、内容的多样性、开展的普遍性特点。监狱犯人娱乐活动,可减轻监狱生活的单调性,有利于维护监狱安全,减少监狱暴力行为和违纪行为,有助于预防犯人重新犯罪和培养犯人有益的业余爱好。当然,娱乐活动,尤其是力量型的体育锻炼活动,应进行适当限制。  相似文献   

11.
《监狱形态论》在监狱形态研究上,以监狱的物质形态为核心,厘清了监狱形态的基本范畴,明晰理出了监狱形态研究的基本脉络;监狱形态的功能设计,应以监狱规划为核心,贯穿现代监狱的人文主义精神实质,监狱的形态应是工具性质的特定功能与人文精神的矫正教育的有机统一;该书宏观设计了中国监狱形态的发展路径,建构了较为完善的监狱形态的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监狱学理论,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监狱体制改革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又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监狱学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于本土取向,重视原创性;强化独立性;围绕实践性;学科研究的方法运用上,要体现多元性;学科建设的品位上,要凸显学术性。监狱学学科发展的未来趋势,必然是监狱学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这是监狱学在新世纪的中国能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自为、成熟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监狱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属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有自己特殊的范畴体系。在"以改造人为宗旨"的语境下,监狱理论与实践以追求罪犯的改好率为其最终目标。"监管改造"属于关系性范畴,是监狱学的核心范畴。在其统领下,又以主体、客体、内容、权利和义务、目的、手段、方法为二级范畴。将二级范畴中的概念再作分解,就构成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等三级范畴。中国监狱学的学科特点表现在:它是一门矫正之学、特殊教育之学、行刑之学。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监狱学属于法学门类。监狱学研究对象的"刑事性"或"刑罚执行性"的根本性质,决定了监狱学研究的所有对象内容都以"刑罚执行"为核心而展开。监狱学的定性当属于刑罚执行学范畴。由此,监狱学的学科体系则呈现出学科群体形式。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在监狱学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把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监狱学方面的课程整合为监狱学专业本科教育的主干课程。将监狱学相关知识细化为狱政管理学、罪犯教育学、罪犯改造心理学等课程群。刑法学专业监狱学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讲授方式,并依托共建基地进行实训实习教学。  相似文献   

15.
监狱企业的发展必须服务于"首要标准",以实现其价值功能为最终目标,这是最大的现实。应分析监狱企业发展,在职能上实现其经济型向改造型转变,在结构上实现复合型向单一型转变,在管理模式上实现监管劳动型向社会劳动型转变。监狱企业服务于"首要标准"的现实途径是:重视"首要标准"下监狱企业立法,以适合罪犯劳动改造为基点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劳动改造管理机制,建立劳动竞争和报酬机制,规范劳动现场管理,强化罪犯劳动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任职教育学员是军队院校教育的主体,学风建设与学习方法改革,事关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质量。院校要将学风建设列入党委议教经常性的重要议题,形成推动学风建设的整体合力;强化优良教风对学风的引领作用,激发学员正确的学习动机;倡导自主学习方法,提高任职教育学员学习绩效;建立健全促管促学规章制度,构建学风建设与自主学习管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贾健 《外交评论》2003,2(4):101-105
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外交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外交学科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外交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代表先进文化是中国外交学科发展的方向。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外交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历史发展新时期的中国外交实践为中国外交学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治安学学科研究与建设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艰苦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处于初级阶段。理论上的不成熟和学科构成的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对警察教育的推动和对警察实践指导作用的发挥。究其根源:一是对治安学学科体系构建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对治安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方法论基础研究不够。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愈来愈多地涉及人的精神世界的意义追寻和精神生活的终极关怀,凸显出对精神家园建构的重要作用。学界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精神家园的内在关联、建构的内容和路径等方面都有研究和论述,其启示有:应以超越性需求为指引,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对精神家园建设的价值;应在审视和解决多重矛盾的过程中构建精神家园;应依托和整合多种学科资源,以大教育的宏大视野建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