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毛泽东、邓小平是20世纪两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伟人。邓小平充满传奇色彩的“三落三起”的政治经历,为人们广为传诵。而在“左”的思想下,毛泽东也曾有过四次遭贬的逆境。毛泽东十分赏识邓小平,认为他“人才难得”。邓小平对毛泽东也非常敬重。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有人要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时,他毅然肯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维护了毛泽东的光辉形象。对于建国后邓小平与毛泽东的关系,读者已经比较熟悉,这里记述的,是革命战争年代二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又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指挥着中国这艘航船绕开暗礁险滩,克服重重险阻,驶向胜利的彼岸。与其他历史伟人一样,他具有卓越的领导艺术才能和非凡的人格魅力,他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他的杰出才能和历史功绩不但得到了包括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内领袖的高度评价,而且得到世界政要的称赞。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笔者收集整理了部分中外领导人对邓小平的积极评价,以此作为纪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让历史告诉今天,对每一个生活在今天和未来的中国人来说,20世纪的1978年,是应当永远铭记的历史时刻。那一年,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的命运,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由此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转折。改革开放,让世人以一个全新的眼光看中国。而这个改变中国,影n向世界,推动人类进步的世纪伟人正是邓小平。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又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指挥着中国这艘航船绕开暗礁险滩,克服重重险阻,驶向胜利的彼岸、与其他历史伟人一样,他具有卓越的领导艺术才能和非凡的人格魅力,他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他的杰出才能和历史功绩不但得到了包括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内领袖的高度评价,而且得到世界政要的称赞。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本刊整理了部分中外领导人对邓小平的积极评价,以此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5.
正邓小平在战场上是叱咤风云的将帅,在牌桌上则是精通牌艺的高手。1981年,世界桥牌记者协会给邓小平颁发了桥牌荣誉奖。1989年,世界桥牌联合会又向邓小平颁发该会最高荣誉奖——金奖。这些都是奖励他对世界桥牌事业的发展所作的重大贡献。对邓小平来说,打桥牌既是一项脑力劳动,也是一种特殊的休息方式。他说:"惟独打桥牌的时候,我才什么都不想,专注在牌上,头脑能充分休息。"他打桥牌是20世纪50年代初在四川学会的,后来桥牌就  相似文献   

6.
龚格格 《党的文献》2012,(4):120-121
《资治通鉴》是邓小平十分喜爱的一部历史典籍。他的子女曾回忆说,邓小平“最喜欢中国古典史书,特别是《资治通鉴》,家里有两套,其中一套是线装本。《资治通鉴》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应该叫熟读”。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毛毛写道:“父亲特别爱看书,什么书都看,中外古典名著、历史人物传记、时势评论专辑乃至整本整册的二十四史,他通通都喜欢读。在历史古籍中,他最喜欢读的,还是《资治通鉴》。”据子女们回忆,有两个时期邓小平读《资治通鉴》最多,一是20世纪60年代初,一是“文革”中他在江西的岁月。  相似文献   

7.
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认为:“邓是一个卓越的人,他将作为本世纪所产生的一位伟人而名垂青史。”譹安南在悼念邓小平逝世的声明中这样说:“邓小平在中国最令人振奋的一段历史中,打下了自己永不磨灭的烙印,在他的卓越领导下,人民的生活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变化,这一成就无疑是他留给后人的最伟大遗产。”譺……等等,这些都是邓小平人格力量的一种证明。邓小平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威望,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所发挥的特殊作用及重要的历史地位,可以说直接取决于他人格的力量。是什么造就了他的伟大人格呢?应该说他的人格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第六章 人际关系的世界 邓小平作为领袖人物,一生中接触的人数以万计。 邓小平的女儿邓林说:“不爱串门,不拉关系;除了 几个极个别的老战友、老邻居,他谁家都不去。”但这并 不影响邓小平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邓小平自有他做人处世的原则,有他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独特魅力。 表里如一,言行如一,始终如一 邓小平表里如一,言行如一,始终如一。这在对待他的“上级” 毛泽东问题上表现得很鲜明。 在中国历史上,看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大人物”的态度,往往看他对另一个人生前身后的评价有什么不同,是“鞭尸”还是始终如一,由此判断一个人的品质。 毛泽东在上世纪50年代末号召学习海瑞精神时说,海瑞敢于进陈,不怕杀头,他被关到监牢里,但当海瑞听说嘉靖皇帝去世时,抱头大哭。这说明海瑞对嘉靖皇帝始终如一。毛泽东对海瑞这一点特别推崇,他号召学习海瑞精神。在毛泽东生前,邓小平对他十分尊敬。他关心毛泽东,尊重毛泽东,是毛泽东的优秀学生和得力部下。  相似文献   

9.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于今年8月出版发行的《邓小平的历程——一个伟人和他的一个世纪》一书,集历史资料、文学纪实于一体,是学习研究邓小平和《邓小平文选》的珍贵而又生动的辅助教材。该书收录了本刊近年来发表的6篇作品: 一、本刊1987年第3期发表的《团结抗战的果敢行动——邓小平同志指导组建“牺盟晋西游击支  相似文献   

10.
孟红 《党史纵览》2006,(9):51-55
邓小平是一位世纪伟人,他对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丰功伟绩,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铭记在人民心中.邓小平还是一位享誉中外的国际知名人士,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爱戴,也得到世界人民的崇敬.这一点,从中外发行的大量登载邓小平形象的邮票中可以得到印证.这些邮票大都以一些重大历史片断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与建设的时代风云.  相似文献   

11.
周以侠 《唯实》2002,3(10):60-63
邓小平是一位闻名中外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实事求是 ,是邓小平做人做事的一条基本原则。邓小平在他整个革命生涯和人生经历中 ,无论对人还是对事 ,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 ,无论是指挥打仗还是指导建设 ,无论是观察事物还是处理问题 ,都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他是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 ,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当之无愧的、始终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楷模。一、坚持说真话 ,不说假话早在 2 0世纪 30年代初期 ,邓小平在江西省委工作期间 ,因坚决执行毛泽东的正确路线而被撤职审查。当时 …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浪潮在今天已成为世界全球性的历史发展趋势 ,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对于 2 1世纪的中国发展是极其必要和有益的。一、现代化的价值主体是人民群众这是邓小平现代化价值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邓小平认准人民群众是实现现代化的主体。他强调 ,重申 :我们的事业是不是会成功 ,“从一定意义上说 ,关键在人。”① 他的现代化理论建立在人民群众强烈愿望和切实要求的基础之上 ,从中国最大的实际出发 ,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围绕“发展经济 ,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这一价值导向 ,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实践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始终将中国的现代化放在世界历史的座标上加以考察,并始终从中国如何现代化的角度进行思考,这就决定了邓小平现代化意识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溯本求源,对邓小平的现代化意识进行分析、透视,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观点,进一步增强我们的现代化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历史启示.一、开放意识作为世纪伟人,邓小平有着宽阔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在改造、发展中国的过程中,他敢于打开国门,并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一切文明成果,其开放意识之强烈,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其他人.综观邓小平一系列开放的思想和观点,可以看出邓小平开放意识的形成是以下面三个方面为基础的:(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①这是邓小平对当今世界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所以,“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要实现我们的第一步目标和第二步目标,不开放不行,不加强国际交往不行,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资金不行.关起门来是不行的.”②邓小平的这种对外开放意识的坚定性,主要来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国际社会享有崇高威望,他对世界社会主义的非凡贡献和个人所具有的党性风范和人格魅力,曾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人们广泛的尊敬和钦佩。郁达夫在《怀念鲁迅》一文中曾这样写道:“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可怜的族群,有了伟人不知道拥护、爱戴和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此,深入研究邓小平的党性风范和人格魅力,努力挖掘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国深入改革,提高党在历史新时期的执政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坚韧品格邓小平是中国马克思…  相似文献   

15.
国务活动家邓小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务活动家邓小平在全世界的共产主义领袖中,邓小平是唯一一个既能坚持共产党专政,同时又领导他的国家成功地进行经济改革和向国际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开放,并走上经济迅速发展道路的人。邓小平很可能是在外交政策的决策方面留下个人印记的最后一位中共领导人。是他开辟了...  相似文献   

16.
曹普 《党史纵横》2002,(7):17-20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邓小平就很注重国内建设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文革”动乱后期,他又明确提出了引进外国新技术和新设备,扩大进出口的战略方针;第三次复出后,邓小平又重新提出了他关于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并把它作为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制定并实行的各项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引进外资、建设经济特区等政策的统称。“对外开放”从此沿用下来并成为指导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大政方针。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中国北方有一位早期的革命家,他和邓小平既是同学,又是战友;既有一起出国留学的经历,又有共抗倭寇的传奇;既有同覆劫难的遭遇,又有蛟龙腾水的复出。他叫孔祥桢,是山西省晋城市的第一名共产党员,晋城市泽州县巴公镇北堆村人。相识于莫斯科中山大学20世纪20年代,邓小  相似文献   

18.
春天情思     
一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者;一位充满亲情的慈祥的"东方老人",以他非凡的气魄,改变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历史命运。 风风雨雨、沧海桑田。历史不会忘记,邓小平这一位世纪伟人曾率领百万雄师,金戈铁马,横扫千军,纵横万里;又曾力挽狂澜,揭开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眼中的邓小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与邓小平,两位伟大人物,都有传奇色彩,一位是时沉时浮终不沉,一位是三落三起终不落。在他们半个世纪的联系中,既有磕磕碰碰又难舍难分,既有肯定又有否定,相互既有矛盾又相得益彰。 毛泽东重用了邓小平,可是后来又否定了他;而否定了邓小平7年之后,毛泽东又把他扶上马;1976年毛泽东临终之前再一次“换马”,把班交给了另外一个人。那么,毛泽东究竟是怎样评价邓小平的呢?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一生几乎和20世纪的中国共始终.邓小平的根,始终深深地扎在20世纪中国这块土壤中.要了解20世纪的中国,必须了解邓小平,了解他走过的路,了解他的思想和贡献,因为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20世纪中国的面貌.邓小平是新中国当之无愧的开国元勋.他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不朽功勋."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冷静地重新思考新中国的前进道路,当他复出并主持党、国家和军队日常工作后,断然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他领导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邓小平一生中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使20世纪的中国又一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他老人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