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掠入射加分色照相法拍摄彩色瓷砖上潜灰指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刑事技术》2012,(2):64-65
现场勘查中常遇到遗留在彩色瓷砖上的灰尘指印,采用常规方法拍照,彩色瓷砖上的灰尘指印对光反射的亮度分布往往受背景杂光的影响,提取效果很不理想。理论上,如果用光源以较小入射角度照射灰尘指印,能在垂直方向上得到较清晰的图像,而实际上由于瓷砖表面不是非常光滑,属于混合反射物质,而灰尘属于漫反射物质,再加上彩色背景的干扰,遇到这样的情况拍照出来的指印难以达到检验鉴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犯罪现场有时留有被烧过的纸张,其上留有案犯的指印。这类指印的拍照提取能使案件有可能侦破。在普通光下,一般很难发现这类指印的存在。笔者经多次拍照试验,发现红外线照相方法可使烧焦后变黑的纸张还原其白色,而纸张上留有的被烧后的汗液指印纹线呈黑色调。 1 原理在红外光的照射下,被焚烧后的纸张强烈反射红外光,用红外胶片纪录后呈现为黑色调;而有指印纹线的部位,由于在焚烧过程中,汗液与  相似文献   

3.
平整光滑客体(如瓷砖、银行卡、电话卡、饮料瓶上的薄膜商标、食品包装袋、服装包装袋等等)表面的潜指印是犯罪现场上最常见的痕迹之一,这类客体表面常常具有复杂背景图案而干扰了指印纹线的拍摄效果。作为光学无损检验方法的小偏角定向反射配光方法是在现场有限器材条件下,显现和固定这类客体上潜指印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有效地消除背景图案的干扰。在现场实际工作中,小偏角定向反射配光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刑事案件现场勘察中,经常遇到光滑客体表面疑难指印痕迹的拍照提取问题。由于此类客体表面的疑难痕迹在一般漫射光照条件下,反差非常微弱,甚至很难观察到,所以只有在入射光垂直或近似垂直客体表面,且光亮度较强、光照面积较大时,才能发现较为清晰完整的指印痕迹。实践证明,以定向反射原理设计的同轴光摄影仪、近轴光摄影仪都是解决上述难题很有效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又发现它们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对痕迹表面积较大且不规则的强反光光滑客体(如弧形、多面、多棱的强反光瓷制品、搪瓷制品、电镀钢铁制品以及漆类制品)就无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用于拍照显现潜在指印的DFJ-1型定向反射镜,该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产生理想的定向反射效果,可以有效显现光滑平面表面上的潜在指印和加强微弱指印。  相似文献   

6.
在现场勘查中常常遇到一些必须用拍照方法才能提取的加减层指掌印痕迹。对于其中与客体有反差的指印痕迹,可直接加接圈或延长皮腔,使镜头与痕迹中心成一直线拍照成原物大方法进行提取即可。但有的客体上的指掌印痕迹垂直观察是看不到痕迹的,垂直拍照也就更不行了。如变压器中绝缘油浸泡后触摸的硒钢片上的加减层指印痕迹,油渍指印痕迹与黑红色硒钢片溶成一色,正面观察无任何反差,拍照后看不清痕迹,只是黑板一块。可通过半逆光侧面观察,硒钢片上油渍反光呈白色,指印乳突线所遗留的凹痕又呈黑色,用延  相似文献   

7.
显现汗液指印常用方法之一是“502”熏显法,因某些汗液指印,汗液的成份、数量不同,使汗液纹线粘附502胶不均匀,从而形成部分是汗液纹线,部分是白色502胶纹线的残缺502胶指印。如何将这类残缺502胶指印一次性拍照在同一画面上,并且纹线特征全部清晰,反差完全一致,是刑事照相中的一个难题。1案例2000年1月9日晚,长沙某办公楼发生一起盗窃案犯罪分子作案时,在盛装文件的黑色塑料盒底部留下一枚汗液指印,经采用OF-1O1A型全自动502熏显柜熏显后,形成了一枚指尖部分仍为汗液纹线,指印中心花纹及指节部…  相似文献   

8.
汪凯 《刑事技术》2003,(Z1):34-34
2002年11月25日凌晨,武汉市汉阳区一出租车司机被杀,现场勘查发现出租车内后排右侧座位扶手上有一枚汗潜指印。该扶手为浅灰色塑料,表面较粗糙,指印遗留处微有弧度。指印为汗潜指印,侧光观察隐约可见,但与背景客体之间反差极弱。拍摄方法:在暗室内采用小偏角定向反射配光检验(偏角控制在5°左右),通过取景器观察并调整光源位置,至最佳效果后拍照固定,提取到一枚反差良好,具备鉴定条件的指印(图1、2)。配光原理:扶手表面粗糙,呈漫反射性质。指印纹线物质相对光滑,呈混合反射性质,而混合反射光在与入射角相等的反射角方向上强度最大。因此,指…  相似文献   

9.
在刑事技术工作中,现场勘查到的实物表面留有的花纹图像、手印图像、工具痕迹图像、鞋底花纹图、现场留有的花纹图像鞋印痕迹、袜印痕迹等等。记录上述这些图像通常方法是用照相机对图像花纹进行拍照,现在也常用数码照相机进行拍照记录,方法较烦琐,用起来比较麻烦,拍照、冲卷、洗印等,数码相机用起来虽然方便,但基层单位因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普及。  相似文献   

10.
在提取现场灰尘痕迹时可直接拍照,未曾见过有关其他提取方法的报道,而现场灰尘痕迹有的直接拍摄反差微弱无法检验,有的受所处位置、角度等条件的限制,无法直接拍照。在实践中,笔者摸索出一种较为简便有效的方法。既可以加强灰尘痕迹的反差,消除灰尘痕迹背景表面的图案干扰,又能直接提取拍摄,使现场灰尘痕迹的提取利用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介绍如下。1适用范围1.1平面上的灰尘加减层手印、足迹应以平滑坚实的平面上的灰尘加减层手印、足迹为主。而且平面承受客体上的灰尘均匀细薄。比如平面上的灰尘减层指印,平面承受客体被细薄灰…  相似文献   

11.
拍照圆柱体相对平面客体上的指印,对光源的配置、防止变形等都有一定的难度。为解决这个问题,十几年前有关部门已研制生产并使用了专门的仪器———圆柱体拍照仪。专用器材具有使用方便,能将所拍照的指印完整、不变形地展现在一个平面上,深受用户的青睐。但是,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基层公安机关,遇到圆柱体上的痕迹进行拍照时,只能采用缩小光圈的方法,尤其拍照直径较小的圆柱体上的指印,虽然缩小光圈提高了清晰范围,但指印遗留在较小的弧面上,拍照的指印两侧的纹线压缩变形较大,给检验鉴定造成不必要的困难。经实验,用回转连续照相…  相似文献   

12.
垂直定向反射照相法提取硅钢片上的油指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华 《刑事技术》2008,(6):45-46
1垂直定向反射照相法原理 由于常见指印等痕迹物质大多呈现非定向反射性质,因而痕迹物质的反射光垂直分量强度远远小于光滑客体表面的定向反射光强度,从而使痕迹与客体之间形成很高的亮度反差,在相机取景器里和在照片上,痕迹纹线以深色调呈现在较明亮的浅色背景上。  相似文献   

13.
昌乐是大棚西瓜的主产地之一,由于大棚内温度、湿度高,无人看管,每年春夏两季,在西瓜采摘前,均会不同程度的被盗被破坏。由于普通照相法与松花粉法对西瓜表面的指印显现效果不佳,尤其是松花粉法显现后,不能再用其它方法显现,因此,用水雾法显现西瓜表面指印的优点凸显,其可根据效果反复显现,配合侧光反射照相,利用水珠表面反射现象可有效消除西瓜表面花纹的影响,达到很好的显现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刑事案件的现场和检验工作中,经常遇到罪犯或当事人留在黑白照片上的陈旧性汗液指印。这类指印由于受照片上影像的干扰,采用侧光拍照效果不十分理想(图1)。1991年4月,某市发生一起碎尸案,提取被害人柳×生前留在照片上的陈旧性无色汗液指印,采用垂直光拍照,效果较为理想,消除了照片上影像的干扰,为检验鉴定创造了条件(图2)。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短波紫外反射拍照各种曲面上指印的光斑和反差与照明角度的关系,提出了拍照各种曲面指印的最佳配光角度和配光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远距离定向反射照相显现汗液潜在指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距离定向反射照相方法可以有效地显示光滑客体表面上汗液指印。与目前通常使用的近距离定向反射照相方法相比,具有反差高和背景干扰小等优点。一些在近距离定向反射照相中未能显示出的指印,有可能在远距离定向反射照相中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刑事照相常用紫外光源照射不同客体上的血指印和汗潜指印后对DNA检验产生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254nm和365nm紫外光源在不同照射距离,不同照射时间下对不同客体表面制备的原血指印、微量血指印和汗潜指印检材进行照射,随后进行DNA定量分析。结果原血指印经紫外照射后对DNA检验结果无显著影响,微量血指印和汗潜指印经紫外照射对后续DNA检验结果认定影响较大。结论紫外光波长越短、功率越大、照射距离越短、照射时间越长,对DNA检验结果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8.
在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中,常遇到各种客体上的弱反差指印和潜在的汗液指印、根据客体的不同,拍照提取指印的方法也不同.其中对较光滑的客体,常运用垂直定向反射的方法进行拍照、可在相机镜头前加定向反射镜,但由于受每一具体客体形状、拍照距离、空间条件所限,拍照效果不很理想.我们在实际办案中,使用林哈夫座机,拉伸皮腔,使指纹为原物2倍大,再采用双光束反射方法进行配光拍照,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在多起案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悬浮液法显现潜在指印的研究(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悬浮液法适用于潮湿客体表面上潜指印的显现。对于暗色客体表面上的指印,二硫化钼或四氧化三铁悬浮液法显出的指印为灰色或黑色,反差太小而不适用。本文提出的氧化锌(或碳酸锌)、ΦK8π-03(或硼钒酸钇铕)荧光粉悬浮液法选用的悬浮物质为白色或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荧光,可弥补暗色客体上二硫化钼或四氧化三铁悬浮液法显现指印反差较弱的缺点。  相似文献   

20.
研究利用静电压痕仪检验光敏印章伪造指印的可行性,探究光敏印章伪造指印与手指遗留指印的静电压痕检验结果差异。以同一枚指纹为模板,分别制作8种不同光敏印油的盖、捺印指印样本及8种不同印台印油的捺印样本,用静电压痕仪对遗留5 d样本的正反面进行检验,并初步考察不同遗留时间(最长30 d)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光敏印油捺印样本正面经静电压痕检验后,形成的痕迹对指印纹线的表现能力强于光敏印章盖印样本,但弱于印台印油捺印样本;2)静电压痕仪检验后的部分印台印油捺印指印,形成了超出红色印油范围的黑色补充纹线;3)光敏印油盖、捺印样本经静电压痕仪检验后,印痕周围均出现光晕状痕迹;4)静电压痕仪检验后,少数光敏印章盖印指印周围出现不完整章面印痕;5)对样本背面进行静电压痕检验,光敏印油盖、捺印样本均可显现出明显指印印痕,且边缘出现明显光晕状痕迹,印台印油捺印样本背面痕迹不明显;6)样本遗留30 d时,仍然能够依据上述5条实验现象对三类样本进行区分。静电压痕检验一定程度上能作为纸张上光敏印章伪造指印的有效检验方法之一,但还需就遗留时间、印油种类、盖印/捺印力度、章体新旧程度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