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士坤 《理论学刊》2007,1(5):60-64
人性、人权、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提出的,对历史发展曾经起过进步作用。从社会主义发展史来看,社会主义与人性、人权、人道主义理论有着渊源关系。社会主义在理论形态上是这些理论原则更为彻底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既继承了以往全部人学理论的精华,又在实践的基础上把人学推进到完全科学的水平。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来看,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过好人道主义这一关,这就必须重新认识人学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认真学习和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人学,使之成为人们自觉的武器,以抵制帝国主义实施的“西化、分化”的战略。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人权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艰辛的革命探索中,毛泽东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人权观点,他的富有抗争意义“人赋人权”观点,引导了中国革命最终走向胜利,为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权利,他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为保障人民大众的人权,他将人们的生存权和管理权落到实处,无论在战时,还是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上,他都奉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3.
随着西学的东渐,人权思想在中国近代开始产生.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法学家,沈家本的人权思想是在吸收中国传统人道主义与西方人权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对清末修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人权法的崛起和清末人权的发展.但其人权思想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权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吉狄马加 《党建》2014,(11):54-55
2014南非"姆基瓦人道主义奖"10月10日在南非东开普省巴特沃斯市颁奖,中国著名诗人、文化学者、青海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吉狄马加获得该奖。此次获奖的还有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赛义卜·埃雷卡特等人。"姆基瓦人道主义奖"是为了纪念南非著名人权领袖、反殖民与种族隔离斗士理查德·姆基瓦于1999年设立的,旨在表彰以积极眼光与最广大人民接触的国际政要、著名社会活动家和文化艺术工作者。  相似文献   

5.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关于人权入宪的历史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了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宪政的重大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达到一个新水平的标志,必将对推进我国的人权事业,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享有充分的人权,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尽管以个人权利为核心的“人权”概念产生于近代西方,但人权观念并非西方专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尊重人、爱护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这种文化传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  相似文献   

6.
人权和人权保障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婚姻法律制度与人权的关系十分密切,人权是婚姻法律制度发展、完善的强大思想动力和精神源泉,婚姻法律制度又有力地促进了人权的享有和实现。文章试图从我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演变过程和婚姻家庭制度中涉及人权保障的法律,分析和总结婚姻法领域人权保障的主要特点,这对我国进一步完善婚姻法领域人权保障的法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人权外交的特征和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概括了美国人权外交的特征 :理论上花样翻新 ,用道义掩盖真相 ;将人权问题经济化、政治化 ;人权外交与现实武力结合使用 ;“双重标准”界定别国人权。分析指出了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 :为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服务 ;在全球推行美国价值观念的需要 ;美国文化传统的内在要求。文章认为 ,对于美国的人权外交 ,中国一方面要注意和美国对话 ,同时在事关国家主权问题上要针锋相对 ;另一方面应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 ,建立有利于全球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发展史上,毛泽东直接针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的唯心史现命题,明确提出了"人赋人权"的唯物史观命题.文章从人权的存在根据、现实中人权的具体性和历史性、阶级社会中人民人权享有程度、共产党执政权利的获得和使用等方面,来解读毛泽东的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后,英国学派内的规范争论主要围绕着多元主义和社会连带主义的分界而展开,而人权和人道主义干预使得这一分界更为明显。多元主义以国家为中心,以国家主权、不干涉为自己的研究旨趣,强调道德信念实践的多样性和价值的相对性。而社会连带主义则以个人为中心,以人权和人道主义干涉作为理论价值取向,更多的强调利益的一致性和价值的普遍性。自从赫德利·布尔首先提出多元主义和社会连带主义之争以来,英国学派内部围绕多元一连带之间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双方的争论在马丁·怀特的三个传统的范畴内进行,多元主义的“国际社会”观倾向于霍布斯传统,而社会连带主义的“国际社会”观更倾向于康德传统。新生代英国学派成员对传统理论模式进行重新塑造,使其理论内核发生一些新转向。  相似文献   

10.
白若楠 《求实》2006,(Z4):96-97
近年来我国有关死刑存废的讨论,绝大多数论者属于"应然的废除论与实然的存置论--限制论者".结合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废除死刑的历史经验,我国限制论者所持理论将使我国废除死刑的可能性无限延滞,"废除死刑"将遥小可及.之所以这样,笔者认为是论者没有理解和把握废除死刑运动的核心内涵,即废除死刑实质上是人道主义精神和实现人权的必然要求和体现,基于此,死刑没有不废除的道理.而如果不诉诸于人权,死刑将永远有各种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11.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与我国现代化模式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联系当时的实际,确立了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第一代领导核心形成了国家工业化模式;第二代领导核心形成了全面发展模式;第三代领导核心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全面发展模式,、现代化模式的不断演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刑事古典学派有两种类型,即旧派相对主义和旧派绝对主义.前者可以贝卡利亚为代表,其功利主义的意志自由理论是建立在经验论基础之上的,在刑罚本质问题上达到了功利主义与报应刑主义的统一;后者可以黑格尔为代表,其意志自由理论则以唯理论为基础,将具有自我意识的成人的意志自由作为犯罪与责任能力的基础,没有割裂刑罚报应中的道德评价与法律评价.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党的事业的发展。由于市场经济中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当前我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存在不足。要从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加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法律法规建设,以及落实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几个方面来提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产生使处于原始自在统一状态的物质世界出现了真正意义的分化,使这种分化得以实现的真正动力是实践;也正是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分化的物质世界不断呈现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物质世界的分化与统一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同时也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人的发展、人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提出并形成了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学说为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思想提供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列宁则关注和重视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问题,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把人的作用和发展置于相对独立的位置上,更重视其在革命和建设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化是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适当限制,是构建诚信及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同时,行政信息公开法制化是构筑确保民主、保障人权、协调多元利益、反腐倡廉的和谐社会法律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电子信息产业是福州的支柱产业,抓住新机遇,促进物联网产业的跨越发展,是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推进福州跨越发展的关键。福州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福州应瞄准未来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把物联网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构建生态型政府是缓解生态环境危机的现实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映射与彰显,是自主创新、谋求发展的理性选择。生态型政府是政府行政管理行为创新的高级形态,旨在实现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生态化,对内部事务管理的生态化,以及公务行为的生态化。构建生态型政府的路径包括:树立和谐共生、生态优先的政府执政理念;构建社会服务职能与生态服务职能并举的政府职能体系;构建生态功能与行政功能协同治理的政府体制;构建基于利益相关的多元生态治理模式;健全政府生态制度,椅筑生态法律政策体系;倡导绿色GDP的政绩考核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是当今活跃于中国思想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社会思潮。其核心观点是“儒化中国”、“儒化共产党”。这些观点充分表明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的观念体系和政治主张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我们必须划清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复兴儒学(儒教)”的界限,高度警惕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对我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向度性。“向”是旗帜和形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纵的拓伸,关系到我们在思想上、精神上举什么旗帜;“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精神文明横的延展,关系到能否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目前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确保社会主义方向以及在此前提下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和状态上都面临严峻挑战。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在发展中实现“向”与“度”的协调统一,切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