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月读台湾     
《台声》2014,(6)
<正>人物林义雄:核四停工禁食止步4月30日,前民进党主席林义雄在禁食第9天,发表声明宣布停止禁食。林义雄曾长期投身"反核公投"运动,早在1994年7月,台"立法院"通过第四核电站预算,其随即展开禁食行动,呼应岛内反团体推动"核四公投、十万签名"行动。同年9月,林义雄等人组成"核四公投"促进会,  相似文献   

2.
林义雄是早期台湾党外阵营里,最后一位入主民进党中央核心的“大老级”人物。据称,他以“无可置疑的道德形象”、超派系的鼎盛人气,成为民进党成立以来最受党内推举的党主席。在其4年的两届任期中,使民进党达成执政目标。之后,他选择重新以一名民进党普通党员的身份,继续在社会运动中宣扬其一以贯之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老生戏登场     
《台声》2015,(11)
<正>5月21日,离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尚有半年光景,眼看着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挟持"稳操胜券"的态势,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亦不逞多让宣布以独立参选人身份参选2016年选举。几乎就在同时,民进党另一位前主席林义雄则开骂民进党"混账",扬言票投施明德。想想,有谁比这几位年过半百的七旬老者们默契更好?分开来,没有一个会被当回事,集中  相似文献   

4.
台湾岛内北、高两市选举经过激烈的选战落幕,国民党候选人郝龙斌以绝对优势战胜民进党谢长廷出任台北市长,民进党候选人陈菊以1114票险胜国民党黄俊英,稳住了民进党在高雄的基本盘,延续了民进党的香火。选前,岛内民调和舆情一致看好国民党,认为会是双双胜出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高雄变局?笔者认为,主要是民进党重视地方资源,发动地方势力十分奏效。为保住高雄的泛绿局面,几大“天王”倾巢而出,进驻高雄全力拉高陈菊选情,已经退出民进党的前主席林义雄也不甘寂寞站台辅选。恋栈权势、迟迟不肯下台的“台湾之耻”陈水扁,由他亲手策划影响选情的…  相似文献   

5.
继“太阳花学运”之后,“反核”风暴又起,台湾再次陷入长达30余年的“核四”(第四核能发电厂)存废之争,并因有前民进党主席林义雄的“禁食”抗议,更增添了这一争议的复杂性与敏感性,让已陷入执政危机的马英九处境更为艰难。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3,(2):39-39
1月21日,继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访问大陆后,又一位民进党重量级人物、前台南市市长许添财率团访问大陆。民进党重量级人物先后访问大陆,对于民进党进一步了解大陆,无疑会有帮助。过去民进党在“台独”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对大陆采取敌视、对抗、不相往来的态度,导致一些民进党籍人士对大陆的认识不足,也无法在了解大陆的前提下制定出令人满意的两岸政策,民进党确实需要对大陆有更多了解。  相似文献   

7.
两岸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两岸关系也不断向前推进,虽然经过“太阳花学运”的冲击,两岸关系发展放慢了速度,但是两岸关系发展中的起起落落是常态,并不影响和平发展的大趋势。此外,民进党"台独"路线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民进党内在两岸问题上的分歧日益扩大,有部分政治人物提出调整两岸政策的动议,甚至冻结“台独党纲”,在党内虽有争议而无结果。下一步,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向什么方向调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从多年来的实践来看,祖国大陆对民进党接触的原则是:民进党废除台独党纲前,不与其进行党对党接触;不与“台独顽固分子”的民进党重要人物接触;一般民进党人士可以私人名义到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4月27日,国民党中央召集蓝营地方县市长开会后宣布:核四一号机不施工、安检后封存,二号机全部停工,同时尽快召开能源会议以确保未来供电无虞。"核四"未来是否运转仍应交公投决定,不同意降低"核四公投"门槛。2014年4月15日,民进党前主席林义雄发表声明,坚持要求停建"核四",并在4月22日为此进行无限期禁食。民进党主席苏贞昌顺势在16日提出"核四公民投票特别条例草案",排除"公投法"高门槛,提出四分之一投票人(大约500万人)同意即可,同时将"2014终结核四"列为年底"七合一"选举宣传政见。台湾  相似文献   

10.
日前,在民进党内部,不少人为了获取“五都”选举的提名,纷纷上演卡位战,单以大台南地区为例,就有“立委”口十宜津、赖清德、李俊毅以及台南县长苏焕智、台南市长许添财5位民进党重量级政治人物登记角逐。“五都”选战尚未正式开打,民进党内部就斗成一团,显示民进党目前已遭遇严重的内部整合危机。  相似文献   

11.
苏嘉全生于1956年10月22日,台湾省屏东县长治乡人。曾是令人生畏的“议场打仔”,他外表粗犷绰号“黑鲔鱼”,是民进党的实力派人物,2010年5月获民进党提名作为竞选大台中市市长的人选。  相似文献   

12.
陈星 《统一论坛》2007,(6):44-47
民进党上台前,与商界的关系比较疏远,甚至一度被认为有"反商情结"。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民进党的一些重要人物如陈水扁等,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建构自己的政商关系网络。2000  相似文献   

13.
向南 《两岸关系》2012,(8):23-25
7月25日,民进党宣布恢复设立"中国事务部",专责处理对大陆的事务。这是苏贞昌就任民进党主席后首次在两岸问题上付诸动作,其真实意图及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3月15日,曾带领民进党走出2008年惨败危机的蔡英文发表"重建信任、台湾再生"政见,正式宣布参加定于5月举行的民进党主席选举。自此,都有过党魁经历的苏贞昌、谢长廷、蔡英文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政治人物,围绕民进党主席改选之战正式展开。民进党主席职位关系到2016年"大选"候选人之争,民进党内三强鼎立的局面如何演变,成  相似文献   

15.
《两岸关系》2014,(2):25-26
<正>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日前在民进党内部会议中,提议冻结"台独党纲"。民进党内敢动"台独"神主牌而不至于被乱炮轰杀的人不多,柯建铭算一个。这是民进党重量级实权派人物首次打破禁忌提"冻独"。此情景下,"独"派的反弹声浪虽大,已盖不住"台独"日益清晰的散场征兆。  相似文献   

16.
倪永杰 《台声》2014,(8):53-53
令人关注的"冻结台独党纲提案"在民进党第十六届第一次党代会上没有激起太多涟漪,只剩一路哀愁。2012年败选那一刻,民进党就按钮启动寻找"最后一哩路"的神奇密码,上下有志一同打开与大陆交流互动的大门。民进党籍县市长络绎于途;谢长廷等党内政治人物亲赴大陆"开启之旅";蔡英文主导的小英教育基金会赴大陆交流;民进党动员数百人次召开"华山会议",寻找民共交流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民进党在2007年的“总统”和“立委”初选中首次采用“排蓝民调”。从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角度看,“排蓝民调”的制度设计在客观上有降低交易成本的效果,实质是民进党内某些政治势力和政治人物以实现最大的胜选利益为借口,修改党内初选政治市场的制度规则,来谋求实现党内政治权力和利益资源的再分配。“排蓝民凋”并没有摆脱民进党路线之争和权力之争的既有轨道,但却使民进党的政治生态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并影响到民进党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4)
正两岸目前处于一个"各方不急、先搁着"的观望状态。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蔡英文"520"就职演说,都是民进党两岸政策的重要观察指标,但两岸不确定因素带给民众的预期心理进而拖累现实经济,值得观察。对民进党而言,目前对两岸议题似乎也不急。选前,民进党就对马当局的两岸关系处理方式抱持了怀疑态度,才会以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来放大检视。再说,民进党对两  相似文献   

19.
李立 《黄埔》2011,(4):12-16
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不但为两岸经贸文化搭起交流合作的桥梁,厚植两岸共同利益,也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了更稳固的根基。民进党2012初选结果出炉,蔡英文险胜苏贞昌,新世代打赢旧世代,民进党内政治人物面临洗牌,民进党也将进入下一个世代。  相似文献   

20.
现在,台湾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不独其政治、经济、文化学术,就是其社会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最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了台湾“趋势”研究者詹宏志的《九十年代台湾之趋势》一书,为此种研究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与是书同时出版的还有《九十年代台湾主导人物》,分为《军人篇》、《民进党篇》和《国民党篇》三种,系统地介绍了当今台湾政治舞台上的国民党要人、民进党代表人物、军系高级将领,凡110余人,这两种书互相参照,比较概括地勾勒出台湾社会90年代的发展趋势,及其政治生活中主导人物的形象,对于研究者可以提供较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