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1955年首批授衔的1042名开国将领中,有9位将军为着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只宝贵的眼睛。他们被尊作"独目将军",其中有1位上将,3位中将,5位少将。让我们从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去追寻独目开国将军的人生传奇。周纯全上将:长征中右眼被弹片擦伤失明。彭德怀阵前点将,他到朝鲜前线管后勤,打造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相似文献   

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将帅中,韩练成是颇为特殊的一位。75年的军旅生涯,他先后被国民革命军和人民解放军分别授予中将军衔,他的名字被分别收入《民国将领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  相似文献   

3.
正历经中国革命大潮洗礼,人民解放军的开国将领,将星如云,各领风骚,有一位将领更是与众不同。1955年,他虽只授中将军衔,李先念一直尊称他"老班长";徐向前亲切地喊他"老战友";陈锡联、许世友、陈再道等,更为尊重他们这位"老领导"。他,就是来自红四方面军的詹才芳将军。红四方面军的一员骁将詹才芳,1907年9月12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城南30里黑石嘴村一个贫  相似文献   

4.
正在漫长的中国革命进程中,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积极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首次授衔中,涌现出不少少数民族出身的开国将军。其中的开国中将有8位,他们中的大部分经过了长期革命战争的洗礼,为新中国的成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部分特殊经历的少数民族出身的开国中将也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祖国统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3位壮族中将:韦杰、冼恒汉、覃健在少数民族出身的8位开国中将中,壮族占了3位,数量最多,也都来自广西。而且3人都是在1929年底参加了邓小平、张云逸等  相似文献   

5.
在共和国开国将军中有着一对走过金婚的革命夫妻。他们就是我军著名将领、黄麻起义领导人之一的詹才芳中将和妻子杨静。  相似文献   

6.
1997年12月23日,廖汉生、杨秀山两位开国中将在人民日报撰文《忆红军将领卢冬生》,其中深情地写道:“卢冬生同志离开我们已经50多年了,但他革命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所建的功绩,永远值得纪念。他留下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高尚品德千秋永存,光照后人。”  相似文献   

7.
正开国中将廖汉生1911年11月14日出生于湖南桑植的一个农民家庭。在贺龙的带领下,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我军一代名将。红军岁月里,担任过红六师政委;抗日战场上,担任过代旅长、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担任过军政治委员;建国之后,廖汉生又担任过三个大军区的政治委员。父子两代人与贺龙的情缘廖汉生在回忆录中谈及与贺龙关系时说:"我跟贺龙的关系更长,更深。我跟贺龙是家乡人;我父亲就跟着贺龙,死在贺龙军中;我的  相似文献   

8.
刘荣付 《广东党史》2011,(12):21-23
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中一共有10位独臂将军,他们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贺炳炎(上将)、余秋里(中将)两位将军有着相似的传奇经历,并有过多次成功合作。他们同年参加革命,都是贺龙的爱将,都在随红二军团长征中受伤断臂,都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二人又并肩战斗多年,共同迎接了新中国的诞生。  相似文献   

9.
正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中将中,有一人曾被贺龙、刘伯承视为"国家未来军事全局指挥人才",被原总参谋长傅全有上将誉为"能征善战的虎将",历任团长、师长、军分区司令员、旅长、副军长、总参作战部部长、副总参谋长等职,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就是身经百战、威名赫赫的王尚荣中将。21岁担任红军师长,在战斗中子弹嵌入腹肌,他咬牙自行取出后继续指挥战斗  相似文献   

10.
<正>开国中将廖汉生(1911.11-2006.10),湖南桑植长瑞乡人,是抱着"拿起刀枪跟贺龙"的思想参加革命的,在贺龙的言传身教下,他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人民军队一代名将。1952年8月,在青海军区政委任上的廖汉生出任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同年10月,他当选为西北军区党委第五书记;11  相似文献   

11.
开国中将廖汉生,湖南桑植入,是抱着“拿起刀枪跟贺龙”的思想参加革命的.在贺龙麾下,他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人民军队的一代名将.红军岁月里,他担任过师政治委员;抗日战场上,他担任过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他担任过军政治委员;开国将军中,他担任过三个大军区的政治委员;主持办军校,曾是两所著名军事院校的主官.  相似文献   

12.
说起开国中将常乾坤,军史研究者一般喜欢用四个字来评价他:"空军名宿"。之所以称他是"空军名宿",是因为他是我党、我军真正从飞行员成长起来的空军将领,是真正接受过系统航空理论教育的空军将领,是对人民空军人才与装备建设、作战指挥等都作出贡献的将领……  相似文献   

13.
1996年初夏时节,冀中平原成排的白杨、无垠的麦浪、湛蓝的天、欢笑的脸,迎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廖汉生同志。 1938年12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为贯彻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命令贺龙师长、关向应政委率一二 0师主力挺进冀中。12月22日,廖汉生、黄新廷率一二0师七一六团随主力部队从山西岚县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0月5日,廖汉生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就在五个月前,他的老战友、老搭档黄新廷中将也驾鹤西去。当年在硝烟弥漫的冀中抗日战场,黄新廷是声威赫赫“亚六团”的团长,廖汉生是政委。两位当年并肩作战的老战友在五个月中先后离去,令人怎能不扼腕唏嘘。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廖汉生成为最年轻的国防部副部长,引起世人注目。虽然身居要职,但是他仍然对人说“我是一个山里伢。”  相似文献   

15.
苏振兰 《世纪风采》2014,(10):36-41
开国中将廖汉生,湖南桑植长瑞乡人,是抱着“拿起刀枪跟贺龙”的思想参加革命的,在贺龙元帅耳提面命下,他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人民军队一代名将:红军岁月里,担任过师政治委员;抗日战场上,担任过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担任过军政治委员;开国强军中,担任过三个大军区政治委员;主持办军校,曾是两所著名军事院校主官。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16,(9)
正"在伟大的长征中,湖南人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毛主席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军事谋略,早已为全世界所认可。"湖南党史陈列馆宣教部部长陈艳充满激情地向参观者介绍说,"而毛主席的雄韬伟略在长征中的实行,湖南籍将帅发挥了重大作用。彭德怀、贺龙、罗荣桓3位开国元帅,更是优秀湖湘将领的代表。他们攻坚克难,是毛泽东思想的忠实践行者,也是我们湖南人心中的‘战神’。"  相似文献   

17.
在共和国开国将军中。许多人出身低微,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军校培训。有的甚至目不识丁。但他们不囿常规。善于在战争实践中学习、思考,深谙用兵之道,其勇、其智、其忠令许多国民党军将领望尘莫及、自叹不如。打铁匠出身的开国中将梁兴初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个“打铁的”从南打到北,又从北打回南,战功赫赫,威震敌胆。  相似文献   

18.
八方采风     
12位开国上将健在随着中国军队一代名将、原总参谋长杨得志上将的谢世,中国五十年代授予的57名开国上将目前还有12位。1955年9月,中国军队首批授衔时,共授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中将175名、少将800名。之后,晋升中将2名,少将560名,到1965年以前共授少将以上将军1614名。1992年5月,聂荣臻作为最后一位元帅离开人世。在这之前,10位大将都已先行作古。元帅、大将相继离世后,上将便成为中国军队耀目的星座,人  相似文献   

19.
正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个时期,在解放军各大军区的军政主官岗位上,开国中将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据统计,在177位开国中将中,有41人担任过大军区军政主官(含大军区代司令员、专兼职政治委员),在开国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中绝对数量最多。任职百分比占开国中将数量的23.2%,这一比例在四类开国将军中,仅次于开国上将。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13日,最后一位开国上将吕正操以106岁高龄逝世,建国初期授衔的57位开国上将已经全部走入了历史。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1956年和1958年,王建安、李聚奎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这57人通常被称为“开国上将“。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吏长河中,这57位开国上将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共和国的脊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