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圆圆 《协商论坛》2007,(12):59-60
汉中有个小伙子叫秦军,中学毕业后跟一个厨师学艺。两个月后在县城一个黄金地段租了两间门面房开起了小饭馆。小饭馆地处一所中学附近,这儿还有两个工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个冷笑话,说有个中国小伙子交了个美国女友,有一次两人步行过马路的时候遇上红灯,小伙子看到两边没车,拉着女友就冲了过去。美国姑娘见状神色大变,厉声对他说:“你连红灯都敢闯,还有什么事不敢干?你这样的人怎么靠得住!”一桩跨国姻缘就这么吹了,小伙子追悔莫及。不久以后,小伙子新交了一个中国女友,又是过马路遇上红灯,小伙子牢记上回的惨痛教训,赶快止步,再不敢造次。谁知这个中国女友怒不可遏地说:“一个连红灯都不敢闯的人,还能指望你干成什么事呢?!”于是又落个分手的惨局。  相似文献   

3.
八面来风     
打工仔被骗进浴场消费千元穿着短裤等人赎一名到西安打工的小伙子在劳务市场找工作,有一个年轻男子要他到家里做清洁工,将其哄骗到一高档洗浴中心消费了1500多元后逃之夭夭,留下小伙子来“顶账”,无奈的小伙子只好穿着短裤,在洗浴中心苦等亲友来“赎”。这名倒霉的小伙子叫魏军红,扶风县农民,今年28岁。春节过后,魏军红来到西安,在文艺路劳务市场找工作。据其讲,今年3月5日下午5点许,有一名年轻男子对他说,家里需要一名清洁工,他同意后,该男子说先去洗个澡,要魏军红陪着去,并说自己有贵宾卡,魏军红就答应了。两人来到西安南二环西段一家高档…  相似文献   

4.
爱上一个穿“警服”的人今年27岁的王向丽出生于河南省柘城县乡下的一个裁缝世家 ,不仅心灵手巧 ,而且也是一个出了名的美人儿。由于家庭的熏陶 ,十几岁就学会了裁剪技术。17岁那年 ,向丽只身走出家门 ,到县城开了一家制衣店。向丽为人忠厚善良 ,人缘颇好 ,加上活儿做得细 ,所以很受顾主的青睐。6年前的一天 ,向丽到一个镇中学谈妥了一批校服加工的生意 ,心情非常愉快。在返回县城的公共汽车上 ,一个身材魁梧、气宇轩昂的小伙子吸引住了她。小伙子穿一身警服 ,谈吐不俗 ,温文尔雅。年轻人告诉向丽 ,他的名字叫裴宗敬 ,警校毕业 ,在柘城…  相似文献   

5.
陈新 《中国保安》2005,(22):32-35
前不久,四川省崇州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桩轰动全国的怪案:一个晨曦微露的清晨,一位24岁的小伙子在钓鱼的时候不慎溺水,一个名叫柳杰的人看见了小伙子的溺水过程,却没有呼救、施救,于是奄奄一息的小伙子在他面前不幸身亡……一条鲜活的生命竟然在其眼中视而不见,一个人的内心冷漠与麻木到如此程度,忍无可忍的死者父母一怒之下将柳杰告上了法庭,向我国的现行法律叫板——见死不救,该当何罪?2004年12月8日,这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对詹少林、徐新玉夫妇来说,是一个令他们肝肠寸断,一想起来就几欲昏厥的日子。这天早上天刚亮,他们的儿子詹翀傲就背…  相似文献   

6.
助人为乐     
尚伟 《时事报告》2013,(2):37-37
1960年1月,老红军余新元亲手把一个名叫雷锋的鞍钢矿山小伙子送上了运兵的专列;17年后的1977年,同样是在1月,同样是在鞍山火车站,余新元又亲手将一个名叫郭明义的小伙子送上了军列。当年的余新元肯定不会想到,这两个曾经代表各自的新兵群体发言宣誓在部队做个好兵的小伙子,后来都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而他们感动中国的方式却都是那么平凡:伸出一双助人的手,奉献一颗快乐的心,做好一个本色的人!  相似文献   

7.
甲新 《前进论坛》2009,(5):45-46
三年前初夏的一个中午,在北京中日医院的住院部,我被一阵急促的吵喊声惊动。我急忙从病房走出来一看,呀!可了不得啦!一个满脸杀气的小伙子正站在病房外声嘶力竭的喊着呢,他的身后还跟着两个噜胳膊挽袖子的小伙子。  相似文献   

8.
错位的孝心     
刚刚收获过的玉米地里,裸露出两座紧挨着的新坟。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默默地跪在坟前,这里埋葬着他的父母双亲。小伙子悲痛欲绝,肝肠寸断,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嘴里喊着:“爹啊!娘啊!我真不该给您买那副勾命的麻将牌呀……”  相似文献   

9.
失真的面容     
面容,是一个人的社会名片。每个人只能有一张这样的名片,可是在我跟前的人却有了两张。这是发生在重庆乡下一个真实而悲惨的故事。 家住偏远石堰镇海天村的祖洪梅,是个又聋又哑的农村姑娘。人虽有残疾,可老天动恻隐之心给了她一副花容月貌,弥补了先天缺憾带来的不足。20岁那年,她便与英俊小伙子张庆喜结良缘。张庆也是聋人,家在毗邻县城的渡舟  相似文献   

10.
原本清一色女性组成的保姆阵营 ,这几年悄然走进越来越多的男性 ,男保姆以其特有的优势 ,在各种家庭服务中显示出女保姆难以替代的作用 ,许多家庭已将男保姆定为首选目标。在保姆市场 ,笔者向一群身着T恤衫、烫一头新潮发型的年轻小伙子发问 :“你们也是来做保姆的吗 ?”一位高大的小伙子用浓重的乡音答了声 :“是的 ,”便扭头找雇主去了。不到半天光景 ,五位小伙子一个个被雇走。为了家庭的稳定男保姆何以走俏都市 ?在一所校园里 ,我见到了40多岁的女教师姬 ,当姬听说我是特意来了解她对小保姆的看法时 ,脸上出现了一种极为复杂的表情。…  相似文献   

11.
关于故乡,有两个人的形象,学者梁鸿挥之不去。一个人是小柱,梁鸿的堂弟,比她小半岁。两人相交甚好,儿时常一起玩游戏。16岁那年,他们的人生轨迹却分了岔。梁鸿读书、工作,而后考取名牌大学的博士生,留在北京发展;小柱则从那年外出打工,10多年后,他回到家乡,昔日“活泼、健康、阳光”的小伙子已经奄奄一息,没过多久就离开人世。  相似文献   

12.
开心一刻     
一老妇人在公路旁搭了个小摊位,卖50美分一个的甜面圈。每天都有个年轻人路过,扔下钱,却从不拿甜面圈。一天老妇人终于追上了这个小伙子,没等她说话,小伙子问道:“您一定是问我为什么从来不拿甜面圈吧?”“不,年轻人,我是想告诉你,我的甜面圈涨到1美元一个了。”老妇人答道。  相似文献   

13.
站在生人跟前,很少有人能猜出,虎背熊腰的王鸿林已经50多岁了。老王是个警察,在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长乐中路派出所工作。办案办出的麻烦事儿2001年4月,不断有人拿着一张张一百元的假钞跑到长乐中路派出所报案,从受害人的嘴里,老王摸清,反复使用假币的神秘人物,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女人。一个蹬三轮车的小伙子说,他曾经将这个女人拉到韩森寨村,下车时,女人递给他一张百元钞票,他觉得不对劲儿,没有收,只好认倒霉,白拉了她一趟。据此线索,王鸿林等人在韩森寨村摸到了这个女人的住处。守候两天之后,终于在一个大清早将那女人和他的丈夫堵在了屋…  相似文献   

14.
事件回放: 杭州K192公交车上,一对夫妻站在一个坐在“照顾专座”的小伙子身旁,妻子抱着孩子,广播提醒了4遍“请给有需要的乘客让个座”,小伙子没有让座。后来妻子找到了座位,丈夫仍然站在小伙子旁边,小伙子抬头看了一眼,那位丈夫突然大骂:“看什么看。”连扇了小伙子5个耳光,小伙子被打得鼻血横流,镜框也被打飞,断成几截。小伙子被打后,一声不吭地呆坐在位子上。  相似文献   

15.
北京近日实行居民委员会“千户制”。管区范围增大,管理要求提高。我们到北京市民政局了解情况,才知道,如今的居委会主任正在迅速年轻化、知识化,他们已不是些老大爷、老大妈。月坛街道办事处向我们推荐了一位小伙子,25岁,大专学历。据说小伙子把个“老大难”社区搞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6.
余婧 《民主与法制》2013,(32):62-63
2010年4月的一个周末,广东省某市一个公园里,特别热闹,有老两口相互搀扶着散步的,也有家长带着孩子玩儿的,还有打拳的、聊天的、谈恋爱的。就在这时.人们看到一辆银色高配宝马车,缓缓停在了公园门口,从车里下来两个人,一个是四十多岁西装革履的男士,另一个是个三十岁出头的漂亮女人,  相似文献   

17.
从北京开往沈阳的列车,轰隆隆疾驶着。车厢里,有两个聋哑人,一个叫常青,她今年31岁,是辽宁省残疾人职业中专的美术教师;另一个叫刘长锁,他44岁,是沈阳市金钟电器厂的技工。 十几天前,两人作为中国参加世界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的选手,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经历了一场此生难忘的角逐。这场世界大赛,高手云集,尤其是长锁参加的机械装  相似文献   

18.
李佩红 《人民公安》2012,(23):58-58
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不是为了吃?吃是人生最基本的需要,是人生最原始的快乐。流光溢彩、车水马龙的街面上,三个浑身灰土的小伙子并排走着,浑身衣裤脏旧,瞅一眼就知道是农村来城里的打工仔。中间瘦高的小伙子背着个大锅盖般的馕,手里拎着十来枚鸡蛋和几个西红杮。旁边的小伙子手上提着一瓶酒和两把青菜。  相似文献   

19.
一位漂亮贤慧的姑娘,天生左脚比别人多一趾。到了青春年华季节,好多小伙子先是被其容貌吸引,继而被她的脚趾吓跑。她脚上的秘密也随着几次失恋失了密,成了同事们的谈资。姑娘为了寻求幸福,挽回自己的秘密,想方设法调到了另一个新单位。某日新旧两单位的两位干部在会上相识,交谈时谈到了她以及她的多余的脚趾。很快,六个脚趾的秘密成了纸中火,燃遍了新单位。男女老幼,不管认识与否,都想方设法找借口接近她。那一双双惊奇的目光,恨不得剥下姑娘脚上的鞋和袜子。姑娘无奈也无助了,绝望地吞下了一瓶安眠药。   一位女士三年前离…  相似文献   

20.
阿成  徐波  雅琴 《中国保安》2002,(1):18-20
消逝两年的风云人物走上被告席 2001年11月22日清晨,广西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8时许,3辆警车鸣着刺耳的警笛开进了法院,一位满脸沮丧、面色苍白、穿着拖鞋的老男人被法警押下警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