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继续培育和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我国民主法治的一项长期任务。在一个法治社会,公民都应该有较高的法律意识,学法、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甚至把法律作为一种生活的需要和信仰。因此,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如果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再好的法律和制度也会因为得不到遵守和执行而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2.
党员干部学法懂法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公民权利意识明显增强,权力制约意识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责任感不断增强。针对所反映出的在尊法学法、在守法用法、在权力制约与监督、在带头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方面的问题,要提升党员干部法治素养,健全党员干部学法体系,创新党员干部学法机制,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切实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实效,完善法治考核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与依法治国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具有本源性、专门性、强制性和广泛性的特征。开展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有助于建立内容科学、形式完备的法律体系;有助于保障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有助于培养全社会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在依法治国中开展法律监督,要遵循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依法独立监督的原则、自觉接受监督的原则、协调一致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采矿权是受法律保护的私权利。由于采矿权受到行政管理的种种限制,使得其在经营过程中容易受到政府的公权力的侵害。对合法采矿权进行有效的保护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采矿权人要懂法、守法,各级政府要责任明确,依法办事。  相似文献   

5.
守法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科学的守法体系对全民守法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守法体系的构建应在守法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将影响守法形成的主体、客体、过程、文化和制度等五个方面的制约因素系统地、动态地整合起来,形成科学的体系结构,促进全民守法。  相似文献   

6.
法治文化是指法治社会应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是法治文化最显著的标识。在法治文化建设中,检察机关应当以公正司法践行法治理念,以法律监督维护法律权威,以法治宣传培育法治意识,以改革创新引领法治进步。在具体路径上,要筑牢检察干警的法治信仰,提升检察干警的业务素质,打造过硬的法治队伍;要切实保障被追诉人、被害人等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益,提高人权保障水平;要充分发挥各项法律监督职能,加强对侦查权、审判权等公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增强法治意识;要深化诉讼制度改革,引领法治进步,促进良法善治。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同时还指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所以,现阶段强化全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理念刻不容缓。教育部于2016年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强调必须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法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法治教育对建设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学校法治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的重要举措。各类学校都应加强法治教育,积极探索和创新学校法治教育方式,既要重视课堂教学,又要开辟其他有效的教育方式,提高法治教育的效果。要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让法治真正走进校园。从而让每个人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遵守者和捍卫者。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法治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它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南。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加强法制建设,实现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开展法制宣传与教育,提高人民的法律观念;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维护法律的权威;提高执法者的素质,做到执法必严。其现实意义表现在:确立法律的至上权威;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提高立法质量;执法者必须带头守法。  相似文献   

9.
法治,归根到底,是一种属人的活动,法治的各个环节,无论是立法、司法、执法还是法律监督均是由人来完成的。社会公众法律素质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无从谈起。所以,在探讨我国的法治建设时,我们绝不能忽视对公民法律素质的研究。下面,本文就公民法律素质及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做一分析。一、公民法律素质的概念和内容所谓素质是指人们参与社会生活所应具备的知识、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条件的总和。而公民的法律素质则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法律生活所应具备的法律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总和。法治社会中,公民的法律素质应包括…  相似文献   

10.
公民参与法律是支撑法治运行的主体性力量,对我国法治运行的各个环节都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公民参与立法能够表达与平衡多元化的利益。公民参与执法有助于提高法律的实效性,增强法律的开放性及其自我修正机能。公民参与司法既能主张和维护权益,又有利于法院裁决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公民积极守法是获得自由与利益的前提,同时也是对法治秩序的自觉维护。公民通过法律监督防止和限制权力的滥用,增强权力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1.
法治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内涵,是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的内在动力,也是全民守法的内在因素;法治文化具有教化与调控的功能,具有软约束力,在精神与思想深处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在文化软实力的语境中研究法治文化可以使人们在更深层面上把握法律的要求,根据法治的精神推动立法、司法和执法走向更高的水准;法治文化还可以使人们具有判断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有赖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和法制观念的增强。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一项宏大的社会教育工程,其基础在于抓好广大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引导他们从小就学法、知法、守法和护法,树立法制观念和意识,使他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成长,这是关系到国家法制建设乃至  相似文献   

13.
公民的法律意识水平,关系到公民的知法、守法、用法,也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进程。受传统儒家文化、欠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还不强。我们应该毫不动摇地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深入持久地开展普法宣传教育,重视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优化政府部门工作作风,改革人民陪审员制度,以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为法治国家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对市场信号反应最灵敏的经济组织和市场主体,既是法治建设的受益者,也应是法治中国的建设者。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较大提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法治意识逐渐觉醒,但选择性知法、信法和守法的现象仍然存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法治使命及其实现,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个主体的共同推动。  相似文献   

15.
1995年1月1日,我国第二部“民告官”的法律《国家赔偿法》正式施行了。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文章以便公民知法、懂法,使该法深入人心为目的,对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赔偿范围以及赔偿程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6.
<正>所谓法律素质,是指作为社会个体存在的人在法律知识占有、法律知识运用以及法律意识等方面所具有的素质。法律素质的内涵可以分解为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三个方面。法律知识是法律素质的前提条件,正如哲学大师黑格尔所言:"从自我意识的权利方面说,法律必须普遍地为人知晓,然后它才有拘束力"。知法是守法的基础,知法也才能培养法律素质。法律意识则是法律素质中最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敬畏法律的文化自觉是公民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自知之明"。敬畏法律文化自觉在塑造个体的法治价值观、积极守法精神,及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问题等方面发挥着导向、凝聚、规范作用。培养敬畏法律文化自觉要立足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注重教惩并举,积极培育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精神力量和内驱动力。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是哲学上的重要概念之一,将主体性应用到守法实践,是实现全民守法的重要途径.而对主体性守法的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理解主体性与守法,在这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主体性守法的涵义、本质、特质及其与法律强制力的关系如何,从而为全民守法打下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9.
公民"守法"是依法治国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守法情况进行量化评估能够更好地反映法治的一个方面。引入"守法指数"的概念,用定量计算的方法来量化描述公民的守法情况,并依调查数据设计出计算公式对公民守法状况做出具体分析,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法治社会的架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的一分子 ,是国家的公民 ,他们应当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法制化的进程中 ;但他们又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正处于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 ,就社会角色而言他们还是学生。所以使青年大学生懂法、守法 ,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和较高的法律意识 ,是国家法制建设 ,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 ,高校作为这一育人阵地应高度重视 ,切实抓紧抓好。(一)从大学生的特点出发 ,加强法制教育。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中 ,要实现使他们懂法、守法、维护法律这个教育的目标 ,应根据他们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 ,从遵纪守法教育抓起 ,使之建立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