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目标和任务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意识的深刻自觉,对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对执政使命的勇敢承担。构建和谐社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是,勿庸质疑,政府应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政府负有更多的责任,政府能否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政府体制改革,是推进各项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保证,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可以预料,为实现“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中国未来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将列入中国改革的重要议事日程,改革步伐会明显加快。一、构建和谐社会的政府视角现代中国“文本”解读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中国发展道路“路径”选择的敏感性,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国际大环境,对21世纪初期中国政治和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如何应对国际国内两方面的挑战,实现“和平发展”和建立一个“和谐社会”,政府自身的竞争力和社会管理能力至关重要。通…  相似文献   

3.
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忠友 《理论探索》2005,(6):124-126
和谐社会是一个稳定、善治、可持续、普世价值被广泛接受的社会,有其具体内涵及现实特征.政府是源于社会并最具权威的公共机构,在社会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4.
倪明胜 《求知》2009,(1):41-43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语境下.开展对政府转型这一命题的研究.对于我们在新时期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政府转型这一课题.近来理论界从多维的视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本文拟对主要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对广大读者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课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人民群众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活动的实践主体和认识主体,又是利益主体和价值主体;必须充分调动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共同建设,必须把主体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实现共同享有;正确处理构建和谐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体性问题,必须重视制度安排,积极探索有效的体制保障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是主体。这是因为,第一,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构建和谐社会可以为13亿人民提供一个民  相似文献   

7.
关于如何构建和谐社会问题,一直是政府和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观点.本文创造性地运用力学中的摩擦变形理论和复杂性科学中的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探讨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和谐既是一种主体间关系的平衡状态,也是一个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的演变过程.和谐的本质是主体的同一性,在实践中表现为主体边界的模糊性.随着主体边界模糊性的增加,主体边界发生了不一致变化,社会的整体涌现性逐渐增强,从而社会将变得越来越和谐.  相似文献   

8.
宋衍涛 《理论导刊》2006,(12):50-5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社会、法治社会、科学社会,它能够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主导不是统治,而主要是为社会和谐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总的趋向.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就是创造一个稳定、科学、规范的政治和行政体制,职能重点是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实现路径包括:确立公共服务的公众参与决策及评价机制;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纳入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公共服务供给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公共服务应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及公众的合作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承担起主要责任。构建和谐社会是政府责任的核心内容,和谐社会要求政府担任起创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社会的责任。提升政府责任实现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是:加强政府法律责任机制的建设,实现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加强政府政治责任机制的建设,确保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加强政府道德责任机制的建设,倡导诚实守信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论政府信用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用是社会组织、公众基于政府履行职责情况而对其信誉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由于政府在社会关系中的强势地位,社会组织、公众对政府信用的认可度是衡量和谐社会成败的关键,因此,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是政府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目标以来,“和谐社会”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和谐社会不应存在“两极分化”;但也不是要消灭差别或者“均贫富”,而是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使生活在不同社会位置上的人们各得其宜。从客观地分析建国以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策倾向入手,探讨我国如何通过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取向及和谐社会视野下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质对我国政府提出了挑战。必须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完善政府管理方式,建设以人为本、民主参与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4.
基于和谐社会构建的政府绩效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绩效评估对政府行为具有显著的引导、激励、监督和咨询功能,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运作方式直接影响政府的行为目标及其对公共资源提取和分配的模式,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运作方式的不合理将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社会不和谐与政府绩效评估的错误导向密切相关。政府绩效评估应该构建以和谐社会为价值导向的指标体系,采取参与式的评估模式,有效地发挥政府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核心作用和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的构建最终取决于政府管理体制上的安排。和谐社会需要和谐行政作保障,和谐行政则要求政府在公共治理方面有所转变。全面社会管理既是现代政府实现良好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孔庆茵 《行政论坛》2009,16(2):53-56
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公共治理的和谐.其中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就在于公共治理的和谐.而要实现公共治理的和谐,政府和政府管理是关键.服务型政府是在民主政治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实行服务职能和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宗旨是统一的,两者在方向和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公众服务导向和行政理念;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建设法治政府;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建立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国政府的重要任务,它对政府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很好地完成这一重要任务,政府必须大力提升其核心能力:即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能力、行政生态平衡能力、行政整合能力、制度及手段的创新能力、基本社会公正的实现和维护能力、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公共信用能力以及自洁自律自责能力等。  相似文献   

18.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社区的建设应当以居民参与为重点,建设自治型社区,促进自我管理的和谐;以服务居民为宗旨,建设服务型社区,促进居民需求的和谐;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建设人文型社区,促进群体素质的和谐;以各方共建为依托,建设生态型社区,促进人居环境的和谐;以维护稳定为基础,建设平安型社区,促进社会秩序的和谐,同时还必须建立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有效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是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社会.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政通才能人和,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而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就需要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调整政府与公民、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经济欠发达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着发展软硬件先天不足、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利益冲突、社会矛盾表现显著、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显等一些重点及难点问题。欠发达地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府的全面介入,在转变发展观念、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利益机制、健全保障体系、加大政策支持等方面做好政府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