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浙江农村山水风光秀丽、农耕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农家乐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各地城乡居民都可以十分便捷地享受到农家乐服务。来自浙江省农办的一项数据显示,到2006年9月底,全省累计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1976个,接待游客2985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19.42亿元。感受农家乐时代,不经意间成为浙江人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海子 《观察与思考》2006,(24):18-24
<正>1.金华永康:江南渔村生态园江南渔村是集田园风光、休闲娱乐、乡村度假、民俗文化、风味品尝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农家乐项目,以绿色、养生为主题。目前占地50000多平方米,可同时  相似文献   

3.
甬政办发[2008]25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近年来,各地根据《关于加快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甬政办发[2007]23号)精神,采取综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全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为进一步加强管理,实现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规范有序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4.
严杰 《今日浙江》2011,(21):50-51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旅游消费向休闲消费转型的关键时期。全省休闲旅游资源70%在农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今年以来,全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接待游客9365万人,同比增长20.2%;直接营业收入70.51亿元,同比增长29.55%。  相似文献   

5.
乌鲁木齐市郊农村牧区近年来农家乐旅游项目悄然兴起,并且迅速火爆起来,成为城市居民节假日娱乐休闲的好去处,也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好途径,而"阳光工程"惠及农家乐旅游,更使农家乐旅游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6.
『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延山 《政策瞭望》2006,(11):40-42
农家乐旅游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欧盟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把它定义为“乡村旅游”,意思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乡村特点(R urality)是它的核心和卖点。20世纪80年代,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大众消费的一大卖点,而其中“农家乐”作为一种新兴的休闲娱乐项目,如雨后春笋,遍地开化,发展迅猛。如何科学规划,合理引导,规范管理,促进“农家乐”健康有序地发展,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农家乐应运而生的背景和特点农家乐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衢州市各地从统筹城乡发展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制订规划,落实政策,规范管理,加快推进,使农家乐呈现蓬勃发展的好势头。目前,全市已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70个,其中市级以上农家乐特色村(点)31个;农家乐经营户423家,其中三星级经营户67家,全年直接营业收入5800多万元,间接经营收入超亿元,从业人员人均增收8000多元。  相似文献   

8.
《今日浙江》2009,(21):I0004-I0004
近年来,遂昌县在深入实施“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将其作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来抓,成立全县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服务指导团,建立“农办牵头抓规划建设、旅游牵头抓管理营销”的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体现山区特色、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县有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42个,省级特色示范村2个、  相似文献   

9.
"农家乐"因其美丽的田园风光、合理的旅游价格、独特的农家风味被人们公认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它的兴起与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在本质上与城乡协调发展是一致的。它的存在与发展对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一、"农家乐"的兴起与现实内涵(一)"农家乐"的兴起"农家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南宋乾道八年(1172),从四川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赴陕西汉中任通判,途经岳  相似文献   

10.
甬政办发[2007]2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意见》(浙政办发[2007]1号)精神,为深入实施“农业双增”战略,加快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  相似文献   

11.
卞吉安 《今日浙江》2013,(23):53-53
近年来,宁海县积极借助“中国旅游日发祥地”品牌,紧扣“县域大景区”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开展双“千百十”工程建设,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方兴未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欣 《今日浙江》2005,(22):36-37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将目光投向农村,寻求一种有别于城市的静谧、安逸、健康的休闲方式,以达到亲近自然、放松心情、返朴归真的目的。同时,广大农民为应对日益加剧的人多地少矛盾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等方面的挑战,开始尝试依托农业田园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开拓新的增收致富渠道。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我省依托民间力量,以“农家乐”、休闲农庄、度假山庄等为主要形式的乡村休闲旅游业,从无到有逐渐发展起来。据省农办对34个县(市、区)初步调查统计,目前共有各种类型的“农家乐”经营户150…  相似文献   

13.
《广州政报》2011,(7):57-60
穗农[2011]33号各区、县级市农业局:为更好地促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引导和推动农家乐健康、有序发展,我局制定了《广州市农家乐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广州市农家乐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办法为全面推行农家乐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工作,规范农家乐服务管理,提高农家乐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办法。一、评定范围凡在广州市行政区域内利用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农场等农、林、牧、渔业自然资源和乡村人文资源,吸引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娱乐、休闲、住宿、  相似文献   

14.
农家乐能否长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据说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是在成都郫县友爱镇农科村徐家大院。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把这种穿竹林、走石径、过小桥、观花木盆景、吃农家饭菜,每人一天花费一二十元就可休闲娱乐一天,以农家庭院为载体的旅游形式叫做农家乐。这种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形成的乡村旅游业态,如今已遍及全国城郊和乡村,基本形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经验交流会日前在衢州召开。与会代表交流了一年来开展农家乐旅游的工作经验。农家乐在浙江省呈现一片兴旺景象。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事、享农家乐,领略山水美景,体验农家朴实,农家乐旅游成为当今时尚。为此,观察记者采访了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周国富。  相似文献   

16.
沈志强 《今日浙江》2006,(17):30-31
近年来,衢州市依托山清、水秀、空气新的地处钱江源头独特自然生态优势,以原汁原味的生态型“真山真水”为主题,大力发展以“看农家景、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享农家乐”为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把农家乐开发成城市居民休闲的“天然氧吧”,“农家乐”已成为衢州山区农民增收脱贫的一条新途径、山区生态富民的一种新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影响农民增收的矛盾,从实实在在的增收中激发了山区农民保护生态的热情和自觉性,走出了一条山区农民生态致富的新型之路。以今年“五一”黄金周为例,衢州市30多个“农家乐”景点,家…  相似文献   

17.
王春华 《今日浙江》2010,(11):53-53
遂昌县湖山乡白坛下村珠村畈自然村,是一个充满微笑、处处洁净、让人放松休闲的桃源仙境,也是我和乡民们居住了50年的山水之地。2008年9月以来,我们依托发展“农家乐”建设美丽乡村,不仅小山村变得漂亮干净,还让村民的人均收入从原来的2540元提高到6540元,接待游客近万人。  相似文献   

18.
一、"农家乐"旅游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溧阳市充分利用天目湖品牌效应,大力挖掘山水资源优势,并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市有不少乡村和农户以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开发成果为依托,创办了以城市居民为目标消费群、以乡村特色见长、以农家村居为载体的"农家乐"乡村休闲观光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吃、住、游、娱、购一条龙服务,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溧阳有较大规模  相似文献   

19.
《湖北政报》2009,(1):32-42
<正>鄂旅游文[2008]128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旅游局(委)、农业局:湖北是一个农业大省,拥有十分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近年来,我省农家乐旅游迅速兴起,快速发展,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城市居民多样化旅游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推动和规范我省农家乐旅游的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0.
《公安学刊》2013,(5):F0003-F0003
近年来,磐安县公安局围绕辖区蓬勃发展的农家乐产业,坚持“党政所想、群众所需、公安所能”的管理服务思路,寓服务于管理之中,行服务于管理之中,创新推出以农家乐服务中心为主体的治安管理服务模式,不断破解农家乐治安管理难题.有力促进了磐安农家乐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