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系民众:国统区学生运动回顾徐继良学生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人民群众的社会运动。历史上任何一次学生运动都与人民群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解放战争时期活跃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学生运动更是以其密切联系群众的突出特点,完成了特定的历史使命,谱写了我国学生运动史上光辉的...  相似文献   

2.
充分认识平衡的实践意义刘士义平衡是相对静止的运动形态,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所显现的面貌,是事物内部矛盾通过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想互渗透、相互转化而达到的相对统一。任何具体的运动,都是为了确立某种平衡。没有一定的平衡。任何物类、组织、结构、形式都无法存在...  相似文献   

3.
一历史上任何伟大的政治运动或革命战争 ,都会有伟大的文化运动与之配合 ,与之呼应 ,为之呐喊 ,为之服务。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为抗战服务的革命文化也便成为五彩缤纷的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湖南是中国伟大抗日战争的重要省份 ,因而也是当年抗战文化运动蓬勃繁荣的省份 ,抗战初期尤其如此。众所周知 ,抗战初期的武汉 ,是国民党中央、国民政府及其军委所在地 ,也是中共中央长江局所在地 ,是国统区的抗战指挥中心。因而当年的武汉 ,抗战文化运动极为兴盛 ,如火如荼。长沙的抗战文化运动也蓬蓬勃勃 ,有声有…  相似文献   

4.
普拉提揉合了东方和西方的运动概念而合成。它的动作缓慢和清楚,而每个姿势都必须和呼吸协调,所以,普拉提适合任何年龄,特别是缺少运动、长时间需要接触电脑和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人士。  相似文献   

5.
<正> 一、飞矢不动当我们承认事物是运动的时候,就已经承认了运动着的参照。因为按照物理学的原理,任何运动都是相对参照物的运动。失去了参照便是一片静止的冥冥之界。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所谓“飞矢不动”,先秦思想家惠施提出的“飞鸟之景(影),未尝动也”之所以是悖论,就是因为它是  相似文献   

6.
任何事物和社会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结合体。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强调:“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和谐与不和谐就是社会矛盾运动过程中两种相互对立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为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是在和谐与不和谐两种因素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因此,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掌握和谐与不和谐的辩证法,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作“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在两者的矛盾运动中,处理好和谐与不和谐的关系,尽最大努力增加和谐因素,尽最大努力消除不和谐的因素,但又决…  相似文献   

7.
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我们党的独特政治优势与充满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所在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我们的强大精神支柱与无穷力量源泉。面对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暂时曲折与低谷徘徊 ,面对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和严峻挑战 ,如何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既是一个需要从思想政治上进一步取得科学认识和作出正确回答的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重大实践问题。第一 ,切实搞清楚在不发达国家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及重要作用与影响。20世纪中叶 ,社会主义运动在世…  相似文献   

8.
李晓明 《传承》2011,(31):52-53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都必须通过文化的相对稳定的代际传承与变动不居的创新这两种基本形式来实现。传承与创新的辩证运动构成文化发展的基本表现形态。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其传承力与创新力上。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正面临着传承难、创新更难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9.
什么事情都不做会有什么风险呢?大不了会觉得有些无聊,可至少很安全,不会造成什么伤害。但是静止不动的水和空气难道是无害的么?停滞的水和空气不再属于任何运动中的气流和水流.不再含有任何新鲜的,不断更新的因素.反而成为细菌和疾病的温床。在无所事事的人身上.疾病的表现形式为内疚与消沉。为什么会感到内疚?如果你选择什么事情也不做,那是你自己的决定。  相似文献   

10.
王庆利 《岭南学刊》2008,2(2):10-11
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这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论断。古往今来,任何伟大的解放思想成果都是和相应的民主制度、民主氛围相适应的。在国家存在的历史条件下,没有特定的民主许可,任何伟大的解放思想运动都是不可能的。坚持解放思想,就要贯彻落实"双百"方针,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贯彻落实党内民主优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台独”运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激荡,对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严重冲击。随着陈水扁当局深陷困境,岛内外各界或认为,陈水扁为了保位,有可能作最后一搏,执意推动“法理台独”;或认为随着陈水扁政权的终结,“台独”也将“日渐式微”。到底孰是孰非?我们不妨从社会运动的规律来回答。“台独”是一种具有政治目的的社会运动,既然如此,它也该服从社会运动的基本规律。而任何一种社会运动能否推动成功,关键要看以下几个方面:理念本身、运动推动者(领袖)、社会团体(政党)、追随者(支持群众)、外部社会环境等五大部分。具体对“…  相似文献   

12.
合作经济与市场经济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丁声俊在现代国际经济中,没有任何经济形态比市场经济和合作经济更超越时空、跨越国界、覆盖广阔了。它们显示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如此磅礴于世界,以致于“市场经济革命”和“国际合作运动”风起云涌,奔腾不息。颇为有趣和耐人...  相似文献   

13.
台湾民众党成立之初主张阶级调和,但在台湾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的推动下,党的政策逐渐左倾,转而主张在民族运动中同时开展阶级斗争,从而与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党内稳健派产生根本性的冲突,最终导致民众党的分裂,日本殖民当局乘机取缔民众党,台湾民族运动遭到中挫.在日本殖民主义强大到足以扑灭任何革命运动的历史条件下,台湾的无产阶级应当如何行动,颇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4.
人们对任何运动项目的学习、掌握和运用都要有一段过程,都要遵循一个规律,这就是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拳击技能的形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同样需要遵循一定规律。根据运动心理学中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性的论述,我们把拳击技能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一、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这是拳击技能形成的第一个阶段,表现为动作不协调,技术之间相互干扰,有多余动作,必须在意识的控制下才能完成动作。  相似文献   

15.
2015年10月22日,"社会主义流派"国际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围绕社会主义历史和社会主义流派两大主题,对世界社会主义流派的历史、现状、发展困境、新战略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会议一致认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发展的低潮期,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各流派坚持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社会,不断调整发展战略,抓住任何历史机遇,推动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理论要与现实相结合,必须找到有效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运动和理论构建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主要在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党章化与宪法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策化与社会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学科化与科学化、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体制化与政治化、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规范化与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实践化与理论化、马克思主义整风运动常规化与持续化等有效路径,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的问题。继续依赖这些路径,并探求具体的结合点和结合方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必将进一步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挥作用的。每一种经济条件都有自己的特殊的质的规定,以此与其它的经济条件相区别。不但如此,每一种经济条件都不可避免地表现为一定的量,而且这种量总是同质密切联系的,是质的表现形式。正是由于经济规律赖以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具有一定的质和量,因此反映客观经济条件发展运动的经济规律,就不能不具有质和量的问题。任何经济规律都是质和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张银花 《前沿》2012,(7):156-157
任何思想和理论都有它赖以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主客观条件。乌兰夫民族思想作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时代产物,是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结合蒙古民族解放道路的不断探索和长期民族工作的实践经验而逐步形成的。乌兰夫民族思想的形成要素既包括理论基础、现实需要和客观因素,也与他的主观努力和具备的自身条件、实践经验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迎来了科学高度发展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之一,是各门科学的数学化。数学对于科学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数学是研究客观事物中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而客观世界的任何一种物质形态及其运动形式都具有空间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模式断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社会主义模式断想袁霞社会主义模式问题的讨论在理论界趋于活跃,是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日益引起世人瞩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运动,并不能等同于社会主义的任何具体模式。但是,社会主义的现实表现却是以模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