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0 毫秒
1.
50年代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渡江侦察记》,反映的是我所在的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27军侦察营的侦察兵们,在1949年4月渡江战役发起之前奉命先遣渡江侦察敌情的真实故事.影片创作的基础——兵演兵的一部歌舞剧1949年9月,第九兵团政治部、司令部根据我们二连先遣渡江侦察和策应我军渡江中的突出表现,授予“先遣渡江英雄连”的光荣称号,并颁发奖旗一面(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我们二连指战员不仅是侦察上  相似文献   

2.
1950年底,由孙瑜编导、赵丹主演的电影《武训传》在全国公映。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一年之后,针对这部电影竟掀起一场全国性大批判,该影片随之被禁止上映,成为新中国的第一部禁片。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掀起的对文化作品的大批判。  相似文献   

3.
2004年的秋天并不平静,起自南国深圳的一桩“妞妞事件”在大江南北引起了轩然大波。风波缘自一部名为《时差七小时》的电影。10月21 日,该电影在深圳上映。与一般电影上映不同的是,这部以一个女学生留学生活为主要内容、由女学生自编自  相似文献   

4.
1950年底,由孙瑜编导、赵丹主演的电影《武训传》在全国公映。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一年之后,针对这部电影竟掀起一场全国性大批判,该影片随之被禁止上映,成为新中国的第一部禁片。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掀起的对文化作品的大批判。孙瑜作为《武训传》的编导,亲历了《武训传》拍摄和被禁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5.
春紫 《党史纵横》2013,(10):50-52
反映抗美援朝战争惊险战斗故事的优秀影片《奇袭》,在当年可是家喻户晓。影片一经播放,在社会上就获得了如潮的好评。特别是影片的主角——英雄的侦察连长“方勇”形象深入人心。其实电影《奇袭》所反映的故事是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真实故事,侦察连长“方勇”的原型人物就是时任38军侦察科副科长的“张魁印”。  相似文献   

6.
1950年11月24日,我在朝鲜战场奉调任113师侦察科长。到职后的第一个任务是与军侦察科副科长张魁印,率领300多人的军先遣队,25日晚穿插敌后,26日早8点准时炸掉武陵里西边武陵桥,阻止德州敌人南逃,抗击平壤向德州增援之敌的战斗任务。  相似文献   

7.
暮云 《廉政瞭望》2014,(2):68-69
《十二生肖》上映时,成龙宣称那是他最后一部动作片。对于新上映的《警察故事2013》,成龙是这么解释的:原本没有打戏,自己是被导演骗了,拍着拍着加了许多。特警、水警、飞虎队、国际刑警……从影几十年,成龙演警察的故事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如今要演内地警察,自然有很多人想看,毕竟在曾经的香港电影中,内地警察的形象基本上都是睑谱化的,尤其是这张脸谱也经历了一些起伏和变化。  相似文献   

8.
1949年4月,东北电影制片厂历经许多困难,摄制完成了故事片──《桥》。电影《桥》由于敏编剧,王滨导演,包杰摄影,王家乙、吕班、陈强主演。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第一次在银幕上正面展示工人阶级的崇高形象。《桥》从1948年10月开始拍摄,当时刚解放,电影专业人员奇缺,从事《桥》电影拍摄的剧组中只有两人从事电影工作。导演王滨从1930年起担任过电影演员、场记和剧务。1935年脱离电影界,投入抗日戏剧活动。电影中饰演厂长的吕班,三十年代曾在《十字街头》等影片中担任过角色。其他演员都是电影战线上的新兵。…  相似文献   

9.
目前,有一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电影《落叶归根》正在上映。一个普通农民工老赵克服千辛万苦,履行对死去老乡老王“你死了,我就是背也要把你背回家乡”的承诺。这里面有对诚信最质朴的表现。然而,这部电影的背后,却是当今社会中华民族视为传统美德的诚信正在渐渐湮灭。  相似文献   

10.
《廉政瞭望》2011,(16):46-47
由湖南省通道县投资拍摄的当地原创剧本电影《通道转兵》据称于8月上映。影片反映红军长征途中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通道会议。  相似文献   

11.
吕瑞华 《新长征》2009,(9):10-11
我省电影事业的繁荣发展主要是依托长春电影制片厂这一电影基地。长影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白成立以来,生产了大量在社会上有影响的优秀影片,拍摄出新中国电影的七个第一:新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桥》;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第一部纪录片《民主东北》。  相似文献   

12.
非常凑巧,在2009年元旦前的大档期,先后有两部题材极为相似的影片上映,这两部片均为人物传记片,地域上是一南一北,行当上是一文一武,两个主角同样均由香港明星演出,而且两人在民族危难时期均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最早上映的是《梅兰芳》,随后上映的是《叶问》。  相似文献   

13.
当你关注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著名桥梁,或是查阅有关抗美援朝"钢铁运输线"、成昆铁路、坦赞铁路等重要交通线的文献资料时,时常会有一个相同的名字映入眼帘,那就是彭敏。甚至当你在观看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电影《桥》时,知情人会告诉你,这部电影说的就是彭敏等人在建设大桥时的事。一个人如此紧密地和这么多大桥、铁路联系在一起,不是件寻常的事。他一定和大桥、铁路有过太多太多的故事。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电影《桥》所反映的人物故事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4,(10):42-43
高福生在2004年9月14日的《光明网》上撰文指出,1944年9月8日,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在延安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大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讲演。60年后的今天,一部取材于张思德人生经历的电影在全国上映,这部原本没有多少悬念但充满温情和人性光辉的电影,出人意料地在观众中产生热烈反响,京城许多报章也以超大篇幅报道了这部电影引发的“红色激情”。  相似文献   

15.
北风萧瑟,大地白茫茫一片。间断响起的冷枪声,一次次把影院里观众的肾上腺素直逼出来。这个春节档,两部反映抗美援朝的影片表现都引人瞩目。都是主旋律大片,但相比于徐克掌镜的《长津湖之水门桥》用大场面赢得票房,张艺谋、张末父女导演的《狙击手》用更小的切口、更为克制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同样扣人心弦的小规模战斗故事,在上映初期排片遇冷的情况下,凭借口碑“后发制人”。  相似文献   

16.
秦岭 《党史博采》2002,(12):33-35
提起电影《奇袭》和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来,可谓家喻户晓。但若问起电影改编前的原作者是谁,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这位当年出生入死进行实地采访,并详尽及时地报道了“奇袭白虎团’英雄事迹的战地记者,名叫王程远,今年已经72岁了。40多年来王程远老人一直隐居在乡村,从不向人炫耀他那段辉煌的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17.
石刻 《党建文汇》2011,(4):45-45
电影版《武林外传》的热乎劲儿还没过,《将爱情进行到底》的电影版续集又在众人的期盼中上映了。两部电影都沿用了电视剧的原班人马,还未上映就已让观众惦记了好久,都希望到电影院去重温过去的美好回忆。即将面世的还有电影版《奋斗》,据说《潜伏》《士兵突击》的电影套拍项目也在推进中。热门电视剧套拍电影形成了一股新潮流,这也算是中周电影市场空前繁荣的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18.
广闻博览     
正疯狂动物城——揭秘你不知晓的幕后事最近一部迪士尼电影《疯狂动物城》着实疯狂了一把,豆瓣评分惊天9.4,七万评价,口碑好到炸,我想你也忍不住要看这部电影了吧!那么,这部电影为啥那么好看?有啥好玩儿的地方呢?今天就带你玩转动物城。动画技术绝对诚意满满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全部由陆地哺乳动物组成的城  相似文献   

19.
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中国》,对中国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30多年前几乎家喻户晓,知道有这样一个“老外”拍了这样一部电影。然而看过的观众,至今却寥寥无几。安东尼奥尼也不知道,他的这部影片进入中国后的第一批观众,就有当时全部在京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据说美国总统尼克松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两次观看了这部影片。2004年11月25日到12月5日,由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和北京电影学院策划组织的安东尼奥尼作品回顾展,引起中国文化界的特别关注。本次影展放映了他的《中国》、《爱情故事》、《奇遇》、《蚀》等7部长片和7部短…  相似文献   

20.
1976年8月26日,重病在身的毛泽东在工作人员搀扶下,来到自己的书房。他稍事休息了一下,就扫视着那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提出要看一部书,一部已跟随他老人家刀多年,不知已看过多少遍的书──《容斋随笔》。工作人员一时没有从他那浩繁的书架上找到,便匆忙到北京图书馆借了一套。过了5天,这部书又用大字体印出来了。但毛泽东病情急剧恶化,不能再看书了,不几天就与世长辞。《容斋随笔》,是清代乾隆59年(1794年)重刊的。当年延安马列主义研究所图书室珍藏有这部书。毛泽东偶然借得,从此爱不释手,无论战争多么激烈,工作多么繁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