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介绍 沙某饲养的1头5岁母牛,体重约250kg,该牛自购入2个多月来,一直食欲不佳,行动迟缓,立多卧少,常出现战抖、呼吸迫促等症状,经多次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临诊所见:患牛体躯消瘦,被毛蓬乱无光,精神呆滞,行动迟缓,颜面及颈部浮肿,颈静脉怒张。体温39.1℃,心跳114次/分,呼吸42次/分。心音混浊且节律不齐,呼吸浅表且以腹式呼吸为主。胸部叩诊见心浊音区扩大。瘤胃蠕动波每2分多钟出现1次,肠音微弱。强压触诊网胃区有轻微敏感表现。取腹腔穿刺液做李凡他氏试验结果为阴性。血液学检查:红细胞520万/mm~3,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1100个/mm~3,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为:嗜中性白细胞39.5%,嗜酸性白细胞2.0%,嗜碱性白细胞1.0%,淋巴细胞56.0%,单核细胞1.5%。  相似文献   

2.
笔者采用中西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高产奶山羊产后1月左右发生瘫痪病8例均治愈。这8例发病奶山羊的基本情况是,第2胎发病者5头,第3胎发病者2头,第1胎发病者1头,多为经产母羊,均在产后1个月左右发病。发病一般在3~4岁,发病季节多在5~6月份。8头母羊皆为高产的奶山羊,日产奶量一般在6~8kg。  相似文献   

3.
哈密市一农民饲养1头3岁母牛,每天喂20kg洋葱,2天后牛排红尿,食欲不振,第3天拒食,兴奋不安,送市兽医站求诊。经查:T39℃,R40次/分,P110次/分。强迫运动步态蹒跚,并且恐惧不安,用蹄刨地,不停舐其鼻孔;有时挣拉缰绳,不避障碍,向前猛进,跳起,眼神凶恶,抵角甩尾,时而哞叫;排尿时表现不安、弓腰,尿液红色。诊断与治疗 根据病史和在短期内饲喂大量洋葱,诊断为洋葱中毒。随令畜主立即停喂洋葱,改喂青草。用呋喃(?)啶1.2g,1次肌肉注射;硫酸镁250g、乌洛托品粉10g加水适量混合1次内服。第2天症状好转,又肌注呋喃(?)啶1.2g,2天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提高乳牛产后期免疫状态的新方法,对试验乳牛分4组(产前第30 d至产前第1 d灌喂组、产前第15 d至产后第15 d灌喂组、产后第1 d至第30 d灌喂组、不灌喂中药对照组)灌喂中药八珍汤,检测产后期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功能。结果发现,产前组CD3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 d升高;产前产后组CD3、CD4和CD8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 d和第15 d升高;产后组CD3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5 d和第30 d升高,CD4细胞数量也在产后第30 d升高。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能力,产前产后组在产后第1~30 d明显提高,产后组在产后第15 d和第30 d明显提高。各组乳牛产后期CD21细胞数量的变化相近。结果表明,从产前第15 d开始到产后第15 d每日喂八珍汤,能明显提高乳牛产后期T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增加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功能,而对B细胞数量增加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据我校奶牛场调查资料,自1983年以来,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2月的产犊季节,有30%左右的奶牛产后发生亚临床型酮病,使生产受到一定影响。本试验的目的拟在对产后泌乳早期(1~30天)母牛亚临床型酮病发病率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亚临床型酮病与产前120天的产乳量(其中包括60天的干乳期),以及干乳期的长短和各种围产期产科疾病间的病因学关系,并期望探索一种对本病快速简便的临床监测方法。(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动物:在1983年9月~1984年1月和1987年8月~1988年2月,随机取本校牧场饲养2~8胎、上胎305天产乳量在5000kg以上、营养状况中上等的黑白花奶牛43头。2.样品采集及酮体测定:(1)对试验的43头奶牛分别在产后连续跟踪  相似文献   

6.
我场自1984年以来,对娩后奶牛一律在产后半小时内肌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50单位(每支1毫升含10单位)。在产后半小时到5小时内一般都能使胎衣全部排出,最迟一例在产后8小时排出。共试治53头,无一例胎衣不下,并对5头奶牛作了对照试验,产后除喂益母草浸泡液外,不予药物注射,结果2头奶牛胎衣不下,后来虽然治愈,但配种却很困难。可见,产后注射垂体后叶素,不但能止血,而且还能促进胎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1988年4月在西安市未央区兽医院遇到一例奶牛肠套叠继发瓣胃阻塞而死亡的病例。 患牛7岁,体重约500~600kg,患病后数天饮食减退,在基层兽医站治疗7天不见好转,故来本院就诊。主诉:病前曾饲喂过有发霉的麦秸。经查体温39.8℃,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鼻镜干,眼结膜泛白,口色淡,舌苔灰青,瘤胃蠕动音弱并伴有腹胀,不排粪,尿量少色黄,起卧不安腹痛明显,后蹄踢腹,已孕6个月。直肠检查结肠空虚,小肠亦空虚,瘤胃内有液体,初诊为瓣胃阻塞,灌服石蜡油100ml,次日不见好转,拟定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8.
蚌埠市军分区西德牧羊犬1只1.5岁,公,体重45kg。主诉:病前数日多喂牛排骨。病初食欲不振,近3天未排粪,无食欲,好动不安。于1991年6月10日来院就诊。经查体温39℃,心跳110次/分,呼吸80次/分,腹围稍增大,精神一般,偶有排粪动作但无粪排出。  相似文献   

9.
1988午9月20日,木店乡历某饲养的2月龄犊牛因患痢疾,经本村兽医用痢特灵0.1g/片×20片一次内服,每天1次,连用2天后患畜烦燥不安,不食,后肢不能站立,口流白沫;病畜体温39.5℃,心跳109次/分,呼吸56次/分。确诊为痢特灵中毒。  相似文献   

10.
猪的瘫痪病,母猪发生较多,特别是母猪产前、产后,由于运动不足,饲料单纯,营养不良,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等原因所致。多年来笔者采用穴位注射药物的方法治疗本病100余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药物及穴位选择 ①25%葡萄糖、0.5%的氢化可的松溶液,按1:1配合注入天门穴3~5ml,大椎穴10~20ml。②25%葡萄糖、0.5%的樟脑水,按2:1注入百会穴3~5ml。一般经1~2次治疗,均可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1.
(一)试验方法 1983年11月11日,用10只健康新疆良种细毛羊(其中8只事先安装永久性人工瘤胃瘘管)进行试验、受试前每2~4小时测定一次呼吸、体温、脉搏;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瘤胃总蛋白、氨氮;纤毛虫数、活力;血常规、血氨、血浆CO_2结合力;尿pH、尿蛋白、尿酮体等,连续一日,以确定正常值。然后将10只羊分5个剂量级组。从瘤胃瘘管或以胃管灌入黄豆粉糊、每隔2~4小时测定一次上述各指标。直至确信所有受试羊的临床表现及所测指标趋于正常时为止,并作记录,共持续4日。共作两次试验,第一次用10只试验羊,1号羊体重54.1kg,饲料黄豆粉剂量为50g/kg,总剂量为2.705kg,2号羊体重55kg,饲喂黄豆粉50g/kg,总剂量为2.75kg;3号羊体重55kg,饲喂黄豆粉剂量40g/kg,总剂量为2.2kg;4号羊体重43kg,饲喂黄豆粉剂量为40g/kg;总剂量为  相似文献   

12.
19854年以来,本人反复试用红糖白酒治疗奶牛寒泻证14例,虚泻证16例(脾虚泻12例、肾虚泻4例),均状一次性治愈。 治法 按患畜体重每100kg用红糖100g、60°酒白100ml,混合入锅(或盆),文火煮至红糖完全溶解,候温一次灌服。禁饮凉水12小时。 典型病例 习岗乡经济桥村9社奶牛专业户刘玉柱,在1985年1月14日来院求医出诊,说有一头6岁奶牛已拉稀2天,草料、饮水、反刍、排尿减少。检查:患牛体重约300kg,精神沉郁;泻粪稀薄如水,耳  相似文献   

13.
病例 1头母驴因病肌肉注射乳酸红霉素90万单位,引起过敏反应。注射后约10分钟左右,患驴肌肉抽搐,昏昏欲睡,浑身大汗淋漓,走路踉跄,口腔干燥,呼吸42次/分,心跳97次/分,体温38.?℃。 急救 静脉注射5%葡萄糖氯化钠500毫升,氢化可的松75毫升(计含纯品375毫克),静注后约30分  相似文献   

14.
长春市西新某养牛户饲养的一头6岁黑白花奶牛,产犊1星期。分娩时见其阴道侧壁上有一拳头大肿块,呈紫红色。后见肿物堵塞阴道,并由阴道内流出暗紫色带臭味的分泌物。于1991年10月31日来院治疗。 现症检查 体温38.2℃,脉搏72次/分,呼吸24次/分。全身各系统均无异常表现。在两阴唇之间突出一紫红色拳头大瘤状物,表面凹凸不平,有少量暗紫色血样液体流出。阴道检查时,瘤体呈不规则形,体积约10×15cm,以一细长根蒂植于靠近尿道口的左侧阴道壁上,其根颈上方有2个乒乓球大的分叶。触诊瘤体有一定弹性,呈肉样感,瘤  相似文献   

15.
我们试用加减五皮饮治疗3例怀骡母驴产前不食症,获得满意效果。 病例 1984年8月23日,接诊一头母驴,5岁。经查:精神沉郁,被毛粗乱,机体消瘦,行走无力。患畜少卧多立,喘粗气,眼结膜及口色淡白,舌绵软,口腔干臭,耳鼻俱凉。体温36.℃,呼吸20次/分,心音71次/分。粪便小而坚硬,小便短赤,腹围增大,触诊腹底紧张,下腹两侧均有波动病,叩诊呈对称性水平浊音。用16号静脉针头于胸骨剑状突后15cm、白线左方2cm处穿刺检查,放出微黄色腹水约2000毫升,凉后呈胶冻样。直肠检查,摸到胎儿可动。  相似文献   

16.
放牛人下午3时许突然发现一头3岁黑奶牛在山坡上乱跑、高声吼叫、口吐白沫。走近细心观察发现,牛颌下部有核桃大一肿块,5分钟后长至拳头大,摸之牛惊恐不安,并大声吼叫,似剧痛。检查周围,发现一条长约40cm、头大颈细、头呈三角形、身上色彩花纹鲜明的蛇,很快钻入洞中。 患畜体温39℃,心跳78次/分,呼吸54次/分;强行开口,口腔粘膜发红,眼结膜潮红、充血.颌下肿大部发红发热,触诊剧痛,并继续在扩大,诊断为毒蛇咬伤。  相似文献   

17.
1988年8月24日,农民戚某在早晨7时将3匹马、2匹骡子拴在河边草场上放牧,10时2匹马已被蜂螫中毒死亡。 症状 患畜全身皮肤肿起核桃或杏核大小的疹块,脸及耳部最多,100cm~2处就有10个,部分疹块还留有蜂刺;整个头部严重肿胀;病畜惊恐不安、步态蹒跚;尿混浊呈茶褐色。体温39.5℃,呼吸41次/分,心跳72次/分。  相似文献   

18.
东泉乡1匹4岁母马患咳嗽病,畜主私自灌服人用克喘素50片,约1小时出现中毒症状来诊。 临床症状 患马兴奋不安,全身肌肉震战,大汗淋漓。体温37.8℃,脉搏118次/分,呼吸迫促,大便干燥。 治疗 盐酸氯丙嗪150毫克1次肌注;静注5%葡萄糖盐水1500毫升;人工盐200克加水灌服。用药后患畜出汗减少,晚9时全身肌肉震战减轻,有了食欲。继用5%葡萄盐水1000毫升和樟脑磺酸钠10毫升1次静  相似文献   

19.
1987年5月17日,本县运粮村奶牛场1头头胎孕牛超出预产期42天(因同1天配种的另外两头奶牛分别在前40天和45天已分娩),仍不见临产症状,畜主要求用药催产。 检查 体温37.5℃,呼吸54次/分,心律110次/分,精神状况一般,乳房未发,吊在下腹部,左右侧腹围很大。外阴户无红肿,阴道内无粘液等流出,无临产症状。根据该牛配种日期和临床所见及头胎妊娠特点,初步诊断为过期妊娠伴有胎水过多症。  相似文献   

20.
自1983年以来,笔者试用蜂蜜配合高锰酸钾治疗黄牛纤维蛋白膜性肠炎15例,其中公牛4头,母牛11头;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的6岁;病程1~7天。用药1剂痊愈的9头,用2剂而愈的6头。 药物组成及用法 蜂蜜750~1250g,高锰酸钾2~3g先将高锰酸钾配制成0.1%的水溶液一次灌服,隔0.5~1小时后,再将蜂蜜加适量的水投服。 病例简介 城郊乡鲍庄生产队1头黄母牛,5岁,体重300kg左右,1985年9月17日就诊。患牛7天前发病,初期粪便腥臭,食欲与反刍废绝。4天后病情加重,频频努责,从肛门不断排出纤维蛋白样凝集物,曾多方治疗无效。经查体温39.5℃,心跳85次/分,呼吸40次/分,查后又严重努责,从肛门排出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