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犯罪学的实证研究一直受到我国犯罪学界的高度关注。大数据的兴起,更是为犯罪学实证研究带来了重要机遇。借助文献计量方法,通过梳理2008-2018年的犯罪学实证研究论文,对近些年来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描述。犯罪学实证研究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进步,也存在数据获取困难、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对策评估缺失、成果转化困难等问题。应当通过完善犯罪数据的共享制度,建立稳定的犯罪数据库,以保障犯罪数据的获取;通过促进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加强实证方法和技术的应用;通过推动对策评估的开展,增加评估研究的科学性;研究视角转向微观层面,相关研究转向因果研究,提升实证研究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重视对当代犯罪中观、微观规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犯罪规律是发展犯罪学理论和实施犯罪预防的前提。实证研究对于正确认识犯罪规律,特别是认识犯罪的中观、微观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对犯罪成员的变化规律、犯罪目的和类型的变化规律、犯罪的时空规律、犯罪手段规律的实证研究,将对研究犯罪对策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认识犯罪规律是发展犯罪学理论和实施犯罪预防的前提。实证研究对于正确认识犯罪规律,特别是认识犯罪的中观,微观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对犯罪成员的变化规律、犯罪目的和类型的变化规律、犯罪的时空规律、犯罪手段规律的实证研究,将对研究犯罪对策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毒品问题实证研究领域,郭建安、梅传强、陈小波、夏国美、韩丹等学者开展了吸毒人群调查和海洛因消费市场调研。我国毒品犯罪的实证研究热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全国及各地区的毒品犯罪实证研究,青少年和女性毒品犯罪实证研究。我国毒品问题实证研究虽然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相当多的著述没有能够跳出“现象——原因——对策”三段论叙事模式,缺乏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根据国内外毒情的变化,进一步加强毒品问题的专题实证研究,并深化毒品问题的刑事政策和社会政策的研窍。  相似文献   

5.
人们朴素的意识和很多概括性实证研究,都认为吸毒与犯罪之间有着重要的因果联系。Goldstein从理论上概括了毒品与犯罪之间的三种关系类型:经济-药理性、经济驱动型和系统反应型。很多西方学者循着Goldstein理论框架进行了大量丰富的实证研究。综合梳理相关实证研究,发现没有一项研究能够压倒性地证明毒品与犯罪之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大数据时代,犯罪数据分析与挖掘已成为犯罪学研究以及现代犯罪治理的基础手段。犯罪数据在揭示犯罪模式、犯罪原因以及评估犯罪防治效果等诸多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我国当前犯罪数据公开面临一些问题,直接导致犯罪学领域实证研究的匮乏,严重掣肘了大数据时代下犯罪数据价值的释放。通过国内外比较研究可知,我国目前需要公开更多样的更加全面的犯罪统计数据,建立交互式的犯罪数据公开平台,切实发挥犯罪数据在犯罪学研究和犯罪防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犯罪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就是犯罪概念如何界定,文章从学科界限、犯罪动态研究与实证研究的角度,比较了我国犯罪学研究中的两种犯罪概念的各自特点,认为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应根据刑法的规定为宜。  相似文献   

8.
犯罪信号是指部分特定犯罪行为和社会失序事件,象征社会失序和潜在犯罪活动,易引发公众的犯罪恐惧心理和社会失衡情况。生态犯罪学关注犯罪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将犯罪信号作为因变量提出实证犯罪控制手段,即通过外部情境设计和环境因素改变以达到犯罪控制的目的。论证犯罪信号的研究价值和犯罪学意义,使用数据和实例推导犯罪控制的演进过程,能够为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和犯罪控制实践提供切实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犯罪是加害与被害之间互动的产物,对知识产权犯罪的研究应当引入犯罪人与被害人互动关系。通过对真实知识产权刑案进行实证分析,从定性和定量的结合角度就知识产权犯罪的特征、规律等问题进行探索。知识产权犯罪有其固有的特殊性,知识产权犯罪人与被害人多为同行、雇佣等密切关系。知识产权权利人应增强防范意识,从内外两个方面保护其知识产权,使之免受侵害。  相似文献   

10.
在近期的研究成果中有两本特别令人关注的新作:一本是2004年出版的《当代实证犯罪学新编——犯罪规律研究》,另一本是2006年出版的《发展犯罪学——从传统犯罪到现代犯罪》。为什么两书并提呢?这是因为我觉得二者很像姊妹篇,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是以实证求证犯罪规律的产生和发展,后者是以实证探求犯罪的发展轨迹,都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都具有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内涵,而以对实践的实证为前提。《发展犯罪学》的主要特点有:  相似文献   

11.
心理测试技术是通过编题提问,形成心理刺激,触发被测人的生理反应,以提取其心理痕迹的技术。将之用于犯罪心理测试,可以评判嫌疑人与案件的相关性。在表述犯罪心理测试原理的基础上,简要介绍声析型、脑电型、多道仪三大类心理测试仪的使用情况,重点说明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侦查中的应用。犯罪心理测试要在案件侦查中发挥其作用,主要通过恰当的编题方法和具体的测试操作去实现。常用的犯罪心理测试编题法有:准绳问题测试、紧张峰测试、犯罪情节测试等。它们都体现了心理现场的原理。测试原理研究的进展,是测试科技含量提升的节点。犯罪心理测试成败的关键,在于测试仪的准确率、编题技术是否切合实际、具体的测试操作技能等,它们都要依赖于科技进步去实现。  相似文献   

12.
犯罪信号是指部分特定犯罪行为和社会失序事件,象征社会失序和潜在犯罪活动,易引发公众的犯罪恐惧心理和社会失衡情况。生态犯罪学关注犯罪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将犯罪信号作为因变量提出实证犯罪控制手段,即通过外部情境设计和环境因素改变以达到犯罪控制的目的。论证犯罪信号的研究价值和犯罪学意义,使用数据和实例推导犯罪控制的演进过程,能够为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和犯罪控制实践提供切实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德国入室盗窃犯罪与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室犯罪一直被世界各国视为一种影响公共安全感的严重犯罪。为预防此类犯罪,曾有人提出“情境预防”,但它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要研究犯罪预防必先研究犯罪人。德国学者通过对在押的盗窃犯进行问卷等实证调查,提出了“空间防御战略”、加强“非正式社会控制”和“对重点人员即青少年的教育”等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4.
犯罪学研究中定性与定量方法居于统治地位,故阐明其应用规程对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本体论假设、认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价值取向四个方面均存有显著差异,因此犯罪学者在研究中应充分厘清两者不同的研究路径。无论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在犯罪调查中均可考虑采用访谈、观察和文献调查等方法来收集犯罪数据资料。犯罪学者对于犯罪调查中所收集的数据资料,可以通过扎根理论、内容分析和语义网络等方法的应用来分析犯罪人的犯罪动机、目的和意义,也可以据此构建数据模型,以验证其理论假设是否成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犯罪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犯罪学研究在关于犯罪的概念、犯罪原因分析、犯罪对策等方面展开了积极探索 ,取得丰硕成果 ,积累了相当经验 ,但总的来说 ,仍处于幼年时期 ,尚不成熟。由于犯罪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因而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 ,要广泛开展应用性研究 ,为与犯罪作斗争的实践服务 ,这是犯罪学理论发展的根本。今后的犯罪学研究具体应注意以下问题 :加强犯罪学学科性质与地位的研究 ,在犯罪原因、现象、预防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仍需深化 ,在研究方法上应积极探索思辨与实证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各类犯罪行为也时有发生。通过对1998年至2019年期间所涉的各类犯罪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工程建设领犯罪类型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主要存在工程事故类犯罪、工程贪贿类犯罪、工程诈骗类犯罪、工程生态类犯罪、工程侵权类犯罪、工程渎职类犯罪六类犯罪。应针对此六类犯罪开展类型化研究,以期达到有效缓解工程建设领域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公司犯罪的规范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规范与实证两方面分析公司犯罪是认定和防范公司犯罪的前提。本文对刑事立法关于公司犯罪的现行规定进行详密的梳理 ,按照客体的分类对公司犯罪依次详尽列举。根据公司犯罪可能产生的阶段 ,公司犯罪的实证分为设立阶段、运作阶段和消灭阶段的公司犯罪。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犯罪被害调查(National Crime Victimization Survey, NCVS)是由美国官方机构进行的一个被害人调查研究项目,现为美国犯罪被害的主要信息来源。《2021年全国犯罪被害调查》即为2021年年度NCVS调查报告,其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评估犯罪状况,分别为犯罪被害率、犯罪事件发生率、犯罪流行率。通过结合犯罪类型、人口特征等多个维度分析各指标数值,评估犯罪现状、特征、发生频率及变化趋势,揭示犯罪现状。第二部分是对调查方法进行阐述,包括调查范围、指标测量、权数调整、标准误计算等内容,从统计技术的角度对调查进行全面的解读。总体而言,犯罪被害调查反映了美国社会犯罪和犯罪被害的相关情况,同时也为犯罪学特别是被害人学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证数据。  相似文献   

19.
抽取3917例中国裁判文书网中的故意杀人罪及其相关犯罪的裁判文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犯罪人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捕前职业和审判时年龄等差异,分析我国各地市在认定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情节差异,剖析各地区的刑罚适用差异以及司法运作时间差异。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差异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标准,这表明我国各地区对故意杀人犯罪的刑事裁判存在较大差异,实证结果为探寻有效解决我国刑事裁判不统一问题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犯罪调查的基础上,立足于实证研究,论证了犯罪成本的结构,对犯罪直接成本、犯罪机会成本和犯罪风险成本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这三种犯罪成本对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从犯罪成本的理论角度提出了政府打击和预防犯罪所必须做出的政策调整和具体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