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所采取的知识分子政策对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这些政策的制定背景、具体实践以及实践效果,对1949至1956年间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给予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执政党知识分子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概况 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执政党视角下的知识分子问题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一方面,"文革"后执政党进行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对建国以来特别是"文革"极"左"的知识分子政策及其实践进行了历史反思;另一方面,伴随向社会中心的回归,知识分子也开始思考自身的历史命运,特别是对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的呼唤必然触及对知识分子理论政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与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有着深度的内在关系.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革命事业的强烈认同,是延安知识分子群体形成的事业基础;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执行一整套正确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是延安知识分子群体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和政策基础;中国共产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和途径,设法把一批批知识分子送往延安,是延安知识分子群体形成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7,(3)
本次研究重点探讨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现实意义。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延安时期延安的知识分子概况,随后阐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再之后,文章通过分析指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现实意义。在文章的最后,对本次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周明  杨会清 《党史文苑》2006,(12):8-11,30
自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问题就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通过对阶级分析方法的运用,党内在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上逐渐统一了认识,而这一认识直接影响到我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制定.在1921~1935年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虽有着几次明显的变化,但因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始终没有突破,从而在这一政策上也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这一现状,直到遵义会议之后才逐渐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革命的党转为一个执政的党,为了巩固新诞生的人民政权,加快社会进步和发展,党在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确政策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创新发展了知识分子政策。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正确与否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成熟程度、认识高度以及理论素养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建国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回顾,总结其创新与经验,对党在新时期如何与时俱进地发展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如何更好地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知识分子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我们党执政以来努力探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经历了探索形成阶段(1921-1949);完善成熟阶段(1949-1956);曲折徘徊阶段(1957-1976);调整创新阶段(1977-至今)四个阶段。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创新,面临的问题很多,需要下大力气解决。  相似文献   

8.
潘利红  王兴泉 《探索》2002,1(5):33-36
知识分子政策是党的政策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国革伞和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本文对八十年来竞的知识分子政策变化进行了历史回顾与思考,论述了党对知识分子问题探索的变化过租及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9.
知识分子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党的历史表明 ,能否正确地制定和执行知识分子政策 ,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 ,认真地总结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经验教训 ,对党在新世纪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与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执行了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是分不开的。旧中国的知识分子虽然仅占全国人口的不到百分之一 ,但其能量和作用是非常大的 ,他们的立场和态度直接影响到当时国内各种政治团体。因此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是事关党的命运的一个重大问题。早在国民革命时期 ,党已…  相似文献   

10.
知识分子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从其成立之初就重视知识分子问题。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需要根据新的形势对知识分子政策进行调整,以争取和团结这一力量,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做准备。中共对知识分子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文件和指示,提出了处理知识分子问题的政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践性,充实并丰富了中共知识分子政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进行重新认识、评定,通过拨乱反正,使我党的各项工作重新步入正轨,结束了历史上对知识分子认识的偏差,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新的知识分子政策,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为知识分子大显身手提供了大好条件,开创了知识分子工作的新局面,这一时期是建党以来知识分子政策的黄金时代。 (一)历史的回顾 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始,最初汇聚各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或共产主义小组的最早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几乎是清一色的知识分子。然而,关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对于中国共产党是由掌握了无产阶级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自觉组建的,以及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中无  相似文献   

12.
"文革"时期,中国共产党总体上沿袭了"团结、教育、改造"的知识分子理论政策框架,但在"继续革命"理论指导下,为应对日趋复杂且敏感的知识分子问题,而提出了"再教育、给出路".这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运动对知识分子的冲击,却无助于改善知识分子的整体境遇.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对大革命失败以后执行的"左"的知识分子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制定了一整套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从而吸引了大批知识分子积极参加革命。延安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主要包括:纠正"左"倾错误,改变对知识分子的偏见;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大量吸收其参加党和军队的工作;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特长优势,营造尊重他们的良好社会氛围;等等。以上这些政策的调整和实施标志着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逐渐走向成熟,同时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乃至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4.
自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问题就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通过对阶级分析方法的运用,党内在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上逐渐统一了认识,而这一认识直接影响到我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制定。在1921~1935年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虽有着几次明显的变化,但因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始终没有突破,从而在这一政策上也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这一现状,直到遵义会议之后才逐渐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5.
抗战初期延安的知识分子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通过对1935年到1942年间中国共产党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政策的背景、内容进行分析,凸显抗战初期延安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政策的意义,对当今也有一定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6.
江泰然 《求实》2005,1(7):13-15
陈云是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一贯重视知识分子问题。在正确认识知识分子的性质、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关心知识分子的生活工作条件等方面,陈云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思想,这些政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大革命"中知识分子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摧残和迫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通过推翻"两个估计",重新评价知识分子,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完成了对科技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这使得广大知识分子迅速走出人生低谷,迎来了"严冬"过后的又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18.
高鸣 《理论学刊》2002,2(3):47-50
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队伍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建政策上的重大调整。其原因有三:一是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阶级关系的急剧变化,知识分子群体先进性大大增强。二是随着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的进步及统一战线的发展,知识分子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中的作用进一步得以展现。三是国民党要组建“一个大党”,共产党则力争平等合作,知识分子便成为重要的争取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早期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分子问题,历来是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到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早期的_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对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虽则初步然而又是卓有成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一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之始,就已经注意到知识分子问题并予以相当的重视。最初汇聚于各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或共产党小组的中国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充分肯定知识分子的贡献。科学定论知识分子的属性;尊重知识创新和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建立人才合理使用、合理流动的机制;尊重知识分子的劳动和劳动成果,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与生活水平,竭诚为知识分子服务。这些理论和政策。对引导全社会尊重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引领社会全面发展意义重大,为新世纪我国实施的人才强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