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当前,面对换届,一些领导干部有这样的心态:“新官不理旧账”:问题是前任的,解决好了是前任的政绩,解决不好是自己的问题,不如放到一边;“旧官一走了之”:反正要离职卸任,有矛盾能拖就拖,问题留给下任,自己“善始善终”:于是,问题“击鼓传花”:最终变成无头公案、“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2.
爱护、尊重与信赖学生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品德。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哀,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06,(6):54-54
阿健在5月5日的《扬子晚报》上撰文指出:德国是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所幸的是,德国各阶层能够深刻地反思这段历史,甚至因此格外重视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第一,爱护动物。在孩子刚刚蹒跚学步时,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喂养了小狗、小猫等小动物,让孩子亲自照料,以便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入学后,小学生们还热衷于利用自己积攒的零用钱来“领养”动物园里的动物,或捐款拯救濒临灭绝的动物。第二,怜贫惜弱。法兰克福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孩子粗暴地将一位上门乞食的流浪者赶走,全家人对此事极为重视,并且郑重其事地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大人们严肃认真地启发孩子:流浪者尽管穿着邋遢,但同样享有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4.
梁新 《学习月刊》2012,(22):1-1
11月8日这天,我随便问了几位群众,都让我感到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党和国家的大事。我问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老人说:“怎么不知道呢?今天是十八大开幕的日子”:我又问怎么这么清楚:老人说“我是老党员,能不关心十八大么?”我问一位农民工:“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位农民工脱口而出:“今天是十八大召开的日子”。我又问一位去超市买东西的大姐:“大姐,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位大姐也是不假思索就答出:“今天是我们党十八大召开的日子。”群众关注党的政策走向,是因为和自己的生活有关。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有荧。和自己的未来有关。那么,群众都关注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阿莲 《廉政瞭望》2011,(14):34-35
高平曾经为自己设置了一道“心理距离”:任何人不得靠近她1.6米。然而,这样一位曾严守红线的“政坛玫瑰”却因为虚荣无意间中了别人的圈套,成为无力自拔的“温水青蛙”。  相似文献   

6.
王文君 《党课》2010,(17):69-71
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车站街道有这样一名社区干部:她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时刻用党员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她加班加点、默默无闻,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入党誓言:她心系群众、乐于助人,屡屡创造全市“第一”  相似文献   

7.
据史载:元世祖忽必烈年间,曾任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的许衡一日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行进间,路遇一棵梨树,果实煞是诱人,行人纷纷上前去摘梨,唯独许衡不为所动。“何不摘梨以解渴?”有人问他。许衡答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行人均笑他迂腐:“世道这样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而我心中有主。”  相似文献   

8.
纪严 《党建文汇》2001,(11):33-33
记者在远华“红楼”前看到这样一张告示:综合各方意见,“红楼”展区空间有限,人流量大,周转困难.影响参观效果,同时也给展务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决定关闭“红楼”。  相似文献   

9.
当今官场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官员把自己的妻儿送到国外定居,而自己孤身一人在国内做官,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裸体做官”,简称“裸官”。 “裸官”作为网络热词蹿红,也就最近的事。直接原因是,2009年11月25日,深圳市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强党政正职监督的暂行规定》明确提出,“裸体官员”不得担任党政正职和重要部门的班子成员  相似文献   

10.
曾晖 《廉政瞭望》2013,(5):20-21
曾经有这样一个段子:几个朋友一起喝茶。甲感叹:“今天又挨领导骂了.心理不是滋味。”乙附和:“我也经常被领导骂,感受都是一样的。”丙补充:“只要受人领导,谁没领教过挨骂?不足为奇。”兄弟仨都说自己习以为常,但终究有一事不解——领导为什么爱骂人呢?  相似文献   

11.
一个理发师挂出这样一块招牌:“村里所有不自己理发的男人都由我给他们理发,我也只给这些人理发。”于是有人问他:“您自己的头发由谁理呢?”理发师顿时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12.
曾经。社会对“80后”的认识普遍是:以自我为中心,少有感恩之心。对别人要求多、自己付出少;不爱学习,求知欲不强;渴望成功,但不甚努力;功利意识强。组织纪律性差等。不可否认,“80后”或多或少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但同时也要认识到: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成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思维更加独立;他们有着发散性思维。不愿意被动接受现有的东西:他们渴望在工作中实现并持续提升自己的价值:他们具有行动力更强等一些优势。  相似文献   

13.
有一次,毛泽东同湖北省委秘书长梅白谈起领导干部子女的教育问题。毛泽东问梅白:你记得曹操评汉献帝的话吗?梅白答道:记得。有这样两句:“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毛泽东称赞说:不错,你读书不少。现在有些高级干部的子女也是“汉献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娇生惯养,吃不得苦,是温室里的花朵,有些是“阿斗”呀。  相似文献   

14.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老马说过这样一段有关“奉献”的话:“奉献这两个字我不愿意说,但有时确实是这样做的,来到这里其实就是一种奉献。”如今,西安科技大学05级毕业国防生们已在青藏高原这片神奇的大地上工作了,他们正循着前人的脚步,记录着自己的奉献故事。  相似文献   

15.
遇到什么问题都说:这很正常。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说明了自己见多识广,又能说明别人少见多怪,从而确立自己的专家地位。例如有人问:“为什么中国足球,搞了这么多年改革,现在连伊拉克都踢不过?”你可以说:“这很正常,因为足球比赛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有人问:“你为什么老是说这很正常?”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但祖父辈辛苦付出却往往“两头不落好”的事例俯拾即是。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做才能使得老人们既不费力而又讨好呢?案例:隔代教育普遍存在“两头不落好”“说起外孙教育的事我就来气!”来接外孙放学的宋奶奶一脸气愤地对记者说:“我女儿什么事都要孩子自己做,一次,小孩要喝水,我刚到柜子上去拿热水瓶替他倒,女儿一声吼过来:‘他自己没有手啊!’  相似文献   

17.
胡淼 《党建》2012,(10):38-38
2012年8月,一场以“坚守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别开生面的“精品党课”讲课比赛在河南省商丘市委宣传部举办。宣讲者在简短的时间里,将身边典型刻画得入木三分,引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强烈的共鸣。许多党员听后感慨地说:“讲课比赛时间虽短,但内容精,容易理解,让人听得懂,坐得住,记得牢,这样的党课真精彩。”  相似文献   

18.
这题目已在脑海里酝酿了好些年。之所以一直没有成文,一曰:自己“根底”太浅,担心说不好;二曰:自己尚未成“官”,怕人家见笑。今天所以斗匿谈一谈这一话题,原因有四:一是这些年一直没有放松读书、学习。多少也积累了些学习经验;二是平时注意做人及注意观察别人如何做人;三是自己多少也算个小官,平常也注意学点为官的道理;四是江总书记发表“三个代表”重要论述后。举国上下都在学习、贯彻。在这样的氛围里,谈谈读书、做人、为官极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余泽民 《廉政瞭望》2012,(18):68-68
匈牙利的国土面积和人口只是中国的百分之一。让人惊叹的是:这样的区区小国,将自己变成了让人不得不服的“大国”。我常跟朋友讲:不要小看匈牙利,诺贝尔奖得主有14位!物理,化学,医学,经济,文学,和平等领域面面俱到,若按人口比例计算,匈牙利是当之无愧的“诺奖大国”。  相似文献   

20.
有一路人摔了一跤,他不埋怨自己的不小心,却脱口骂了一句:“干部腐败,修的啥破路!”近年来,听到类似发牢骚、撒无名火的话,还真不少。“人们的财富在增加,但满足感在减少;精美的房子越来越多,完整的家庭越来越少;路越来越宽,心越来越窄”。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感叹遘“人们的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好过,牢骚怨气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