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世界》2013,(7):81-82
一、日举办非洲会议公布援非新举措 6月3日,为期三天的第五届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在日本横滨闭幕。会议由日本政府和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共同主办,共计51个非洲国家应邀与会,其中有39住领导人亲自出席。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会上宣布,未来五年将向非洲提供320亿美元资金,其中包括140亿美元的政府开发援助。会议发表的《横滨宣言》指出,民间是非洲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需要维护非洲的和平与稳定,为地区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
2013年6月1—3日,日本在横滨市召开了第五届“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TICADV)。  相似文献   

3.
大湄公河次区域是澜沧江——湄公河流经的中国云南和柬埔寨、老挝、越南、泰国、缅甸的地域范围,包括了2.5亿人口和233.19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湄公河是一条把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联结在一起的纽带,是该区域国家相互依存的天然条件。 从经济角度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与全球化并行不悖的一种世界潮流。而湄公河次区域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的重叠区,被视为“未开发  相似文献   

4.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倡议下,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举行首次部长级会议,共同发起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简称GMS)机制。16年来,GMS取得了丰硕成果,使GMS成为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的前沿。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合作进程的不断深入,GMS各国问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合作成果层出不穷,GMS合作前景日显广阔。  相似文献   

5.
<正>2012年12月,日本自民党时隔三年零三个月重夺执政权。二次领衔组阁的安倍晋三自执政起不到一年时间遍访东盟十国,创造了日本首相地区出访的纪录。在东亚峰会、日本—东盟特别首脑会议、日本—湄公河流域国家首脑会议以及高级阁僚会议等场合,安倍与其内阁多位重量级大臣频繁亮相,推销其"积极和平主义"主张,并以"金元外交"开道,全力拉近与东盟关系。安倍政权配合  相似文献   

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2年10月公布的最新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2012年非洲经济增长率约为5%,而2013年经济增长预估为5.7%。非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有人认为非洲将成为继亚洲和拉丁美洲后的又一个世界经济“新增长极”。非洲经济为何得到如此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就是非洲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杨宝荣 《当代世界》2016,(11):58-61
正肯尼亚日非峰会是近年来日本调整对非关系的集中体现。日本对非关系调整的核心是赶超近年来同中非关系竞争的落后局面,并最终赢得非洲国家在国际上对日本利益的支持。然而,由于日本队非政策调整存在被动性、功利性和局限性等特点,从而制约了日非关系深化。2016年8月27—28日在肯尼亚召开的第六届"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TICAD-VI,简称肯尼亚峰会)是日本继中国与非洲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后日本对非关系调整的重要举措。日本对非合作的赶超战  相似文献   

8.
2001年中国与东盟一致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地区至今在区域合作方面的最大突破。而湄公河开发作为该合作框架中的重点领域,必将成为亚洲经济一体化的雏形,同时也符合东盟自由贸易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南非《苏醒新闻周刊》2005年7月7日号发表了“债务大赦组织南非分部”秘书长乔治·多尔题为《八国集团、托尼·布莱尔的非洲委员会与债务》的文章,认为无论是布莱尔发起的非洲委员会还是今年7月召开的八国集团峰会,对非洲债务减免的额度都非常有限,而且都是以非洲更彻底实行新自由主义为前提条件的,而后者将只能给非洲带来更大的问题。文章主要内容如下。G8(八国集团)峰会或更准确地说有关经济事务的G7(七国集团)峰会,即将在英国爱丁堡举行,会议将聚焦于托尼·布莱尔的非洲委员会和债务议题。关于非洲委员会在三月份发布的报告和为G7峰会…  相似文献   

10.
中日关系是两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重要性甚至超出双边范畴,继2006年10月安倍首相的“破冰之旅”、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的“融冰之旅”、2007年12月福田首相的“迎春之旅”后,胡锦涛主席不久将访问日本。为加深对当前中日关系和日本国内形势的了解,本刊特请三位专家分别从2008年中日关系、日本国内政治改革、日本外交战略调整等三个角度撰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