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将 12 0只 19周龄依莎蛋鸡随机分成A、B、C组 ,分别饲喂总磷含量为 5 .8、4 .4和 3.0g/kg的日粮 (相应的有效磷含量分别是 4 .0、2 .5和 1.0 g/kg) ,进行缺磷日粮对蛋鸡生产性能及内分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B组与A组间生产性能无显著差异 ;与A、B组相比 ,C组产蛋率、体重、蛋壳品质及骨密度 (BMD)均显著下降 (P <0 .0 1) ;各组间血钙、血磷含量无显著差异 ;C组碱性磷酸酶 (AKP)活性和血液骨钙素 (BGP)含量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 (P <0 .0 1) ;从试验开始到产蛋高峰期 (33周龄 ) ,A、B和C组雌二醇 (E2 )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但随后E2 水平则呈下降趋势。试验结果表明 ,日粮总磷含量为 4 .4 g/kg时有助于提高和改善蛋鸡生产性能 ,若日粮总磷含量低于 4 .4 g/kg ,则会降低产蛋率、蛋重、蛋壳品质及骨量。  相似文献   

2.
将12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分别按500mg/kg和250 mg/kg体重灌服活化卵白蛋白(AEWP),用药前及末次用药后第1、2、3、4和5 d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表明,AEWP能显著提高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相似文献   

3.
将1日龄天府肉鹅健雏200只随机分为A、B、C、D共4组,A组作为对照组仅喂基础日粮(Zn100mg/kg),B、C、D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 Zn900mg/kg、基础日粮 Zn1400mg/kg和基础日粮 Zn1900mg/kg,试验期7周,以研究高剂量锌对雏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锌的B、C和D组雏鹅淋巴器官发育受阻,胸腺、腔上囊和脾的器官生长指数程度不同地降低;胸腺、腔上囊和脾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变性、坏死;淋巴细胞分裂增殖受抑,胸腺、腔上囊、脾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裂指数程度不同地降低。结果表明,日粮高锌可致雏鹅免疫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4.
将7日龄三黄鸡240只分成A、B、C、D、E、F组,并对A、B、C组按1g/kg剂量用白鸡屎藤挥发油滴鼻预防,在12日龄时对A、B、D、E组口服肠炎沙门氏菌(攻毒)建模,攻毒后第24小时对A、D组按1g/kg剂量用白鸡屎藤挥发油滴鼻治疗;同时,通过病理组织学方法测试雏鸡小肠肠绒毛密度、长度和直径,小肠隐窝及小肠横断面肥大细胞数量的变化;最后,比较隐窝、小肠横断面肥大细胞数量及小肠绒毛密度、长度和直径的显著性变化,以探讨白鸡屎藤挥发油对患肠炎沙门氏菌病雏鸡的治疗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白鸡屎藤挥发油可显著降低感染肠炎沙门氏菌雏鸡小肠隐窝的深度(P<0.01),使患鸡小肠肠绒毛长度、密度及小肠横断面肥大细胞数量恢复正常(P>0.05)。结果表明,白鸡屎藤挥发油对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的雏鸡的治疗作用机理与其对雏鸡小肠隐窝深度的降低作用和对小肠肠绒毛的恢复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将 6 0只艾维茵肉鸡随机分为A、B、C、D共 4组 ,A为对照组 ;B、C、D均为试验组 ,分别用含 2 0、30、4 0 g/kg中草药添加剂的饲料进行 4周饲喂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组鸡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肌肉中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其中C和D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另外 ,试验组增重略高于对照组 ,而料肉比低于对照组。试验结果说明 ,该中草药添加剂具有下调鸡肉胆固醇含量和改善肉鸡生产性能的作用 ;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以 30g/kg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前已有许多文献报道缺硒可使动物发生一系列严重的疾病,其主要的病理变化具有明显的种属间差异,但对家兔的报道甚少,本试验通过饲喂低硒饲料,肌肉注射亚硒酸钠,探讨了家兔硒代谢速度、含硒酶及有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以及组织器官的病理形态学特征。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分组及日粮组成:选用成年家兔30只,雌雄各半,体重2.0~2.5kg,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日粮由30%精料和70%草粉配合而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得含硒量为  相似文献   

7.
1.试验动物:把20只置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杂种萨能奶山羊随机分为4组:试验1(B_1)试验2(B_2)、试验3(B_3)及对照(A)组,每组5只。B_1、B_2、B_3分别按40、60、80g/kg体重给予黄豆粉(生黄豆用清水浸泡3昼夜,每小时换水1次,然后晒干粉碎,与等量温水混合经瘤胃  相似文献   

8.
选用1日龄蛋用鸡2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0只,饲喂相同的全价日粮.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第2、3、4和5组在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氟化钠,使日粮中氟的含量分别为500、1 000、1 500和2 000 mg/kg,试验期为150 d.每隔30 d采集血样,测定血清中氟含量及甲状腺匀浆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活性.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地复制出了不同程度的鸡慢性氟中毒模型,氟中毒各组鸡甲状腺匀浆中TPO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且TPO活性与血清氟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r=-0.778,P<0.01).说明氟能抑制TPO的活性,破坏甲状腺中TPO的代谢.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家兔单次静脉注射和灌胃乙酰甲喹(30mg/kg)后的血浆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15只家兔被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B两组均通过消化道给药,但A组自心脏采血,B组自肝门静脉采血,C组则经耳缘静脉给药,自心脏采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限为0.1μg/mL)检测每个血浆样品中乙酰甲喹的质量浓度,之后以非房室分析法计算乙酰甲喹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经消化道给药之后,A、B两组中乙酰甲喹的大多数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均具有显著差异:消除速率常数(λz)分别为0.43h-1±0.11h-1和0.19h-1±0.02h-1;消除半衰期(t1/2λz)分别为1.76h±0.65h和3.69h±0.44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则分别为29.28(h·μg)/mL±4.4(h·μg)/mL和78.39(h·μg)/mL±7.28(h·μg)/mL。而静脉注射(C组)后,这些参数的数值分别为0.35h-1±0.03h-1、2.02h±0.18h和40.86(h·μg)/mL±6.76(h·μg)/mL,而体清除率(Cl)为747.93mL/(h·kg)±103.76mL/(h·kg),表观分布容积(Vz)为2 170.19mL/kg±308.96mL/kg。乙酰甲喹在A组和B组中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分别为71.65%和192.85%。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后,乙酰甲喹在家兔体内分布广泛、消除迅速;而灌胃给药后,乙酰甲喹吸收迅速,但存在明显的首过效应。  相似文献   

10.
施福恢等曾应用伏基弗以10mg/kg剂量1次口服,治疗黄牛人工定量感染日本血吸虫,结果减虫率为76.3%,减雌率92.1%。为了进一步阐明伏基弗对日本血吸虫的作用,本文应用该药两种制剂,对家兔实验感染日本血吸虫进行了抗虫效果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动物:本所自繁的新西兰健康大白兔,体重1.5~2kg。 2.日本血吸虫尾蚴及实验感染:用本所培养的钉螺新逸出的尾蚴,以腹部盖片法感染家兔,每兔200±1条,感染40~45天后投药。 3.药物与剂量:伏基弗3.3%的口服混悬液,以50mg/kg剂量灌胃;5%注射剂,以30、40、50mg  相似文献   

11.
湟源县城郊、申中等乡的成年羊感染双腔吸虫病达100%,经鉴定是中华双腔吸虫(D.chinensis)和扁体双腔吸虫(D.Platynosomum)。为了筛选理想的防、治药物,进行了试验. 试验药物 用硝羟碘苄腈(Dovenix),是一种含25%Nitroxynil的注射剂,呈深桔红色,每瓶装250ml,为法国罗纳梅里厄研究所研制,由刘文道、李闻提供。 试验方法 按羊只体重、膘情、虫卵多少分为3组,每组4只。第1组为15mg/kg体重剂量组、第2组为10mg/kg体重剂量组、第3组为不投药对照组。按确定的剂量颈侧部1次皮下注射,注射后经14天将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全部绵羊按原检查方法进行复检虫卵递减情况。  相似文献   

12.
黄芪多糖对人工感染IBDV雏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由未免疫接种腔上囊病疫苗鸡的种蛋孵化而来的160只1日龄海兰白雏鸡随机分为A、B、C和D共4组。A组为对照组,B、C和D组于26日龄时按每只0.3 mL的剂量用IBDV攻毒。A、B组未用黄芪多糖(APS)处理,C、D组从攻毒当日起连续胸肌注射APS 6 d,剂量分别为每只鸡5 mg和10 mg。分别在21、29、32、35、38日龄时心脏采血1~3 mL,测定E-C3bRR、E-ICRR、ERER和ERIR。结果显示,雏鸡感染IBDV后可使E-C3bRR和ERER显著降低(P<0.01);APS处理组E-C3bRR、E-ICRR、ERER均高于A、B组(P<0.01),其中D组最高,而ERIR则与A组相似。证实,雏鸡感染IBDV后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APS可显著提高其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将 1日龄艾维茵肉鸡雏 2 0 0只随机分为 4组 ,Ⅰ组为对照组 ,Ⅱ~Ⅳ组为试验组 ,分别饲喂不同日粮 ,Ⅰ组 :基础日粮 (含Zn 10 0mg/kg) ,Ⅱ组 :基础日粮 Zn 1 4 0 0mg/kg ,Ⅲ组 :基础日粮 Zn 1 90 0mg/kg ,Ⅳ组 :基础日粮 Zn 2 4 0 0mg/kg ,试验期为 7周。结果发现 ,日粮高锌可导致雏鸡红细胞C3bRR花环率降低 ,ICR花环率升高。Ⅱ、Ⅲ、Ⅳ组C3bRR花环率 2周龄时显著下降 (P <0 .0 1) ,Ⅲ、Ⅳ组第 5和 7周龄时也极显著低于Ⅰ组。Ⅳ组ICR花环率 2周龄时显著高于Ⅰ组 (P <0 .0 5 ) ,Ⅱ、Ⅲ组ICR花环率也有所升高 ,但与对照组比较 ,仅Ⅱ组于 5周龄时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4.
(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药物:硝碘酚腈(Dovenix):含25%Nitroxynil(4-Cyano-2-iodo-6-nitro-phenol),系一种水质缓冲注射液,桔红色,由法国罗纳梅里厄公司提供。丙硫咪唑(Aibenda-zole):片剂,每片含丙硫咪唑50mg,批号为890830,陕西省汉中兽药厂生产。2.试验动物和分组:对贵州牧草种籽繁殖场自然感染消化道蠕虫的奶山羊经粪便检查,选择感染蠕虫种类多、感染强度高的27只供试验用。将其中25只奶山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第1组为硝碘酚腈10mg/kg体重剂量组,第2组为硝碘酚腈15mg/kg剂量组,分别1次肘后皮下注射,第3  相似文献   

15.
(一)试验方法 1983年11月11日,用10只健康新疆良种细毛羊(其中8只事先安装永久性人工瘤胃瘘管)进行试验、受试前每2~4小时测定一次呼吸、体温、脉搏;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瘤胃总蛋白、氨氮;纤毛虫数、活力;血常规、血氨、血浆CO_2结合力;尿pH、尿蛋白、尿酮体等,连续一日,以确定正常值。然后将10只羊分5个剂量级组。从瘤胃瘘管或以胃管灌入黄豆粉糊、每隔2~4小时测定一次上述各指标。直至确信所有受试羊的临床表现及所测指标趋于正常时为止,并作记录,共持续4日。共作两次试验,第一次用10只试验羊,1号羊体重54.1kg,饲料黄豆粉剂量为50g/kg,总剂量为2.705kg,2号羊体重55kg,饲喂黄豆粉50g/kg,总剂量为2.75kg;3号羊体重55kg,饲喂黄豆粉剂量40g/kg,总剂量为2.2kg;4号羊体重43kg,饲喂黄豆粉剂量为40g/kg;总剂量为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探讨二苓平胃散(方剂:系平胃散去姜枣,加茯苓、猪苓)对家兔代谢功能的影响,测定了使用该方剂前后的血清总蛋白、血清Cl~-、NaCl、Na~ 、K~ 、Ca~( )及血清淀粉酶活性。 (一)材料及方法 1.试验动物及分组:选择体重1.25~2.6kg的健康家兔42只,随机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饲料为瓢儿白或莲花白。 2.试验药物:生理盐水及二苓平胃散提取液。二苓平胃散提取液按水醇法合并蒸馏法制备。  相似文献   

17.
(一)材料与方法1.试治对象:为我园饲养发生摇背病的3只扭角羚,其中2只(雌、雄各1只)具典型临床症状,1只(雌)处于亚临床期。2.药品:硫酸铜(含量97%~98%),维生素B族,维生素C,抗生素,抗风湿类药,当归注射液,硫酸镁;针灸器具一套。3.治疗方法:(1)将2只具有临床症状的病扭角羚每天补给硫酸铜20mg/kg,并进行针灸治疗。同时给雄扭角羚每天肌注VB_(12)、复合维生素B、当归注射液、维生素C和抗生素。给雌扭角羚输液,静注抗风湿类药(乙酰水杨酸钠等)、硫酸镁、抗生素、维生素C等药物。(2)对亚临床期的病扭角羚只补硫酸铜,剂  相似文献   

18.
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按后海穴和常规肌肉免疫注射,对免疫效果进行比较试验。选60 日龄健康三元杂交猪100 头,分为4 组。A 组:后海穴全量注射疫苗2 m L/ 头,30 头;B 组:后海穴半量注射疫苗1 m L/ 头,30 头;C 组:肌肉全量注射疫苗2 m L/ 头,30 头;D 组:不注射疫苗健康对照,10 头。免疫后30 d 测定血凝( HA) 效价,结果显示,A 组与C 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 .01) ;B 组与C 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5) ;A 组与B 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 .01) 。试验结果还表明,后海穴穴位注射安全可靠,免疫猪无不良反应,免疫后血清抗体效价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以小鼠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研究阿维菌素(Avermectin)对小鼠雄性生殖细胞的诱变性.将昆明系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第1-3组为阿维菌素高、中和低剂量组,分别以9.60、4.80和1.92 mg/kg体重(相当于1/2、1/4和1/10 LD50)剂量的阿维菌素与1,2-丙二醇溶液1次灌胃;第4组为阳性对照组,以60 mg/kg体重剂量的环磷酰胺1次腹腔注射;第5组为阴性对照组,仅灌服溶剂.于给药后第12 d和13 d每组取5只小鼠,每只按2mg/kg体重剂量腹腔注射秋水仙素2 h后取材.试验结果表明,无论给药后第12 d和13 d,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与相应阴性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极显著(P<0.01),阿维菌素高、中和低3个剂量组与相应阴性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不显著(P>0.05),证明阿维菌素对初级精母细胞不具诱变性.  相似文献   

20.
取临床健康30日龄艾维菌鸡197只,第1期试验分为5组,每组25只,Ⅰ-Ⅴ组饲料中分别添加喹胺醇0、50、100、150和300mg/kg,于给药后20、30和40 d采血测定部分生化指标;第2期试验分为4组,每组18只,A、B、C、D组饲料中分别添加喹胺醇0、250、500和1000 mg/kg,于给药后10、20和30 d采血和剖解测定脏器系数;同时对第1、2期试验各组鸡按同一采血时间,分别取3只鸡的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变化观察.结果2期试验中50-1000 mg/kg喹胺醇各组鸡尿素氮(BUN)、肌酐(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指标与对照组无著差异(P>0.05);对试验鸡心、肝、肾、肺、胃、腔上囊等组织学变化无明显影响;脏器系数测定,其试验组与对照组鸡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在给药后10d时的肾、30 d时的腔上囊其脏器系数与对照组鸡差异显著和极显著(P<0.05),(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