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始终面临着中国革命中建立政权和巩固政权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对此,他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误。在积极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结合改革开放的现实,认真地回顾毛泽东有关发展经济和巩固政权的论述,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准确地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无疑是十分必要且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这一理论命题是邓小平同志1979年3月30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提出的。类似的提法他还在多处讲过。思考、研究这个命题,不能离开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展开来说,我以为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政治存在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全过程中,它在这个运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有其不同的内容。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并得到初步巩固以后,共产主义已不只是纲领。理论和课题,而是实际建设事业,主要的政治应当是“从事国家的经济建设”,要把重心…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以后,如何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在解决这个课题中,邓小平针对霸权主义本质,既坚持毛泽东提出的反霸斗争的基本原则,又从时代主题和党的中心任务转移的实际需要出发,突出重点,在主要方式上作了相应的转变,继承和发...  相似文献   

4.
译者按:美国著名记者索尔兹伯里在1989年出版的《索尔兹伯里的中国──新中国40年》一书中描述了新中国成立40年的轨迹。他用较多的文字记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新中国建设中的业绩。现将有关邓小平的部分编译如下,文章标题为编者所加。作为毛泽东心腹之一的邓小平邓小平从江西瑞金的苏区时代就是毛的最得力助手。虽然他的个子矮小,但他精力充沛,斗志惊人,这可以举出他过去的一些光辉业绩来说明。邓在瑞金见到毛以前,曾于20年代在广西省指挥过小规模的游击部队,从那时起,他就是作为策略家的毛的支持者…  相似文献   

5.
一、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历史沿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和理论基础。作为这一领导集体重要一员的邓小平,以他长期的革命实践为这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接触了众多民族问题,他有在广西左右江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在陕北回族聚居区建设回族自治区政权、在西南民族地区根据《共同纲领》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关于防止执政党腐败的理论与实践邓剑秋在毛泽东留给后人的全部精神财富中,关于防止执政党腐败的思想是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在这个领域里,尽管受到时代和认识的局限,他有过一些失误,但他为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所建树的历史业绩是永...  相似文献   

7.
(续上期)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翻开《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一种朴实无华、清新自然的气息便会扑面而来。是的,邓小平的文章里并没有刻意要建构一种什么体系的滔滔巨论,也没有那些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鸿篇说教,有的只是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而说出的实实在在的“大白话”,通俗易懂。毛泽东曾经多次这样评价过邓小平:他这个人善于按辩证法办事,比较公道,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西方的许多政治家和评论家都习惯地把邓小平称为中国最大的现实主义者和务实派领导人。邓小平自己则这样回答外国客…  相似文献   

8.
金秋,是收获硕果的季节。这正如我们党经过80年的奋斗,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一样,令人激动和欢欣。从播种到收割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然而硕果的储存和保鲜同样是困难和复杂的。我们党在夺取政权后,面临着巩固政权的新课题。党的一、二、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对于如何巩固政权,关联因素很多。作为执政党,党风的好坏不仅事关党的存亡,而且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这诚如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所指出的:“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  相似文献   

9.
德国记者、《邓小平》一书的作者乌利·弗良茨说:“邓小平革新了中国。”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在20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己挣脱了教条主义的侄格,解放了世界上占五分之一人口的巨大潜力。对此,他分析说: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其领导人观念上两个戏剧性转变的产物,这两个转变就是对西方的态度和1978年开始的邓小平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革新了中国整整一个时代的思维。(一)二十世纪中国的三大政治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他们所领导的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崭新的历史时代;而在这时代转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结合自己的经历,进一步强调要尊重劳动,尊重人才。他说: “毛泽东同志不赞成‘天才论’,但不是反对尊重人才。他对我评价时就讲过“人才难得’。扪心自问,这个评价过高。但这句话也说明人才是重要的,……人才难得呀!”  相似文献   

11.
略论邓小平的辩证法思想阎海玉如果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哲学唯物论的基本出发点的话,那么坚持两点论、两手抓,坚持按辩证法办事则是邓小平一以贯之的作风。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提出“要按照辩证法办事”的主张,这个主张多次为毛泽东同志所称道,...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虽然,邓小平没有写过专门的哲学著作,但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他的实践活动中,在他的言论著作中,都表达和坚持了唯物...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之所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除了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继承总结前人的经验之外,与他个人的丰富经历、品格、胆识、才干等有密切的关系。下面侧重从四个方面来论述邓小平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者的个人特质。(一阵富的经历及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政治威望和影响力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伟大人物的“横空出世”并不是偶然的。一个伟人的产生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与个人的丰富经历和实践活动密不可分。邓小平之所以能够在毛泽东之…  相似文献   

14.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苏联共产党搞了七十多年社会主义后垮掉了,殷鉴不远。世纪之初,在执掌国家政权的各级领导人大面积更替的重要历史时刻,如何使我们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水平,跳出“其兴也 ,其亡也忽”的周期率,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我认为,警示新一代政治家树立牢固的政权意识,是新世纪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新一代政治家的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干部“四化”方针,选拔了一批年轻干部,形成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骨干…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曾经说过:“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我看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邓小平同志虽然没有专门论述辩证法的著作,但是他作为我党历史转折关头的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确实实践了自己的诺言,照辩证法办事。  相似文献   

16.
《现代领导》2014,(9):40-41
1979年7月16日,邓小平从安徽来到上海,下榻在“414招待所”(即西郊宾馆)。这里林木茂盛,环境幽静,但此时,邓小平的心情却并不平静。因为,他想起了1975王洪文在上海说过的一句话——“十年后再看。”1975年1月,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后不久,周恩来病重住院。是年7月,在毛泽东的支持下,“文革”中被打倒的邓小平复出,代替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毛泽东此举让王洪文自感接班的希望将要落空,他跑到上海叫嚣:“十年后再看。”那一年,邓小平71岁,而王洪文刚满40岁。  相似文献   

17.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要照辩证法办事”,深得毛泽东的赞赏。1957年,毛泽东再次号召全党:“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我看,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61页)经历过中国现代历史发展沧桑的邓小平同志深得唯物辩证法的真谛,他虽然没有写很多专门论述辩证法的著作,但在他的全部著作中却贯穿了活生生的辩证法。更为显著地是,邓小平极其善于运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曾把他的健康之道概括为:“动为纲,抑喜怒,少量酒,多吃素。”他还把徐特立的养生之道概括为“基本吃素,坚持走路,心情舒畅,劳逸适度。”   朱德一生经历了众多艰难曲折,但一直身体健康,活到 90高龄。他的养生特点是:胸怀宽广,气量过人;坚持锻炼,风雨无阻;勤奋俭朴,喜欢劳动;爱好广泛,兴趣高雅。毛泽东曾称赞他:“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   邓小平在 80岁那年,回答德国总理科尔提出的长寿秘诀是什么时说:“没有秘诀,我一向乐观。”他还对人说:“天塌下来我也不怕,因为有高个子首先顶着。”邓小平业余时…  相似文献   

19.
公平与效率:对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比较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朱华1984年以来,邓小平多次强调过一个重要的话题,这就是: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楚的;我们现在的方针政策,是对“文化大革命”总结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双峰并峙 各领风骚──毛泽东、邓小平理论个性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邓小平是影响现当代中国历史乃至当今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人物。毛泽东,是统帅,也是诗人,他有指挥若定、所向披靡的大无畏气慨,又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浪漫文人的气质。他的思维方式、文章、报告,滔滔泪泪,发其当行而行,当上而止,令你在受到政治启迪的同时,也获得了一次愉快的审美享受。邓小平则和毛泽东不同。他更是一位胸有丘壑、绵里藏针的实于家。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渐在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成了当代中国的指导思想,并对世界产生了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