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决历史性课题 经受历史性考验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龙新民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在论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时,鲜明地提出“三个如何”这一重大的历史性课题,并强调在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对全党同志的一个重要考验”...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今后十五年的主要目标。要达到《决议》指出的宏伟目标,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三个历史性的课题,即《决议》中指出的三个“如何”——“如何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如何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和丑恶现  相似文献   

3.
在对外开放中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沈谦芳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三个历史性课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在扩大对外开放、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情况下,吸收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弘...  相似文献   

4.
文明观批判与阐释肖士英一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如何在经济建设前提下,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这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由于该课题的实质是两个文明建设,故其命运不可能与...  相似文献   

5.
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在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对全党同志的一个重要考验”,“如何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的滋长蔓延”,“这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同时指出: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当前要以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之所以将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作为当前社会主义道德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时期,在我国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迎接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挑战之际,党中央召开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江泽民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条件下,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个历史性课题,作出了精辟的论述和全面的部署。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决议》,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邓…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如何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的滋长江延”,这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之一,并把“引导人们树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纳入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目的、意义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根…  相似文献   

8.
崔有林 《前沿》2001,(10):50-51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在《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如何在扩大对外开放、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情况下 ,吸收外国优秀文明成果 ,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问题。并强调指出“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今年 ,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以德治国”的方略。那么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 ,传统道德如何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如何体现时代精神 ,本文力图就此谈一点感受。对传统道德的再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塑造了…  相似文献   

9.
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和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展示了在社会本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有如下特点:一、指导思想的明确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的滋生蔓延;如何在扩大开放,吸收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抵御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这是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为解决这些重大课题指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学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系列辅导之二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六中全会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这三个“重要”从不...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我们党将长期面对的三个重大历史性课题,并且强调:“能否始终解决好这三个重大课题,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这三大历史性课题,也是高校生存发展的关健所在。第一个课题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  相似文献   

12.
陈延斌  汪国强 《群众》2012,(11):70-71
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如何深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去年以来,沛县县委、县政府着眼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敏锐地抓住先后涌现3个国家级道德模范的有利契机,在全县大力开展了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的50年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继往开来,带领全国人民为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50年,是在艰难曲折的不懈探索中从“必然”走向“自由”的 50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历史曾把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课题摆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这就是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根据国际国内条件的变化和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关头,对这两个重大历史课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实现了新的历史性飞跃,从而奠定了我国近20年来历史走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的论战性著作《论住宅问题》,深刻揭示了住宅问题的实质就在于资本的矛盾性,论述了资本控制的历史必然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如何克服对资本的盲目崇拜、如何有效地控制资本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15.
金冲及 《时事报告》2011,(11):22-25
如何看待辛亥革命?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对辛亥革命是一个很高的评价,解决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继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后, 党的第三个历史性决议.三个历史决议, 始终致力于解决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时代课题, 始终立足于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始终贯穿着共产党人崇高的价值追求, 始终伴随着不懈斗争并经受实践检验,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光辉文献.  相似文献   

17.
《湖北社会科学》1996年第12期鄂先闻的(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是一篇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三个“重大历史性课题”的好文章。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也包括邓小平同志在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伟大创造。鄂文概括了这些思想理论和革命建设实践的丰富成果,特别是在第二部分集中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等新情况下的新问题,从四个方面作了全面深人的论述,是…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历史实践中坚持“两个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克服了许多难以突破的艰难险阻,化解了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汇聚起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的磅礴力量,具有鲜明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居于什么地位?如何处理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及其他工作的关系?是处于新时期的我国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它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能否顺利实施。《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为我们解决这一新课题提供了指南。本文结合学习体会,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如何执政、怎样才能巩固执政地位,这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党苦苦求索,而又尚未解决好的历史性课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确定为基本方针,提出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