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辨申泰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曾经调戏静修忘的小尼姑。其理由是:“和尚动得,我动不得?”颇为理直气壮。阿0调戏小尼姑是失败之后的发泄,还是青春的冲动,姑且不说,但他拧摸小尼姑的理由──“和尚动了”,却可算是一句“高论”。这里大胆离开...  相似文献   

2.
不死的阿Q     
在《阿Q正传)里,鲁迅先生坚定不移地把阿Q枪毙了。小说里有阿Q画图和技杆赴刑场的情节。但是读者并没有听到枪声,也没有看到后来有谁来收尸,日化有可能被劫了法场,也有可能阿Q用“在大头”打通了某些关节,改判了无期。即使阿Q当时真的被枪毙了,扶风佛教的传统说法,阿Q的灵魂当时是总总公俗地到了阴,阎王老地一看就说:“老阿属于非正常死亡,赶快脱生去吧厂于是阿Q又来到了人间,算来,阿Q的第二代如今也已年逾古稀。以后江有了鲁迅,没有人再和阿Q作时,三代、四代、五代的小Q们究竟如何,也就没有人认真理论了。当然,以后的…  相似文献   

3.
撞钟     
撞钟小芮长期以来,人们鄙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认为这是混天思想。如今我觉得当和尚撞钟,这是他的岗位职责。每天真要能恪尽职守将钟撞响,应该说这是个好和尚。怕就怕当“和尚”不想撞钟或不撞钟。更有甚者认为每天上一上岗就不错了,让我“撞钟”还得另外再加钱。当...  相似文献   

4.
鲁迅说他在一九一八年之所以开始写小说,是由于他对热情者们的同感,“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他把自己从事的文学事业叫做“遵命文学”,他说:“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近年来,有人在评价鲁迅时,硬说鲁迅的“遵命文学”是遵早期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之命。说他的小说《风波》、《故乡》、《阿Q正传》等提出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这是对无产阶级“革命前驱者”政治号召的一种呼应。我认为这是不合乎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5.
把圈画圆     
死到临头,阿Q奉命在强加自己头上的“供词”上画圈(文盲不识字,以圈代签名)。他老老实实地服从命令,伏在地上,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然而可恶的笔不听话,最后画成了瓜子模样。阿Q十分羞愧自己画得不圆。这一段描写,一直成为阿Q被嘲笑的材料。同给人卖了还帮他数钞票比,更加可笑。王元化先生对这一段描写有极精采的不同看法:阿Q身上固然有许多劣根性,但他性格中也具有一些质朴的成分,和劣根性夹杂在一起。当他被枪毙的时候,他的冥顽无知,糊涂愚蠢,不禁使人产生一种在悲哀中混合着愤怒的感情…  相似文献   

6.
<正>“把我们送入地狱的往往是想把我们带入天堂的”,这句警语说得很深刻,也说得很辛酸、很无奈。不是中国的神童多,3岁就能开读“EMBA”,而是一个越来越扭曲的环境越来越名正言顺地扭曲孩童的世界,而且被扭曲的孩子岁数越来越小。著名的美国《时代》周刊正在关注负担沉重的中国孩子。我在3月28日的《参考消息》上读到这一“外国人看中国”的报道,也只有一声叹息。  相似文献   

7.
鲁民 《今日浙江》2006,(24):56-56
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法治人物”的吉林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姜德志,在谈到办案经验时说“:我工作几十年,接触大大小小贪官无数,我就没经历过一个送钱的人打死也不说的。从来没有!我总结,证实得最主动的是情人,揭发得最坚决的是哥们儿。”好像是为了证实姜德志局长的经验之谈,沈阳市财政局原局长李经芳被判刑之后也深有体会地说:“总结来总结去总结出一句话,就是铁哥们儿把铁哥们儿送进了铁笼子。”(《检察日报》12月12日)的确,贪官们在位时,身边往往会围着一圈“铁哥们儿”,争先恐后地给贪官送钱送礼送女人,而且信誓旦旦地保证,天知地知…  相似文献   

8.
“把我们送入地狱的往往是想把我们带入天堂的”,这句警语说得很深刻,也说得很辛酸、很无奈。不是中国的神童多,3岁就能开读“EMBA”,而是一个越来越扭曲的环境越来越名正言顺地扭曲孩童的世界,而且被扭曲的孩子岁数越来越小。著名的美国《时代》周刊正在关注负担沉重的中国孩子。我在3月28日的《参考消息》上读到这一“外国人看中国”的报道,也只有一声叹息。  相似文献   

9.
直击田蔓莎     
我记忆之书“回翻”在1995年10月22日这一页:成都蓝剑集团三楼,不大的会场布置得庄重而雅致,著名川剧演员、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田蔓莎购买著名川剧作家徐《死水微澜》(川剧·高腔)剧本本“首演权”会议在此时此地别开生面地举行。这一轰动性新闻,自然引来了全国而少新闻界、戏剧界、文化界人士光临"购买现场”。会场十分热闹、热烈。当田蔓莎把用红纸封好的5000元人民币交给徐时,她心情格外激动地说,这是我们对剧作家的尊重,当我第一次看完剧本时,就喜欢了它,我又“爱上了"剧本中邓么姑这个人物。我决心要演好邓么姑…  相似文献   

10.
“执法严峻”说曹操老阿小时读《三国》,印象最深的是曹操。曹操的阴险、奸诈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几十年了,这印象一直未减。非但未减,最近看电视《三国演义》又加深了几分:不论历史上的真曹操究竟如何,艺术上的曹燥形象是已定型于庶民百姓的脑海了。我读小...  相似文献   

11.
小幽默     
算不算丢小吉姆在一条轮船上当服务员。一天早上,他在轮船上送饭时问道:“船长,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当然可以,小家伙。”船长注意到小吉姆激动的样子。“什么问题?”“有一样东西,要是你知道它在什么地方,算不算丢了?”小吉姆问。“当然不算。”船长说。“这么说,您的咖啡壶没有丢掉,因为我知道它在什么地方。”小吉姆微笑着说。“在哪儿?”船长兴奋地说。“在海底!”小吉姆说。抢匪的自白一位警察审问一位抢匪:“你为什么要抢劫和强奸良家妇女?”抢匪辩道:“我没有啊!”警察喝道:“你还敢狡辩!这把枪是怎么回事啊?”抢匪急道:“我就…  相似文献   

12.
轻松一刻     
轻松一刻小邮差小A兴致勃勃地跑回家,妈妈问:“你干什么去了,高兴成这样?”“我当邮递员这信去了。小A激动地说。“送信?哪儿来的信呀?”妈妈奇怪地问。“我把咱家箱子里用红丝带扎着的那一大相信拿出去.给街上每家信箱里塞进去了一封,可有趣了。”“天哪!”妈...  相似文献   

13.
读者一看这个题目,也许就会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因为众所周知,阿Q还未结婚,就被砍了脑袋,请问他的子孙从何而来?如果把“子孙“二字改为“徒子徒孙“,那就容易理解得多了。一个人虽然死了,如果能有许多人继承他的衣缽,发扬他的精神,成为他的徒子徒孙,他就可谓“精神不死,浩气长存“,虽死不朽,长存天地之间。阿Q是颇有一点“精神“的,这就是顶顶大名的“阿Q精神“。例如挨人打了,当面不敢反抗,背后骂一声“儿子打老子“,也就算出  相似文献   

14.
<正> 从解放路折入鲁迅路,两旁店铺林立,令人奇怪的是,这店名全都似曾相识。鲁迅路口一店铺名曰:“闰土土特产”,闰上系何人?鲁迅少时朋友,鲁迅作品中多次出现。往前街南,在一树树腊梅掩映下,一个古色古香的店面凸现出更加熟悉的名字:“阿 Q 酒店”。好个阿 Q,如今真地阔了起来,开起酒店来了!再往东,一溜儿店面,竟然都是孔乙己的:店名分明是“孔乙己土特产”、“孔乙己酒家”、“祝福艺苑”、“未庄食铺”、“华老栓土特产”,甚至还有“阿贵酒店”,“阿 Q 服饰”。这真是一个奇妙的景象,这些店铺  相似文献   

15.
柿子熟时     
夏局长是从那年当上副局长后才把家安进城里的。但夏局长坚持每年重阳节这一天回山里老家摘一次柿子,顺便看看仍然住在老家的父亲。那棵柿树在山里老家的门前,庞大的树冠遮天盖日,秋天,红红的柿子挂满枝头,像夜空缀满亮亮的星星。每年的这一天,老人会显得很兴奋。早早地就等着儿子的到来,看儿子上树摘柿子,仿佛又看到了儿子小时的身影,好像自己也变得年轻了。老人站在树下禁不住唠叨两句:“慢些啊,小心啊!”儿子笑笑:“放心吧,还当我是几岁的小孩呀。”老人说:“哦,不是,你现在不经常上树了,生疏,还是小心些好。”摘完柿子,小车载着儿子渐渐…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日《湖南日报·洞庭》刊载徐泰来同志《奉天玉和尚可能是明朝遗臣》一文,我读了以后,认为其立论的根据不能确立。 一、《中兴夹山祖庭弘律奉天大和尚塔铭》开头有“师于大清壬辰年六月受石邑魏侯请书,领徒开山”之语。铭文中并未指明和尚是由魏侯从石门以外的地方请来的,而徐文却说“那个请他来石门的魏侯”。其实,我们可以更恰当地理解为就地而  相似文献   

17.
1921年12月4日,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开始连载;整整70年过去后,《小说界》1991年第4期则刊登了以最具阿Q精神的陈奂生为主人公的系列小说的末篇——《陈奂生出国》。这一戏剧性的巧合令我们深长思之!“阿Q”,作为传统农民性格负面集聚的象征符号,从未庄始行,经过70年漫长岁月的跋涉,终于走向了世界。这是一个多么值得寻味探索的过程。在这  相似文献   

18.
因在报刊上发表了几篇小说,便被局长乱点鸳鸯谱地调到分局政治处搞宣传工作。写小说是形象思维,搞政工简报、领导讲话乃抽象思维,阴差阳错,虽无奈,但材料颇多,我一时像着魔似的搞起了新闻报道。一次,我着便装去看守所找所长采访,刚走进壁垒森严的大铁门,看门的老头儿听说我找所长,便热情地向里吆喝来人,须臾,一位老警官闻声拿着一长串钥匙,绷着沧桑的脸疾步走来。我满脸笑容地与老警搭讪:“这里关了多少犯罪嫌疑人?”老警一脸“阶级斗争”地训斥道:“严肃一点儿!”我当时尚未反应过来,不知老警干嘛如此无礼,老警来到大铁门前,唏里哗啦地打开…  相似文献   

19.
开心乐园     
山姆为朋友保尔演奏钢琴。“我弹得怎么样?”山姆问道。“你应该上收音机里弹奏。”保尔答道。“你是说我弹得有那么好吗?”“不是。”保尔说,“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在收音机里,我就可以把它关掉。”把它关掉蜈蚣先生向蚯蚓小姐求爱,不料后者却犹豫不决。蜈蚣:“你看你胖得一点儿体形都没有,还挑三拣四呀!”蚯蚓小姐:“……我不会做家务。”蜈蚣:“婚后什么活儿也不用你干,你看,我这100多条腿,勤快着呢!”蚯蚓小姐:“问题也在于此,我妈说,姑娘总得给恋人织条毛裤才好!”难题父亲把五岁的儿子抱在膝上,全神贯注地观看篮球赛。孩子看到运动员们…  相似文献   

20.
古冬 《当代广西》2004,(15):16-16
缅甸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全国有80%以上的人信仰佛教。男青年到一定年龄都必须出家为僧.短则三个月.长则超过一年,还有的终生当和尚。因此修建寺庙、佛塔是缅甸人最热心的事。早在公元849年,缅甸的第一王朝蒲甘王朝定都蒲甘,就修建了大量的佛塔。蒲甘又称为“万塔之城”,现存5000多座佛塔。作为缅甸首都的仰光市内佛塔林立.身着赭红袈裟的和尚和粉红袈裟的尼姑随处可见。“大金塔”就是仰光的市标,它的正式名字是“施维达贡金塔”,始建于2500多年前,有100米高,是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