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增加,基于“公共利益”的目的,大量农村集体土地将被征为国有。由于相关法律缺失,实际操作中轻法律规范重规章政策,再加上利益的驱使以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在征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土地问题关系农民切身利益,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土地征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应该得到高度重视,本文将探索相关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3.
4.
李太淼 《重庆行政》2010,12(4):19-23
一、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200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并就此提出了“六个必须”。其中一个“必须”就是: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要以农民为主体、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5.
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由于具有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实现诉讼经济、防止裁判矛盾的功能,因而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对第三人的规定极为简单,缺少防止诈害诉讼的第三人,使第三人制度的内在功能受到了限制;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存在着诉讼地位矛盾和不确定、诉讼权利受到限制、参加诉讼方式和被判决承担民事责任有悖法理等缺陷。作为一种程序制度,过分追求诉讼经济、忽视对第三人的诉讼权利保护是问题产生的根源。鉴于上述原因,本文在保留原第三人诉讼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界对第三人制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实体和程序的双重标准,将第三人分为四种类型,并对各个类型分别加以论述,力求使之简明并且合理。  相似文献   

6.
在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华法系的发展过程中,作为民法物权客体之一的土地,对于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均有重要政治、经济及军事意义。中华法系土地用益制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均有自身独特的主导性特征。社会政治力量的对比、经济的发展程度、军事征战需求,乃至宗法思想观念等因素,都对特定时期土地用益制度的形成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民在较长时期内仍将依赖土地而生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农村土地征用的行政行为引发了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相关土地征用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传统户籍制度将每个人固化在可以世袭的利益坐标上,否定了机会平等,限制公民的迁徙自由。机会平等意味着公民在一些基本生活领域享有同等的自由,而迁徙自由则是实现这些自由的前提条件。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和社会进步决定了自由和机会平等的必要性。我们应该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构建新户籍制度的价值目标,寻求应对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9.
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颁布实施,该法规除对建设项目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外,同时要求对有关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这标志着我国环境与资源立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决策的源头来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尤其在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公众的参与以及法律责任的承担等方面。所以,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需要在适当的时机对评价的范围、公众参与等相关规定进行修改,以此来保障经济发展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10.
Tsung Chi 《当代中国》1999,8(20):147-166
Using China and Taiwan as relevant cases, this study intends to compare the patterns that can be distinguished in the principles and mechanisms employed by the two Chinese societies to allocate public offices and to examine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root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fter 1949, the distributive principles used in China's cadre system and Taiwan's civil service system first diverged from the same pre‐1949 starting point and took different paths, and then began to show a tendency to converge toward the same point. Such dynamic divergence and convergence centered around the rise and fall of two opposing principles—meritocratic egalitarianism and redistributive egalitarianism.  相似文献   

11.
现行立法采用规定具体条件的方式确定划拨土地抵押的客体,但未能提供一种可行方法来清晰界定公益性划拨土地使用权,采列举方式制定的《划拨土地目录》也缺乏科学性。在抵押设立中,由于房地一体的立法规则与房产、地产管理分离的实践导致了双重抵押登记的出现。通行的比例式出让金确定方式难以反映真实价格。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冲突导致了抵押实现不能的风险。类型化抵押客体,调整土地目录,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变革出让金确定方式,引进土地储备制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14.
在WTO规则下,由于各国环境保护的限制,加之我国农村局部地区环境恶化,从而导致我国部分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减少了出口并且难以进入国际市场。为此,我们应当加强我国农村环境立法,提高农产品质量,以消除环境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进入了新时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农村改革从其产生到最终确立,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现有土地制度的局限性日渐暴露。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应逐步推行农地股份合作制。  相似文献   

16.
Carolyn Cartier 《当代中国》2001,10(28):445-469
State promotion of export-oriented development in China through a system of special development zones contributed to both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indiscriminate reproduction of special zones. Land use transformations have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losses of arable land, and new state policies to conserve land and control land use through the revised Land Administration Law. Critical comparis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special zone phenomenon and the evolving land use disposition system demonstrates contradictory domestic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olicies of land development, land management, and land conservation. This analysis assesses l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south China coastal zone and adopts a geographical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spatialities of the land use regime, across the administrative hierarchy, in the nature of the distinct rural and urban land use markets, and in land monitoring problems. Problems revealed in the land disposition system demonstrate how the state's land use regime has promoted land development. New controls over land use coincided with the need to restrict service sector development in real estate and related industries at the onset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downturn in 1997.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民族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静  贾晔 《桂海论丛》2001,17(4):83-86
在党的民族政策正确指导下 ,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制度上保障了国内各民族实行彻底的民族平等和少数民族的区域自治权 ,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进步和发展繁荣。然而 ,我国民族法制建设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 ,也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诸如民族立法的利益定位问题 ;民族自治地方行使民族自治权难度很大 ,有“法”难依的现象 ;民族立法形式与内容“大而全”、“小而全” ,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不够突出 ;民族立法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 ,民族法制建设后劲不足等等 ,文章就此提出了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的四个方面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8.
住宅产权界定是住宅交易的前提,更是住宅市场活跃与发展的前提。本文以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制度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现行城市住宅用地产权安排,提出了住宅用地与房屋交易分离的构想。住宅用地者通过分期向国家交纳“可变综合租金”方式获取土地使用权;房屋则以市场价格进行全产权流通或使用权流通。通过对房屋全产权的再认识,进一步明晰了住宅产权。  相似文献   

19.
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状况演进发展,被誉为"中国第三次土地革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速度明显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形式多种多样,这是对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也是我国农业迈向现代化的未来之路。引导、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被征用土地作价入股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集体所有土地被国家征用作为新增建设用地.然而,失去了这种生活基础的农民的利益却未得到充分的补偿,从而使失地农民成为社会弱势群体中的弱势.为了保障失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权益,针对这一群体的特点,我们应该尽早建立起一种长效机制以为他们获得收益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