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2005年7月访问华盛顿,两国签署了历史性的民用核合作协议,把两国的民用核合作列入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议程。今年3月初,美国总统访问印度,两国又签署了旨在划分民用和军用核反应堆的核合作协议,规定22个核反应堆中的14个为民用,其余的8个为军用,前者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保障制度,后者为印度的核武器生产设施,不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检查。根据这一协议,印度必须将民用核反应堆与军用核项目分离,然后才能得到美国提供的核技术和燃料。要使这项核合作协议生效,需闯过三关: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批准,印度与国际原子能…  相似文献   

2.
2011年,印日两国进行民用核合作的首轮谈判,经过将近六年的曲折发展,2016年11月,印日两国签订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民用核合作协议,2017年7月,两国交换外交文书,协议正式生效。这对于印度核能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印度能源危机严重,政府制定了庞大的核电建设计划,鉴于自身科技水平,政府努力促进国际民用核合作,印日民用核合作不仅给予印度强大的科技支撑,也完善了印美、印法民用核合作链条。  相似文献   

3.
2011年,印日两国进行民用核合作的首轮谈判,经过将近六年的曲折发展,2016年11月,印日两国签订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民用核合作协议,2017年7月,两国交换外交文书,协议正式生效。这对于印度核能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印度能源危机严重,政府制定了庞大的核电建设计划,鉴于自身科技水平,政府努力促进国际民用核合作,印日民用核合作不仅给予印度强大的科技支撑,也完善了印美、印法民用核合作链条。  相似文献   

4.
2006年3月,布什总统访问印度,印、美两国政府宣布就印度核设施分离计划达成共识,为去年7月签署的印美民用核合作协议划上了句号。充满讨价还价与妥协的谈判过程集中体现了两国国家利益的异同。从现阶段看,印、美展开民用核合作还存在不少障碍,具体内容有待明朗化,值得进一步追踪观察。但可以肯定,美印在民用核领域达成合作共识,是美国对印度政策的重大转变。无论从任何角度看,现阶段的印美核合作协议都可视为印美两国在战略层面推进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并必将对双边、地区和全球格局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用双层博弈理论为分析工具对美印民用核能谈判进行了剖析,认定美印谈判的第一层次是美印双方代表为落实达成核协议彼此进行讨价还价,力求双方获胜集合互相重合;第二层次就是美印两国领导人与各自国内的选民就美印核协议的批准与生效进行协商的过程。两个层次的谈判交互进行,互相影响,共同决定美印谈判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刘思伟 《东南亚》2010,(2):15-19
随着印度的逐渐崛起,其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走向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选取印度与美国关于民用核合作协议谈判以及批准过程为研究案例,探究当今印度外交政策制定的过程,以加深对印度政治制度的理解,进而对当前中国对印政策制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赵干城 《亚非纵横》2008,(1):7-11,39
南亚部分国家在2007年国内政局动荡,但地区总体形势基本稳定。年终岁尾,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遇刺使巴政局发生剧变,各派政治势力围绕议会选举激烈博弈致使美国强力干预,前景仍有未可预料之处。印美民用核能协议虽历经艰苦谈判终于达成最终文本,但终因印度国内反对派的牵制导致辛格政府暂缓执行协议,给协议的前景蒙上阴影。由于各国相继发生困难,地区合作进程没有进展,并因印度的“脱离南亚”倾向,本地区发展前景仍有众多变数。  相似文献   

8.
美印核合作由来已久,特别是上世纪末以来,印度连续进行核试验而成为事实上有核国家以后,美国通过“海德法案”,继而“核供应国集团”有条件批准美国向印度(至今未加入“核不扩散条约”)提供核技术和核燃料,更为美印两国核合作扫清了法律障碍。美印核合作使国际核管制体制原本存在的许多缺陷得到放大,从而更加削弱了国际核管制体制的功能和相关机构的运转能力,使防止核不扩散陷入困局,给世界持久和平带来了“核阴云”。  相似文献   

9.
近期围绕印美民用核能合作协议和印度军用、民用核设施分离计划的激烈辩论,再次使国际目光触及印度的核军备化问题。1998年印度实施核选择的动因对此提供了某些重要说明。对印度而言,无论是顶住国际高压进行核试,还是未来调整它与国际核机制的关系,其坚持自身核军备计划的立场并未发生改变。印度实施核选择、走向核军备化的动因是多重的,既出于对自身战略安全的极度关切,也是对现行国际核机制的公开挑战。两相比较,后者的推动是结构性的,因而更具实质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印度与美国开展全面民用核合作已成定局,美国国会的最后批准已仅是时间问题。但美国国会围绕该协议的辩论以及若干相关事态的发展,将对核协议的未来实施过程和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国会的辩论既表明美国在固守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和美国及全球安全利益方面的复杂考量,同时也注定印美在该领域的合作前景不会一帆风顺。对印度而言,该协议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同时存在,在获取国际先进核技术的同时确保自身的核军备计划不受损害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近期以来,美国力图以强化核不扩散机制为由开展与印度的民用核能合作,深化双边在战略层面的关系;与此同时,美国极力通过国际机制和军事威慑加强对据信正秘密发展核武器的伊朗进行制裁。由于印度、伊朗的相异处境及与美国和国际核机制的关联,伊朗核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度量印美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朝美吉隆坡核协议及韩国的反应 5月20日—6月13日,朝美在吉隆坡就有关向朝提供轻水反应堆问题进行了谈判并达成协议,这表明朝美核问题已进入到实施日内瓦框架协议的阶段。 会谈的经过和内容 1994年10月21日,朝美在日内瓦签署了有关冻结朝核的框架协议,规定在今年4月21日前双方要结束有关轻水反应堆问题的谈判。但是围绕着轻水反应堆型号问题双方一直争执不下。美国建议向朝提供韩国制造的两座现代化核反应堆,以代替朝鲜的5兆瓦石墨核反应堆,理由是韩国是向朝提供40亿美元建造核电厂的主要国家之一。朝拒绝接受韩国型核反应  相似文献   

13.
张力 《亚非纵横》2007,(3):35-41
广受关注的关印民用核合作协议已经美国国会批准并最终生效,美印民用核合作是两国在战略层面增进关系的里程碑,体现了双方复杂的利益关联,势必对双边、地区及全球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美国国会的辩论表明美国在涉及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和美国安全利益方面,存在明显的双重标准,而印度在强调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担心在战略上处于被动。从前景看,仍存在诸多影响关印核合作进展的不确定因素,双方将围绕该问题继续展开利益互动和讨价还价,预计合作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4.
张力 《南亚研究季刊》2011,(1):11-17,58
美国自1998年起对印实施高科技贸易制裁,涉及军民"双用途"的高科技项目禁运成为影响印美关系的重大障碍。随着近年来印美战略关系日益升温,印美民用核能合作启动,美国支持印度以特殊身份参与国际防扩散和军控机制,印美双方从各自的战略和经济利益出发,力图通过讨价还价推动高科技出口解禁的进程。奥巴马政府新近宣布对印度国防与民用航天部门解除制裁,表明印美双方围绕该重大问题的利益协调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多年的对印高科技禁运接近尾声。尽管印美围绕印度战略核发展的矛盾继续存在,但高科技贸易解禁将为印美战略关系提供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从“核协议”解读印美战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力 《南亚研究季刊》2005,(3):43-50,83
美国、印度在印总理曼·辛格访美期间达成"印美民用核技术协议",它实际上是印美双方涉及核问题和双边战略关系的谈判结果,为近年来印美关系的全面升温作了阶段性诠释,为双边战略关系的未来发展定下积极的基调,也将影响国际核机制的运作方向和地区乃至全球的战略格局.同时,该协议与中国存在着直接或潜在的战略关联.该协议的宣布在印、美国内及国际社会引发强烈的反应,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许多值得关切的问题.另一方面,作为印美两国政府基本共识和政策意向的体现,核协议在实施之前还存在许多障碍和不确定因素,还有不少内容有待进一步明朗化,需要从战略角度对之进行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16.
美印核合作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3月,美国总统布什在访问印度期间与印度总理辛格就两国民用核能合作的落实问题达成协议.这对美印关系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但严重冲击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试论印度围绕《美印核协议》的对美游说外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以来,围绕《美印核能合作协议》问题,印度对美国白宫、国会和媒体发动了一场游说外交战役。在该战役中,印度政府构建了包括印度外交官、印度裔美国人、企业界和美国社会各界构成的强大游说团队,采取了结盟游说的模式,形成了对美国国会议员的强大压力,该协议先后得到布什总统的签署,并逐渐获得国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10月1日 美国会参议院通过表决批准了美印民用核能合作协议。8日,总统布什签署该协议使之正式生效。 10月3日 美国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总统布什随即签署生效。  相似文献   

19.
2013年4月,马尔代夫新闻媒体踢爆美国正与马尔代夫谈判《驻军地位协定》。美马《驻军地位协定》谈判意在为美国在马尔代夫确立军事存在张目。美国之所以选择与马尔代夫谈判《驻军地位协定》主要因为:第一,确保对印度洋的控制;第二,平衡中国海洋强国战略所带来的冲击;第三,深化与马尔代夫的反恐合作;最后,为迪戈加西亚基地寻找“备胎”。关马谈判《驻军地位协定》对印度、中国乃至亚太局势均造成一定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20.
美印核能合作的现状、影响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7月美印宣布两国将进行全面核能合作以来,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就对美印核能合作将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影响展开了激烈争论。美印核能合作一方面使印度承担了部分核不扩散义务,另一方面却损害了国际核不扩散规范和努力。从目前看,美印核能合作的实现具有很大可能性,但绝非易事,需要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