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辱观是最基本的一种伦理价值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八荣八耻”作为完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要站在理论和政治的高度,全面理解和把握“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及基本要求;站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站在世界观的高度,努力把以“八荣八耻”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到现实生活一切领域以及人们的一切言论和行动中去。  相似文献   

3.
全面理解和把握"八荣八耻"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军林 《传承》2007,(6):47-49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迫切需要,是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要求。学习贯彻胡锦涛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4.
北京电视台今年开办了一个名为“现在行动”的栏目,每周五晚10点播出,讲的都是一些记者在公共场所设置特定场景、摄像师在暗中拍摄的“小事”,因进入镜头的人并不知情,因而人们的反应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5.
道德求“真”,是指和谐社会的道德发展要符合“真”,即道德要符合当代的社会生活实际,符合人们的思想文化实际,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道德目标就是和谐社会在道德上的要求,它是对当今中国的道德国情所做的一种优化和发展。道德求“真”是实现和谐社会道德目标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良德之治"。当前,社会存在泛道德与去道德的两极倾向、道德高标的尴尬与次道德的丧失、公德与私德的混淆、公民道德与政府道德的不平衡等道德困境。实现"良德之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道德与法律、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及公民道德和政府道德之间的关系,以道德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我们要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说,这是一个十分宏远而美好的目标。曾有人说,如果达到这一目标,中国就是“大同”世界了。“大同之世”,是先贤对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一种安定有序社会关系的构想,但遗憾的是,它如同西人“乌托邦”一样,始终未能成为现实。“和谐”是一个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和充满东方智慧的字眼,有其深邃内涵。  相似文献   

8.
李宏亮 《前沿》2010,(20):163-166
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既有政论文的"政治"性,也有文学性,对它的翻译和评价有一定的特殊性。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强调译文的预期功能和翻译的目的,"八荣八耻"的翻译尤其如此。本文尝试用德国的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两种有代表性的译本做一比较。通过比较发现,译者不同的翻译目的导致了迥异的译文。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6,(3):18-19
应辽宁读者袁蔚俊要求。本期继续刊登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0.
薛静 《湖北社会科学》2006,1(11):109-111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关于善与恶认知的具体体现。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反映了我国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具体反映。要结合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突出“八荣八耻”这条主线,健全和完善全民教育体系;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全民教育,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净化社会空气,营造和谐、文明、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似乎对数字“三”特别钟爱,带“三”字的成语不胜枚举。比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土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等等。老子曾说,道生、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当代中国有“三个代表”。更有西方研究得出结论:人们瞬间只能记住三个要素。看来用“三”来说明道理,不仅符合人类的逻辑思维习惯,也是物竞天择的自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荣辱感的民族。从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到耻为亡国奴的文天祥,再到拒绝美国救济面粉的朱自清……无数铮铮傲骨的人物,在中华历史上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相似文献   

14.
潘建红 《传承》2006,7(12):24-25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公民道德教育关于社会发展的标尺,是公民道德教育关于公民个体精神的导引。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6.
《民主与法制》2013,(14):24-25
1.社会环境是公正司法的充分条件 毋庸讳言,现实中多有不利于公正司法的社会现象,如有人依然喜欢权力凌驾法律,用人治干扰法治;某些地方和部门利用在经济、组织、机构设置等方面可以制约司法机关的条件,对司法活动横加干预;  相似文献   

17.
“雷锋车组”等全国重大典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常德盛、陈燕萍、张雅琴、“雷锋车组”等典型先进事迹报告会,产生强烈社会反响。在加大典型宣传力度的同时,我省各地各部门精心策划、精心组织各类学习活动,不断放大宣传效应,引导干部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积极创新载体,推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实践活动社会化、制度化。一是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群众化。通过组织宣讲团、报告会,组织评选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18.
荣誉和耻辱是荣辱观中的一对基本范畴,是指社会对人们行为褒贬评价以及人们对这种评价的自我感受。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特别强调的是青少年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代大学生是青少年中优秀、先进的集合体,也是国家未来希望和建设的生力军。当代大学生应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因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共产党员先进性体现,是“四有”新人根本要求的体现,所以当代大学生应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20.
以“八荣八耻”为基石 构筑新时期道德体系的伟大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荣八耻"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坚持了道德的社会主义导向,实现了公民道德要求内容与形式上的科学创新,是新时期道德建设体系创新、整合与新目标确立的宣言,加速实现了德治与法治的良性互动,推进了新时期新道德建设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