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起泰国、缅甸和老挝交界的"金三角"地区,人们便很容易想到大面积的罂粟园和猖獗的贩毒活动.但就在泰国北部位于"金三角"腹地的旗山地区,泰国王室和政府却以坚定的决心和有效的措施,只用了13年时间就成功地帮助穷苦的当地居民摆脱了世代种植罂粟的谋生方式,靠种植经济作物摆脱了贫困,成功地开拓出了一条禁毒与扶贫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金三角"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鸦片种植和生产加工基地,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毒品销售、贩运的罪恶源头。据国际禁毒组织估计,进入90年代以来,"金三角"地区的罂粟种植面积已扩展到了19万公顷,鸦片年产量已达3000多吨,可加工提炼海洛因300吨左右,约占世界此类毒品总量的80%。在  相似文献   

3.
陈锴 《南洋问题研究》2010,(2):33-40,69
替代发展是一种以可持续的合法经济替代毒品经济的长期经济发展战略。替代发展以相关国家政府与国际组织的长期政治、经济承诺为前提,针对毒品作物种植地区的贫困人群,借助因地制宜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根除毒品作物种植以及毒品经济赖以存续的基础。随着金三角地区"替代发展"的深入展开,部分负面因素也随之凸显,其中缅北跨界民族武装的负面影响以及该地区罂粟种植的反弹趋势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掌握“金三角”地区毒情形势,为中国禁毒战略和除源截流战役提供信息和对策性支持,笔者一行于2007年12月24日至2008年1月4日赴泰国北部地区考察泰北地区毒情,了解近年来泰国北部地区的禁毒情况。  相似文献   

5.
位于缅甸、泰国和老挝三国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鸦片和海洛因生产地.多年来,毒品不仅在缅甸国内泛滥,而且还被非法销往世界各地.面对毒品对缅甸和国际社会的巨大危害,缅甸长期坚持禁毒斗争,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据缅甸中央禁毒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字,1988年至1999年,在军队、警察和海关的通力合作下,缅甸共侦破各类毒品案件5万多起,抓获毒品案犯7万余人,缴获鸦片2.98万公斤、海洛因4448公斤、大麻6880公斤、制造毒品用的化学添加剂50多万升、兴奋剂5589万片,捣毁海洛因提炼厂110家.此外,缅甸还捣毁3.7万多公顷的罂粟,从而使鸦片产量每年减少400吨.  相似文献   

6.
中越边境跨国红色旅游“金三角”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广西的龙州、靖西地区是中越两国著名革命家邓小平、胡志明战斗过的地方.龙州、靖西地区及与之接壤的越南高平省有中越革命活动的光辉历史和丰富的革命遗址、纪念物,为中越跨国红色旅游"金三角"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旅游"金三角"的核心意蕴包括:中国龙州县、靖西县与越南高平市在中越边境地区呈三角形分布;在这一三角地带内共存的中越红色旅游资源具有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是一块"金"字招牌;发展这一三角地带的红色旅游,对于促进中越两国人民的友谊,深化两国旅游合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项跨国界经济活动和民生行动,"替代种植"是推动缅北地区罂粟禁种的可行路径,深刻影响着中缅边境地区的跨境少数民族社会转型和生计方式变革。当前对罂粟"替代种植"成效的评价更多的是立足于"替代种植"项目实施主体(中国及境外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视角较为单一地呈现"替代种植"的积极意义。相反,"替代种植"项目实施对象(缅甸民众及相关人士)对"替代种植"实施效果的态度却被忽视了。基于此,笔者通过访谈调查,有针对性地了解缅甸各界人士对罂粟"替代种植"的态度和看法,从主位视角出发分析罂粟"替代种植"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有必要从国家宏观战略的高度重新定位"替代种植"的目标和取向,反思"替代种植"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8.
替代种植,是为了减少毒品危害,铲除毒源,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在本国或其他国家和地区,用其他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取代罂粟及所有可制成毒品原料的作物的种植。这里是特指  相似文献   

9.
替代种植实施20多年来,在减少毒品种植面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国内外对替代种植的成效评价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拟运用波特"钻石模型",从替代种植项目的实施和老挝北部农业发展环境健全的角度,考察中国在老挝北部开展替代种植项目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作为援助项目的中国替代种植项目为老挝北部减少罂粟种植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老挝北部地区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援助项目不是"万灵丹",仅仅是推动中外农业合作的路径和抓手之一.如何总结援助项目的经验和良好发展模式,让"走出去"企业依托市场、与当地合作伙伴实现自主发展,或许才能实现中外农业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发展境外替代种植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稚 《东南亚》2001,(1):18-23
毒品泛滥是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云南省紧邻世界最主要的毒品产地“金三角” ,随着境外罂粟种植的不断升温和国际毒品的泛滥 ,境外毒源对我国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与危害。鉴于“毒源不除 ,毒流不止”的情况 ,本着对毒品问题“标本兼治 ,重在治本”的精神 ,90年代以来云南边境各地州在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开展了罂粟替代种植工作 ,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对方交通、水利、能源、加工业、旅游业和贸易的发展 ,初步形成了具有“替代发展”特色的替代产业 ,得到中央有关部门和联合国禁毒署及有关国家的重视和好评。事实表明 ,发展境外替…  相似文献   

11.
India outperformed China in growth in 2015 to become one of the fastest-growing major economies,but its low education rate,recent demonetization,and dependence on the service industry give it different prospects from China.India Prime Minister Narendra Modi,aware of the economic drag that is holding the country back,launched his "Make in India" initiative with the primary goals of fashioning India into a global manufacturing hub and making the 21st century "India's century."2 The "Modi effect" and his personal boosterism have been remarkable at keeping the "I" in BRICS on the prize of economic revitalization.3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problematic nature of "authority"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Focusing on the rules governing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relations, which today form part of the juridical conditions of global capitalism, the location and structure of political authority are argued to be historically specific. They have changed with the emergence of different historic blocs and as a result of consequent alterations in state-societyrelations.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private corporate powe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hegemonic authority relations. However, the significance of private authority is obscure and little understood by student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is gives rise to analytical and normative grounds for adopting a historical materialist approach to theanalysis of global authority that incorporates national, subnational, and transnational influences.  相似文献   

13.
在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影子经济”对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离散作用不但被忽视了,而且有被简单地视为经济转轨结果之一的迹象。事实上,“影子经济”一直是苏联和俄罗斯(1990年代后)经济的伴生物,在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下的成因、表象、运行机制、功能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近读甄炳禧同志新作《美国新经济》,忍不住想说几句话。  记得80年代初,读了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砞葆一先生主编的《当代美国经济》一书后,当时就有耳目一新之感。后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陆续都有关于美国经济的专著问世。近些年,关于美国新经济的著述也很多,但像《美国新经济》这样洋洋37万言,从学术的角度,专门论述有关问题的著作还不多见。  本书之所以引人注目,主要是由于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对新经济作了系统的论述。迄今,国际上对何为新经济并无统一的认识。甄著对此虽提出了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小经济"是指以中小企业、个体经营为主的经济部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均注重依靠"小经济"吸纳劳动力,其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使矿产开采地区产生级差地租。根据俄罗斯法律,地下资源为国家所有,也就是说,矿产地租也应归国家所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俄罗斯的矿产地租有其自身的特点。目前,俄罗斯在自然资源利用上有一个主要的问题尚未解决,即那种既能保障法人及个人企业家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又能从总体上保障国家利益的自然资源所有制并未建立起来。因而有关自然地租的问题,如地租形成、形成的条件、计算方法、分配原则和机制等仍将是俄罗斯面临的一个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17.
At the threshold of the new century, EU countries adopted the "New Economy" strategy and worked out and took a series of measures in order to catch up with the new economy of the United States. I. Major measures of EU and its member countries to develop new economy. 1.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nomy of a new type with Internet as its platform an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s its pillar. EU has proposed the "e-Europe" plan and the strategy for developing know…  相似文献   

18.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国家战略,顺势发展"飞地经济"对抢占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新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飞地经济"的挑战,进一步提出促进"飞地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并以钦州为例分析其发展"飞地经济"的优势,希望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飞地经济"模式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东北经济振兴实施阶段,辽宁提出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辽宁经济、东北经济、乃至东北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建设中存在着产业结构同质化隐忧、港口建设与临港经济问题、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湿地保护问题.因此,应对"五点一线"的产业集群与产业布局、经济一体化、沿海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进行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1997年和2008年,韩国两次遭遇严重的金融动荡,且韩国经济在这两次金融动荡中的演进轨迹具有颇多相似之处.这说明外生的结构性因素在制约着韩国宏观经济的变迁.其实,这个外生结构性因素,就是与美国主导的霸权秩序结合在一起的世界经济"中心-外围"结构.韩国在这一结构中所处的"半外围区"的位置,正是韩国金融脆弱性的根源所在.从"中心-外围"结构的视角分析韩国的金融脆弱性的形成机理,可以发现"半外围区"金融运作的普遍特点.而分析韩国的金融脆弱性,对中国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