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江 《党史博览》2003,(5):30-32
新中国成立后,"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和工程师颁发和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23位共和国功臣被称为"两弹一星"元勋.  相似文献   

2.
钱江 《世纪风采》2024,(2):44-47
<正>数学是“两弹一星”元勋的共同热爱“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包括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章”,表彰他们在此事业中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23名科技工作者每人一枚由515克纯金制成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在这次表彰大会上,江泽民同志饱含激情地说:“他们的英名和功绩,将永远与‘两弹一星’事业的丰功伟绩融为一体,记载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上。”在追授“两弹一星元勋奖章”的7名功臣中,有一个名字——郭永怀让许多人感到陌生。  相似文献   

4.
1968年12月5日凌晨,北京上空的一次飞机失事不但让周恩来流下了眼泪,更让中国的国防科技建设受到重创。著名空气动力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之一郭永怀在这场事故中壮烈牺牲了。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23名科技工作者颁发了每枚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月9日,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于敏院士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习近平为其颁发奖励证书。1999年9月18日,在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于敏第一个被授予"两弹一  相似文献   

6.
正"两弹一星"是我国对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简称,曾有23位杰出科学家为此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23位元勋中,就有9人曾经在重庆学习与工作过。他们的足迹与往事,永远留在了巴山渝水。邓稼先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  相似文献   

7.
他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时刻关注着"嫦娥一号"的最新变化;他是"两弹一星"的元勋,见证了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之一,于敏是我国自主培养的杰出的核物理学家,也是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周光召称他"毕生奉献、学界楷模"。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防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十几项重大奖项的于敏,曾经为了我国的核武器研究而"隐身"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元勋,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前名誉主席、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因病于7月30日晨6时2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相似文献   

10.
《求是》2012,(7):2
"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1957年踏上共和国导弹研制的征程。在他的主持下,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军事装备史上导弹运载技术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东风二号"取得圆满成功,翻开了我国导弹发展史上自主研制的新一页;中国首  相似文献   

11.
孟兰英 《党课》2011,(7):119-120
2011年2月26日,朱光亚走了,为共和国科技事业奋斗的“两弹一星”元勋们又陨落了一颗。 朱光亚。我国杰出的核物理学家,新中国核事业特别是“两弹”事业的元勋和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国防科技战线杰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相似文献   

12.
高荣伟 《先锋队》2015,(5):13-15
作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的"名气"如此之"小",以致于不为一般人所熟悉……1月9日上午,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自为"两弹一星"元勋于敏颁奖。作为中国的"氢弹之父",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之一,于敏荣获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对于好多人来说,于敏这个名字是首次进入他  相似文献   

13.
钱学森是享誉全球的中国科学家。他对新中国的高科技,特别是对“两弹一星”和航天事业的开拓创建与飞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91年,钱学森80大寿,为了表彰他对我国高科技的杰出贡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特授予他“国家杰出科学家”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7月28日,中央军委颁授"八一勋章"和授予荣誉称号仪式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原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军职常任委员程开甲同志颁授勋章和证书。这是党和国家的崇高褒奖,也是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誉。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钱学森同志是为新中国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功勋卓著、影响深远的杰出代表,是享誉海内外的科学巨匠、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同志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之一,周光召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他将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中国的国防事业。风雨几十年后,作为经历过“两弹一星”时代和改革开放时期的科学家,周光召在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时,用三个字做了概括:平常心。“我想应该有一种平常心。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1月1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一位96岁高龄的老人登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成为令人瞩目的"明星"。这位老人就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创建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总装备部高级顾问程开甲。这一刻,距离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核弹试验赖程君,电子层中做乾坤。"这是中国核试验基地首任司令员张蕴钰将军赠给程开甲的诗句。  相似文献   

18.
《军队党的生活》2012,(8):80-81
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武警水电第九支队四中队历史荣誉2007年、2010年被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2008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被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武警总部?予"抗  相似文献   

19.
正一2017年2月26日,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朱光亚逝世6周年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我不禁回想起40年前他老人家与我们在大漠朝夕相处的难忘岁月。1977年9月,中央委员、国防科委副主任朱光亚,中央候补委员、国防科委政委李耀文,率工作组赴我当时所在的工作单位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某测量站场区指导"东风四号"导弹试验任务。朱光亚,湖北武汉人,杰出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  相似文献   

20.
1999年9月18日,雄伟的北京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召开表彰大会,江泽民同志亲手将金光闪闪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佩戴在王希季院士胸前。这个荣誉对于王希季来说,真可谓实至名归。他在中国航天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第一枚探空火箭技术负责人、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总体方案设计者、第一颗返回式卫星首任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