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事天地》2011,(10):4-4
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四川成都举行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启动仪式。服务月活动期间,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将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以下服务:一是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帮助他们了解、理解和运用国家和当地的各项就业政策措施;二是就业失业登记服务,为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办理就业失业登记手续,  相似文献   

2.
《人事天地》2011,(10):54-54
本刊讯(通讯员 覃剑)贺州市就业服务中心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服务企业招聘用工,促进城乡劳动者尽快就业。一是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在人力资源市场内专门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就业信息墙报专栏、电子触摸屏,设置了招聘洽谈大厅等服务设施,开设了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就业咨询等服务窗口,免费为求职者、用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二是传递就业信息。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高峰的到来,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毕业生职业指导、就业指导的定位问题有待解决;指导的方法和手段简单;指导与服务机构力量薄弱。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应树立职业、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理念,强化就业指导机构的职能,切实提高学生规划能力;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造就专业化就业市场;提升职业、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工作水平,建立全员指导与服务机制;提高指导队伍素质,塑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建立对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机制,建立和完善职业、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推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促进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山东理工大学786名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对被调查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评判、就业意向和择业标准、专业满意度与重视度、就业影响因素、求助意向等进行了分析,发现被调查学生在就业单位意向、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择业时首选的地点以及对职业的月薪期望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利于顺利就业的倾向。建议就业指导人员引导大学生在择业时遵循主动择业原则、社会需要原则、发挥特长原则以及可行性原则,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5.
《人事天地》2014,(10):59-59
<正>自9月1日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以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活动期间,17个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举办专场招聘会50余场,提供近4万个岗位。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为毕业生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培训、创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深入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工作,了解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就业状  相似文献   

6.
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已成为高校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可以预计,近年我国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而相当部分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难保会因为幼稚的冲动、盲目的激情、过分的自信或自卑而与就业良机失之交臂。针对高校中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笔者从求职择业心理的视角对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形成的主观原因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对如何帮助毕业生进行就业困难的自我救赎做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择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实践证明。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就业的初期,需要强化职业规划环节,找准就业目标,调整努力方向,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考查了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方面的信息渠道、影响其择业就业的主客观因素、大学生的求职技巧、求职中的法律意识等与大学生就业有密切关联的一系列指标,进而为今后高指标如何有效指导大学生择业就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情感倾向,其包含就业过程中对自我的评价、对社会的认知、对求职层次的定位、以及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就业行为、就业选择的心理定势和心理特征。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于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心理误区,促进大学生就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东理工大学786名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对被调查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评判、就业意向和择业标准、专业满意度与重视度、就业影响因素、求助意向等进行了分析,发现被调查学生在就业单位意向、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择业时首选的地点以及对职业的月薪期望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利于顺利就业的倾向。建议就业指导人员引导大学生在择业时遵循主动择业原则、社会需要原则、发挥特长原则以及可行性原则,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与其就业质量息息相关。笔者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观对其择业机会、职业选择和职业适应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不理性状态,识别择业机会的能力较弱,职业选择盲目,职业适应困难;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代价观、职业发展观、职业声望观和职业报酬观对其择业行为有显著影响。因此,要切实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引导其由“生存型择业”提升为“发展型择业”,提高其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2.
高校贫困生在择业过程中因心理自卑焦虑、职业搜寻的资金缺乏、能力缺少锻炼、社会资源匮乏和择业过程中法律维权能力差等原因,造成了择业就业中的困难,而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则为上述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互联网为心理疏导提供了新平台与渠道,打破了二元劳动市场的壁垒,减低了职业搜寻成本,并提供新的网络教育模式,让法律服务更便捷、高效,这些便利的功能为高校解决贫困生就业问题找到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刘成先 《工会论坛》2007,13(3):104-105
因特网的快速发展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积极开展文献检索与全文检索和事实、数据、新闻信息查询服务,并根据目前人才需求和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利用各种人才就业信息网络,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指导和择业信息传播等信息服务工作,不断开创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2013年9月起,靖西县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首次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系统,同时,依托系统信息平台,对全县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全面掌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个人基本情况、求职意向、就业服务需求以及接受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享受就业扶持政策、实现就业创业等情况;免费为毕业生提供招聘信息、政策咨询,有力促进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快就业,大大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据统计,2013年全县毕业生报到710人,截至12月15日已就业683人,就业率达96.2%,其中通过该系统信息平台成功推荐到各企业事业用人单位达296人。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高校学生择业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经济下“统招统分”模式的消失使“择业”一词日渐升温,随后“择业难”也成为大多数人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特剐是对大学生更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难题。多数大学生在毕业后都会感到一片茫然: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若就业该从事什么职业,自己能胜任什么职业,面对择业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围绕这个问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网上发帖等方法深入调查探析大学生择业观,以帮助广大毕业生更好地进行人生定位,择好业、就好业。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指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发生根本性改革,许多高校毕业生往往由于缺乏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设计,在择业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最终造成就业的困难.因此,高等院校应尽快开展针对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指导,使学生一进大学校门就开始接受全程式就业指导,从而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目标,提高求职技巧,提升职业品质,为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毕业生就业制度新旧体制的转换,即除少数毕业生外,绝大多数毕业生将进入毕业生就业市场,实行自主择业。从计划分配到自主择业,就业的主体由国家转变为毕业生个人,毕业生获得空前多的就业选择权。但是,自主择业不等于自由择业,自主择业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实现自主择业后,国家仍要实行宏观调控。实行自主择业,从课程内容、学生教育管理、学校与社会需求关系的调整等方面,对现阶段高校的教育改革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必将更加突出学校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事天地》2011,(10):65-65
本刊讯9月7日,“2011年广西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在南宁启动。本次服务月活动以“落实就业政策,强化就业服务,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主题,旨在大力促进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活动期间,全区各级人才服务和就业服务机构将统一提供“八个一系列”服务,  相似文献   

19.
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由政府安五向自主择业的方式过渡,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适应这种形势?笔者认为,除了各级就业安置部门需加大工作力度外,毕业生本身屯应该努力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提高四种能力:一是认清就业形势,转变思想观念。有些毕业生缺乏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过分依赖政府分配就业,不会屯不敢到社会上推销自己,从而失去了很多良好的就业机会。应当看到,目前,行政机关精简机构,企事业单位减员增效已是大势所趋,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正由政府行为向市场选择、自主择业的方式过渡,最终达到取消分配。毕业生对此要有…  相似文献   

20.
高职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准确把握毕业生择业心态,提供相应的辅导。为此我们从毕业生的择业依据、1薪酬期望值和影响毕业生择业、就业的主客观因素两大方面进行了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并从大学毕业生自身发展的角度提出解决就业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