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思想政治课教材,在版面编排设置上较以往教材有很大的突破。在《思想政治》高一年级(实验本)中,“课”、“节”内容除文本内容外,设置了诸如“操作平台”、“名人名言”、“阅读与思考”、“相关链接”、“经济观察”、“知识窗”、“观察与分析”等新栏目,并在两课后面设置了“实践与探究”的活动栏目。本文把这些栏目总称为“辅助资料”。这一设计,既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向,大大缩短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又很好地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  相似文献   

2.
新修订的人教版《思想政治》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方式,采用"内容活动化"的新的呈现方式,教材出现了较多的探究活动。仅必修1《经济生活》共有探究活动99个:第一单元26个;第二单元31个;第三单元14个;第四单元24个;另有单元综合探究4个。这些探究活动都是专家经过精挑细选而来的,对于教学环节的推进、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因而,教学中教师不仅不应忽视这些探究资源的存在,更应该学会妙用这些教材探究资源,从而实现有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材分析“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是统编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的综合探究,由探究活动目标、探究活动建议、探究路径参考和结语组成,提供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怎样高扬永不褪色的旗帜”“如何理解依法执政”三个子议题,以及对议题进行探究的活动建议。本单元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展开,讲述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人民站起来、  相似文献   

4.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其中,安排在每一单元最后的综合探究作为新教材的一大亮点,较好地体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提出的  相似文献   

5.
<正>一、教材分析“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是统编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的综合探究课,是对第一单元内容的总结和升华。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本单元综合探究是让学生在学习了各课内容之后,对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形成一个更系统、更全面的整体性认识。本课内容具有高度的理论综合性和鲜明的思想教育性,  相似文献   

6.
《法律常识》(简称“法常”)是政治课近年来新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探索怎样教好这门课,首先要理解好教材的特点。“法常”教材有那些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法”字。首先从“法常”的教材的内容来看,新编“法常”教材的内容共有十二课,第一课是导言,第二课至第十一课是基本内容,第十二课是总结课。十二课的内容可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如何学;第二单元宪法和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第三单元违法和制裁;第四单元犯罪与刑罚,以及如何同犯罪作斗争;第  相似文献   

7.
教材:江苏版七年级《思想政治》第一册第十二课。活动目的:通过适当拓宽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活动,突出“预防为主”原则,教育学生拒绝不良诱惑,磨砺坚强意志。活动思想与原则:1.突出学生主体性原则,倡导小组合作探究;2.注重启发式教学原则,引导学生质疑、启思、导行;3.关注学生思想与生活实际,体现知、情、意、行相统一。教学用具:笔记本电脑、投影仪、音箱等。活动过程:活动导入师:首先,让我们以最响亮的声音回答“我这是第几次给大家上课”?生(异口同声):第一次。师:再次,让我们同样以最响亮的声音回答“大家能不能配合我共同把这一课上好”…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简析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用修订本《)思想政治(三:年级必修)》一书中的第四课第一节第一框的知识内容。  相似文献   

9.
中学思想政治教材编写委员会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本 )《思想政治》二年级 (下 )的第九课第三框题 ,在论述“公民住宅不受侵犯”时 ,讲到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执行搜查须持有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搜查证 ,由公安人员进行……”。笔者认为这两句话有明显不妥之处。一、搜查证由谁来签发教材上的论述是“执行搜查须持有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搜查证” ,此言不妥。因为 :1 .如果是在我国农村的县、乡、村的辖区内进行搜查 ,使用由“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签…  相似文献   

10.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增加了《文化生活》这一模块。据此,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了《文化生活》教材。下面就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设计理念、呈现方式、评价方式等作一些说明,以利于我们与广大教师进行共同探讨和交流。一、《文化生活》编写的指导思想与设计理念(一)《文化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第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文化生活》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编写的,教材各个部分都渗透着马克思…  相似文献   

11.
工作动态     
北京市东城区召开第三届“王府井杯”思想政治创新实践交流会为进一步推动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力度,有力提高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近日,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联合召开“东城区第三届‘王府井杯’思想政治创新实践暨2005年度处级干部优秀理论文章评比交流会”。区属部分单位主管领导,区属各单位部门负责人等百余人参加。北新桥街道工委“民情日记”工作法等八项活动被评为第三届“王府井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实践活动奖;东华门街道工委“绣奥运会旗、抒爱国情怀”等九项活动被评为第三届“王府井杯”思想政治工作创…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法律与生活》第四单元的综合探究。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社会争议的解决”,本内容紧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把诉讼的学理知识与纠纷解决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是对“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诉讼实现公平正义”的延伸和拓展。通过探究,学生应能够以诉讼主体的身份,参与庭审活动,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推进诉讼程序,切身体会运用民事诉讼程序解决民事纠纷的主要步骤、环节,增强规则意识、程序意识;  相似文献   

13.
<正>活动型学科课程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独特内容,其实施要求使活动设计成为承载学科内容的重要形式。活动设计应该“包括提示学生思考问题的情境、运用资料的方法、共同探究的策略,并提供表达和解释的机会”。把“情景剧”引入教学,本身就包含了情境的创设、剧本的编写、小组的探究和学生的表达,充分体现了活动实施的要求,对于改变学科教学方式,涵养学科素养非常有意义。笔者结合高中政治《法律与生活》第二单元“剧”说婚姻家庭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情景剧教学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4.
<正>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选自统编教材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八课第三框“法治社会”。第三单元以“全面依法治国”为核心,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探究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与成就,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明确建设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系统工程,进而阐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四项基本要求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第八课第三框“法治社会”是在第八课前两框“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教材分析“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是普通高中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学习内容包括三目:第一目“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要讲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二目“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阐述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的文化作品才能具有恒久魅力;第三目“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阐述发展中国特色社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6.
“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基本要求。教材既承载了课程的主要内容,也提供了配套的活动情境。读懂、学通教材是打造活动型学科课程“到哪去”“分几步去”“怎么去”三部曲的关键抓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材作为抓手,通过对教材编写意图的解读来确立教学目标,厘清教材的内容逻辑以设计组织活动的议题线索,结合学情改编教材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梯度问题的活动中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精神,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材已向全国推开。我们徐州市高三年级已于88年9月1日开始普遍采用了新教材《政治常识》,这对高三政治教师来讲是第一次接触.因而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  相似文献   

18.
“改革就是好!”这是成都第七中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答完高考政治试卷说出的心里话。同一时间,武汉实验学校的一些女学生走出考场后,心情十分激动,竟把她们的政治课老师抱了起来。这位教师在最近写给我的一封信中说:“政治课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实验工作是若在其中,乐也在其中”。我想,这也许正是参加政治课改革实验的师生们的共同感受吧。上述两所学校和北京师大实验中学和二附中,从去年秋季起,使用我们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同编写的高中《政治常识》实验课本,进行了教学实验。为了进一步搞好改革,有必要对我们的教材编写、教学实验和命题考试情况,作一初步分析。一、这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我们这本《政治常识》共设五课:第一课,阶级;第二课,国家;第三课,政党;第四课,  相似文献   

19.
为准备1988学年度中学思想政治课试用实验教材,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领导小组在暑假分别举办了两期骨干政治教师培训班。来自全省各市、县200多名政治教师,政治教研员接受了培训。他们将成为各地分级培训教师的骨干。广东省是最先进行政治课教改试验的地区之一。经国家教委批准,广东自编实验教材,并在部分试点学校进行综合教育实验。从1988年秋起,将在全省的高一年级试用省编教材《科学人生观》、高三年级试用《政治常识》;二分之一的初中一年级试用《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课》第一册。培训教师是教改的关键。广东省教育部门的有关领导主持了培训班的开班仪式并作了动员讲话。广东省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领导小组组长黄家驹教  相似文献   

20.
<正>一、教材分析统编《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视学生的生命教育,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用一个单元的篇幅,从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到活出生命的精彩,针对个体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等方面引领学生进行生命的思考。本节课“生命可以永恒吗”是进入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第一课第一框,在全书中起到开启、引领学生学会思考生命的作用。本课的教材内容重在阐述生命的特点,明确生命的责任担当,为后面学习如何对待生命进而活出生命的精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