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记·循吏列传》中,有一个“公仪休相鲁而嗜.鱼”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鲁国的宰相公仪休,因为特别喜欢吃鱼,所以鲁国很多人都争相买鱼送给他,但公仪休却一条都不接受。  相似文献   

2.
正《史记·循吏列传》中,有一个"公仪休相鲁而嗜鱼"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鲁国的宰相公仪休,因为特别喜欢吃鱼,所以鲁国很多人都争相买鱼送给他,但公仪休却一条都不接受。下属问他:"您这么喜欢吃鱼,为什么别人送鱼却不要?"公仪休回答:"夫唯嗜鱼,故不受也。"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接受别人的鱼。  相似文献   

3.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针对过去“一大二公”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对效率造成的巨大损害,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著名论断,使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起着榜样示范作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阶段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冲突论”处于主导地位。持有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公平与效率是两个截然对立的价值体系,追求效率必然牺牲公平,或者追求公平必然牺牲效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主张公平优先,投资者、劳动者不能得到他们所投资或付出劳动应得的报酬,就会直接影响投资和劳动的积极性,必然导致平均主义,效率下降,国力衰竭,…  相似文献   

4.
山人 《侨园》2014,(9):42-42
以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号“东坡”命名的菜肴“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等可谓家喻户晓。苏东坡于美食,尤其喜爱吃鱼。苏东坡居常州时,—位朋友烹制的河豚味道极佳,准备让他尝尝鲜。于是,他办了满满一桌河豚酒席,蒸的,烩的,炒的,煨的都有。苏东坡一见这么多鲜美的河豚,一句话也顾不得说,拿起筷子就吃。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10,(12):8-9
一、中华文化之魂在“人和” 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人和”是中华文化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孔子主张“和为贵”、“和而不同”。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政通人和”是中国历朝历代对社会治理状况的最高评价。  相似文献   

6.
《史记·循吏列传》中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宰相公仪休非常喜欢吃鱼,一些有求于他的人便送鱼给他,公仪休每次都严辞拒绝:有人很不理解地问:“您那么喜欢吃鱼,为什么不收呢?”公仪休答道:“正因为喜欢吃鱼,才不能接受啊。我现在担任宰相,可以用俸禄买鱼;如果收了人家的鱼,就要给人家办事,那样难免就要违反国家的法律.宰相的官位就会被撤掉。到那时,不仅没有人会给我送鱼,  相似文献   

7.
王坚  李军 《瞭望》1992,(23)
谁都没有料到鱼市场、鱼柜台会如此迅速地遍布中国城乡,困扰多年的全国性城乡“吃鱼难”的问题会这么快地得到基本解决。据统计,1988年我国水产品总量达1061万吨,比10年前增长1.3倍;“七五”期间,全国水产品产量平均每年以100多万吨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馋鱼的联想     
每当看到活蹦乱跳的鲜鲤鱼,我真感到馋——这大概就是孟夫子说过的“鱼,我所欲也”。可见,为鱼的美味所吸引者,绝非我一人而已了。 然而,也确实有不为鲜鱼所诱的人。“羊续悬鱼”的故事就是见诸史传的。说的是东汉时候,南阳的地方官员贪污受贿之风盛行,羊续恰在这时做了南阳太  相似文献   

9.
日前,青岛市一个投资100亿元的“大炼油”项目,因为市民对其将产生的环境污染表示质疑,市政府最终决定该项目的建设将坚持只走半步——建成现代化的生态工厂,而后续的石化项目,只选择不排污、少排污以及排污能够得到基本治理的;其它的项目赚钱再多也不上。 “只走半步”,让人感慨颇多。假若把经济的高速发展比作“鱼”,而把良好的生态环境比作“熊掌”,那么实  相似文献   

10.
在广大后发国家的政治发展过程中,民主与效能往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实行民主,就有可能损害政府的效能;提高政府的效能,又可能需要压制民主。这种冲突根源干发展中国家在其政治发展过程所不可避免的三大矛盾: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及政治与经济的失衡。  相似文献   

11.
瞭望哨     
《瞭望》1994,(31)
一日闲聊,谈到世风,有同志说:“这年头,为人办事收点礼、吃吃请,只不过象九牛一毛.人家都这样.”“人家都这样”,可说已成社会之流行语,也可以说已成行贿受贿者内在的一种心理基础.现在不少人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难题需要请有关部门或领导解  相似文献   

12.
近日读到这样的两则故事。一则是“校人烹鱼”:有人送给郑国子产一条活鱼,子产叫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鱼放到池里去,小史却把鱼煎烹吃了,并回报子产说:“鱼刚被放到水里的时候,还显局促不安的样  相似文献   

13.
当前,企业病休人员借病休之机,从事第二职业者大有人在。更有甚者,一些“假病号”借机从事个体经营活动,这对在岗职工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假病号”吃着企业,捞着“外快”,吃了职工,肥了自己。这些人长期在外游荡,企业对其很难控制,成了“几不管”人员。同时,这些人的行为直接影响了在岗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对这种不断蔓延的现象,广大职工强烈要求予以整顿。我们唐山市百货大楼是有着1900多名正式职工的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其中三个月以上的长休人  相似文献   

14.
曾几何时,“勒紧裤带”是节衣缩食、穷困潦倒的代名词。如今,“勒紧裤带”再度风行,成为一种时尚。倒让老一辈人感慨万千:真是不一样。记得妈妈讲,年轻时候最希望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可以穿新衣,并能放开肚子美美吃一顿。而那顶好的一顿,充其量不过是两碗大米饭和着几大块半肥瘦的猪肉之类的。那时确实是艰难,面黄肌瘦的,也只有过年能吃好一点,是要“勒紧裤带”过日子。转眼三十多年过去,生活也象来了个大转弯,吃对好多人来说已不再是生活主题,很多太太小姐们更是“谈吃色变”。即使碰上个山珍海味,也只敢晴蜓点水,尝尝鲜。…  相似文献   

15.
瞭望哨     
《瞭望》1991,(45)
两种“自我标榜” 湖北 成尚城 在今年夏天抗洪排涝那日日夜夜里,给我印象最深者,是奋战在抗洪第一线的共产党。每当有艰巨任务时,每当有生命危险时,许多人都是大声喊道:“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此时标明自己是共产党员,不是为了炫耀,更不是为了多一些索取,而是为了比一般人多吃一些苦,多一些奉献,甚至准备奉献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我家乡的老百姓,常用“吃的灯草,说的轻巧”这句话来形客和讽刺吃闲饭、不干活,出了事就站在旁边说空话的不负任何责任的“自在人”。时下这种“自在人”,在官场里几乎随处可见。 上海某县,为求发展,投资一百九十多万元修建一座贝港桥。不料桥建成尚待“剪彩”通车之际,竞轰然坍塌,近二百万元的巨资,几百人几百个昼夜的辛劳,随着一声巨响  相似文献   

17.
漫谈普通话     
人这一辈子,一个饮食,一个口音,在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比如饮食,南方人小时候吃鱼、吃大米,走到天南地北都爱吃.陕西的关中人小时候爱咥面、咥馍、咥牛肉泡馍,无论身在国内国外想的还是这一口.我们陕北乃至毗邻的陕甘宁蒙晋相同语言圈的人们小时候爱吃小米杂粮、养麦疙饦羊腥汤,再吃什么川菜、鲁菜、苏菜、粤菜风味,再提什么鱿鱼海参、山珍海味宴席也不解馋、不过瘾、不足劲,甚至梦里都在吃小时候的茶饭一老娘做的粗茶淡饭.  相似文献   

18.
鱼与熊掌──关于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思考本刊记者杨桃源没有历史,就没有出在.只有历史,就没有将来.在保存历史与创造将来的过程中,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始终是一对无可回避的矛盾.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能否得兼?如钶得兼?当深圳至广州的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9.
水番 《瞭望》1996,(Z1)
民以食为天。数亿人集中在春节几天暴饮暴食,历来是颇为“壮观”的场面。现在,这种场面已渐成陈迹。那么“吃”在今年的春节,又映现出了怎样一番风景? 蔬菜市场:货多人少 每年春节,菜市场都像在举办狂欢节——购物的狂欢。可今年采访菜场经理,却感到他们不像往年那样神采飞扬。“货源是绝对  相似文献   

20.
一、生产力的内在矛盾和内在动力。 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内在矛盾性。正是生产力的内部矛盾,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即人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同自然界之间进行的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交换关系。正是在人和自然之间的这种交换中,人和自然之间不断产生和解决这个矛盾,由此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关系就构成了生产力矛盾运动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