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明文规定:著作权人享有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即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再现原作品获得报酬权及演绎权。同时对著作权的归属、权利的保护期、著作权的许可使用、法律责任等也作了详细的规定。《著作权法》在通过对作者享有权益的保护,激发作者创作的积极性,以便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作品的同时鼓励优秀作品的广泛传播,使全社会共  相似文献   

2.
作者的著作权、传播者的邻接权、使用者(社会公众)的使用权,三项权利的平衡是立法者的期望。著作权法在保护网络作品著作权人权利的同时也应当对其权利进行合理的限制,以平衡网络作品的创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对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权利限制是虚拟的网络世界发展的必然。应平衡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权利限制与反限制。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权利限制存在着尴尬,以网络作品权利限制为视角对网络作品权利限制在今后的著作权立法时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浅论编辑的版权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著作权法》以法定形式明确了著作权的归属,同时也明确了出版单位的权利,作为出版业主体的编辑,必须认真研读著作权法,提高版权意识,从而有效地保护出版社、作者、读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侵犯著作权罪中的“发行”与《著作权法》中的“发行”含义是不相同的,《著作权法》“发行”中的销售行为不限于首次销售,而侵犯著作权罪的销售式“发行”仅指侵权品的首次销售。以此为出发点,《刑法》第218条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销售”是侵权复制品的二次销售或多次销售行为。侵犯著作权罪与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有各自互不交叉且前后衔接的调整范围,由此可知《刑法》第218条是第217条的下游犯罪。  相似文献   

5.
《民法通则》赋予公民以肖像权,《著作权法》赋予肖像作品的作者以著作权,两者在行使权利过程中往往要发生交叉和冲突,本文阐述了肖像权和肖像作品著作权交叉和冲突的主要情形,并提出了如何适用法律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体育赛事节目的 著作权侵权案件频频发生,刚刚进行第三次修改并已经公布的《著作权法》为体育赛事节目的 著作权保护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体育赛事节目不仅具有可版权的正当性基础,并且在此次《著作权法》修改的视阈下已经具备"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要件,纳入视听作品的保护范围.然而,目前学界所主张的是"广播组织权保护说"和"录制者权保护说"两种学说,二者的适用问题仍处莫衷一是的局面.因此,具体到体育赛事节目著作权保护路径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当前一段时间及未来的较长时间内的法律的可适用性,从现行《著作权法》中独创性标准的反思与重构以及构建《著作权法修正案》最为合理的立法方式两方面分别给出体育赛事节目著作权保护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肖像权与肖像作品的著作权发生冲突时,如何解决以及如何协调我国法律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仍属于法律上的空白。著作权与肖像权冲突有历史原因,也有根本原因;著作权与肖像权冲突的类型多样,理论上争论颇多。我国《著作权法》对于委托作品,采取了与英国《著作权法》(1988年)基本相似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肖像权与肖像作品著作权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作权集体管理是实现著作权人权利的有效手段,而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对此未作明确规定。为配合著作权法的修订,本文结合国外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发展状况和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的现状,就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设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目前的立法和判例来看,当作品著作权与所有权发生冲突时,相较于著作权人,学界和实务界更倾向于对所有权人的保护。这种主张“所有权限制著作权”的倾向可能会导致对作者合法著作权的侵害,是对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的违背,也会造成后续疑难问题的产生。因此,应兼顾所有权人和著作权人的权利与义务,使所有权与著作权最终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0.
动画形象是动画作品的重要元素。动画形象可与动画作品分离,构成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的美术作品。我国《著作权法》对动画形象著作权的归属采用原始归属模式,该归属模式存在“法人作品”与“特殊职务作品”界限模糊的缺陷,造成认定动画形象著作权归属的困难,同时“法人作者”立法例的确立损害了个人创作的积极性。本文针对我国现有著作权归属模式的困境,通过分析“阿凡提”案,并借鉴其他国家著作权归属模式,从鼓励个人创作的角度提出完善我国著作权归属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是各国著作权法中对著作权限制的一种主要制度。然而随着信息化在全球的蔓延,特别是数字化图书馆的出现,现有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已呈现出不适应的状况。著作权新载体的出现要求著作权法进行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已由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于1990年9月7日审核通过,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1号令,自199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文着重对著作权的含义、著作权的主体、内容、客体,著作权的范围、使用、限制和保护、法律责任以及仲裁与起诉等法律问题作一论述.一、著作权的含义著作权是指著作人(自然人[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依法对科学研究、文学、艺术诸方面的著述和创作等作品所享有的权利.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因此,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民事权利,是知识成果,其具有无形性、双重性、专用性、地域性、期限性等特点,故我国《民法通则》和著作权法对其作了专门的法律保护.二、著作权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试论我国著作权职务作品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的原始归属问题 ,英美法系的“视为作者”原则与大陆法系的“创作人为作者”原则截然不同 ,且各有特点。我国的《著作权法》虽结合了两大法系的相关规定 ,但对“单位的优先使用权”及尊重创作者的精神利益等方面应予以修改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的原始归属问题,英美法系的“视为作者”原则与大陆法系的“创作人为作者”原则截然不同,且各有特点。我国的《著作权法》虽结合了两大法系的相关规定,但对“单位的优先使用权”及尊重创作者的精神利益等方面应予以修改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作权法》及《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对实用艺术作品均没有任何明确的规定,实用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至今仍为空白。我国应结合国际公约、条约和国外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在《著作权法》中应明确规定对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建议增设著作权的刑法保护条款钟书峰著作权,也称版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作者依法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由于受时代的局限,我国1979年制定的《刑法》没有规定运用刑法保护著作权;而1990年通过的《著作权法》也没有规定追...  相似文献   

17.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从理论和规范两个层面对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进行分析.一方面凭籍知识产权的价值平衡观与自然法学派对于权利的基本理论来说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实质上乃为权利限制的法理根源;另一方面从实证的角度比较了外国与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并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以期有助于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问题一直是知识产权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中有两个问题尤其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和研究:一是把计算机软件纳入著作权法或版权法的调整范围并不具有天然的合理性,所以我们应当在充分掌握计算机软件特性的基础之上,用一部专门的法律来对其进行保护。二是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八条规定了软件著作权人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大都是因袭了著作权法对著作权保护的规定,并没有考虑到计算机软件本身的特性。另外从保护周期等方面考虑,软件著作权保护中并没有解决利益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9.
网络期刊的著作权法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期刊这一新的作品表现形式的出现,对如何适用著作权法提出了新的问题,其中关键性的问题是网络期刊的著作权主体和网络期刊出版者的权利,网络期刊的著作权主体包括网络期刊中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人和网络期刊的著作权人,其中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人是作者,而出版者则是网络期刊的著作权人。由于网络期刊同时存在两类著作权人,因此,在著作权的行使上会产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的著作权优先于出版者的著作权。作为作品的传播者,出版者除了享有著作权外,还享有版式设计权、转载、摘编权以及一稿多投禁止权等邻接权。  相似文献   

20.
《著作权法》(修改草案)规定:提供单纯网络技术服务"不承担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审查义务"。这种绝对排除著作权信息审查义务的立法矫枉过正,引起著作权人愤慨,与国外立法、学界认识、利益平衡原则及现实需要都不相符。保留特殊情况下的审查义务既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也有理论和实践基础。特殊审查义务源于法律规定,由法院判决和行政命令而具体设定。它主要是采用过滤技术对重复侵权作品的权利管理信息进行审查的方式来履行。规定不承担"普遍"性审查义务,并辅以"特殊"审查义务这一例外规定,是著作权法修改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