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农村,必须把握以下着力点: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和谐基础。要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农村经济为突破口,以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为切入点,努力夯实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慈利县作为湘西“门户”和张家界“东大门”,要积极实施“旅游带动、农业振兴、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努力夯实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经济基础。在抓旅游发展上,我们提出依托张家界知名品牌优势,围绕…  相似文献   

2.
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内容极其丰富,涵义十分深刻.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今年是"十一五"的第一年,尤其要慎重初战,开好头、起好步,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和今后农村工作的重头戏。怒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农村为目标,扎实开展工作,把握好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又包括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既要全面把握,统筹兼顾,整体推进,防止顾此失彼;又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要坚持发展,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要坚持统筹,要哺要带;三是要重视改善生活条件,引导农民创造新生活,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着力建设现代农业,加速培育和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我们最大的…  相似文献   

5.
郑文 《支部生活》2006,(11):17-17
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要着力抓住“六个关键”:一是推进产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牛产是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是核心。要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关键,通过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措施,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基础设施搞不好,农村面貌变不了。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切实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问题。要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改造,提高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和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要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三是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增强农村发展潜力。创新体制机制,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立足实际,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来。为此本文提出应从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着力推进整村扶贫开发,努力减少贫困人口、强化基础教育和培训工作,培育新型农民等八个方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提高实现共同富裕、发展基层民主政治的能力实现构建和谐农村的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促进农村加快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使集体经济强起来、农民富起来,才能为构建和谐农村打牢物质基础。烟台市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在强村富民过程中不断增…  相似文献   

8.
刘桦 《新湘评论》2005,(12):52-5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农村,必须把握以下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建设领域,涉及农村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等方面.面对德钦县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要科学把握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客观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紧紧抓住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大好时机,趋利避害,认真做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  相似文献   

10.
丁元森 《奋斗》2007,(6):22-22
近年来,牡丹江农垦分局全面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为目标,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构建垦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孙绍阳 《奋斗》2008,(5):53-5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农业和农村的长远发展,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创新思维、统筹规划,创新实践、超常举措,创新工作、扎实推进。在实际工作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做到“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为此,必须在创新工作思路上做文章,着力把握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居民化三个关键环节,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实行城乡统筹,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要抓住关键环节,扎实推进,不断开创新的局面、取得新的成效.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农村产业发展落后.因此,必须把打破二元体制造成的城乡产业分离割裂,推动城乡产业一元协调发展,尽快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滚动发展、整体推进,这就要准确把握建设的新内涵,在创新、务实、突破上下功夫。从我省实际看,新农村建设应在以下五个方面求新、求实、求突破。  相似文献   

15.
冯玉超 《世纪桥》2011,(15):131-13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桂林,面向西部,探讨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困境,提出文化农村发展战略,认识其重要性,挖掘和培育传统农村文化,探索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农村"。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和部署,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当前必须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注意了解和把握几个问题:一是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任务,必须首先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概念。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而且要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三是新农村建设必须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四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五是注意“三防”和“三急”。  相似文献   

18.
张洪斌 《党史博采》2006,(11):45-4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注意了解和把握几个问题;一是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任务,必须首选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概念.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注意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而且要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三是新农村建设必须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四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五是注意"三防"和"三急".  相似文献   

19.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将农村美与农业强、农民富联系起来,充分显示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建设美丽乡村的坚定信念,造福全体农民的坚强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昌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优化村镇布局,改善安居条件,培育文明乡风,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宣传思想工作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责任重大,必须围绕宣讲新理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设新文化的工作目标,创新宣传思想工作,努力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从理论和实践上提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认识。一是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加强研究和宣讲。二是要对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