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2014年4月1日,日本安倍内阁用阁议的形式出台了《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以取代自1967年就业已存在的《武器出口三原则》。安倍内阁的这项举措在正式出台以前就被认为是对过去日本武器出口规制的彻底颠覆。2014年7月1日,安倍内阁正式通过了修改宪法解释的阁议,战后宪法"专守防卫"的原则被突破,日本将被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自安倍上台以来,日本国内相继  相似文献   

2.
双周·观点     
《南风窗》2002,(11)
反华闹剧该收场 日本近来出现了一系列政治闹剧,自民党一些实力派政治家一个接一个被丑闻拖出政治舞台,政府部门从外务省到警察系统,连续不断出现贪污、渎职等“不祥事”,小泉的支持率下降一半还多。在这种情况下,自民党内的右翼急于寻找借口,转移国民视线。但没料到沈阳总领馆事件在日本国内越闹越大,超出了小泉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3.
赵坚 《南风窗》2010,(12):86-87
<正>日本古代自然灾害频仍,经常发生食粮匮乏,为了减少"口粮"负担,老人和幼子首当其冲。弃老戕幼,这在以"孝"、"仁"为人伦中心的古代中国,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中日恢复邦交以来,"一衣带水"就成了形容两国距离的"专用词"。的确,乘坐一个半小时的飞机,就能从上海飞到大阪;两国的旅客往来,光上海浦东和虹桥两个机场,一天飞往日本各地的航班就有近百个。根据日本官方的统计,2009年到日本旅行的中国大陆游客超过100万人  相似文献   

4.
2007年11月1日,中央编译局与以日本首都大学宫川彰教授为团长的日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代表团共同主办了主题为"中共十七大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中日学术交流会。在这次会议上,日本学者就中国当前的多种分配方式以及分配制度的理论根源、马克思本人关于分配正义的思想以及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在日本社会再分配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下是相关与会学者在本次学术交流会上的三篇论文。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4,(13)
<正>在6月11日的防长和外长"2+2会议"上,澳大利亚与日本达成共同研发防卫装备的协议。该协议被认为将为日本向澳出售潜艇技术铺平道路,从而为日本实质性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打开方便之门。但更值得关注的是,澳总理阿博特为何在中日对抗升级时大幅提升对日防务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贾旭阳 《当代世界》2014,(10):81-81
<正>(8月21日至9月20日)8月21日,日本自民党就"慰安妇"问题和"河野谈话"举行会议,要求政府在2015年就"慰安妇"问题发表新的官房长官谈话。这被视为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否认日军强征"慰安妇"罪行的新企图。1993年,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就"慰安妇"问题调查结果发表谈话,承认日军直接参与在朝鲜半岛、中国等地设置"慰安所"及强征当地妇女充当"慰安妇",并对此表示  相似文献   

7.
正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抗日战争时期对日工作总方针及战后日本的新情况,我国确定以"区分开来"原则处理与日本的关系。在"区分开来"原则指导下,中日双边关系以"民间外交"为突破,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邦交正常化,并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迅速发展。冷战结束后,中日双边关系从本质上讲是战略竞争关系,尽管如此,我们在处理与日本关系时仍应坚持"区分开来"原则。  相似文献   

8.
风云     
《南风窗》2012,(25):21-21
日本大选搅动政坛分化组合11月29日街头竞选中,日本民主、自民两党党首分别就日中对立表明态度。首相野田佳彦表示"不能丧失大局观","必须克制以言语挑衅他国的行为"。而安倍晋三主张加强海上保安厅的应对能力,称"首先必须凭借数量优势进行阻止"。安倍本人的观点一直是偏右翼,但许多日本财界大佬支持安倍,因为他们相信安倍能够处理钓鱼岛危机,修复中日关系。而在"第三极势力"中,原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对华强硬。石原和日本维新会代理党首、大阪市长桥下彻已合流,并在积极拉拢"大家的党"以及"减税日本"  相似文献   

9.
<正>日本当地时间8月14日下午6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表了他酝酿已久的"安倍谈话"。谈话尽管包含了此前外界广为关注的就二战侵略道歉、反省等内容,但却是以继承历代内阁立场的方式间接提及;谈话提及"殖民统治"和"侵略"措辞,但没有明确表示这是日本的行为。谈话发表后,日媒和国际主流媒体纷纷对安倍提出批评。日本及国际舆论对谈话广泛关注2015年以来,安倍谈话始终是日媒及国际主流媒体聚焦的热点议  相似文献   

10.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中日两国签署了《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居住在台湾的人民被视为日本臣民。许多台湾居民因此移居大陆,被称为“台湾籍民”或“日籍台民”。“台湾籍民”问题,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强加于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奇耻大辱。日本投降后,“台湾籍民”成为历史名词。日据时期,“台湾籍民”大批移居福建,对福建社会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不少影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闽台关系增加了特殊的内容。本文就日据台湾时期在闽的“台湾籍民”类型、职业与政治状况,以及日本当局对他们的态度等,试加论述。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16,(12)
正埃及在2011年推翻穆巴拉克的"革命"后,不仅权贵腐败未曾收敛,整个社会的腐败也泛滥成灾。对此,在两年前借大选合法化的新强人塞西也非常尴尬。祸不单行,距离俄罗斯客机于埃及西奈半岛上空被炸毁一事不到7个月,2016年5月19日,从巴黎飞往开罗的埃航MS804客机在发出烟雾警报后坠毁在地中海。加上今年3月埃及客机被劫停在塞浦路斯的闹剧,接二连三的  相似文献   

12.
俞天任 《南风窗》2011,(20):54-57
外交所反映的是一种实力对比的关系,从2005年中国发生反日示威,中日两国的实力对比起了相当大的,甚至是不可逆的变化,中日"摩擦"的增多对日本来说是一个正在被强邻赶超的国家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程万军 《工会博览》2013,(15):51-52
自从21世纪日本拉开"小泉新政",中日两国关系就进入了"冰川时代".期间虽有乍暖之时,但总的说来,冬夜漫漫. 时光流转到2012,这中日建交四十周年的纪念年份,却成为中日关系再起波澜的争端年,美国亚太新战略、钓鱼岛争端、日本政坛右翼化,令"四十庆"敷衍了事,不欢而散. 东方这两个举足轻重的"非常邻邦",如今到底是敌还是友?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以日本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为团长的友好代表团最近对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日本民主党是日本的第一大在野党、第二大政党,是日本政界一支年轻、重要的政治力量.该党重视中日关系,把发展同中国长期的互信合作关系作为重要的外交课题.鸠山由纪夫是日本政界新一代领导人,他对华友好,现任"日中友好议员联盟"副会长.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本刊记者对日本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进行了专访,请他就当前人们关心的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王少普 《南风窗》2010,(20):44-46
日本政坛的动荡,使日本政治家更钟情于显示对外强硬姿态,以拉升支持率。由于中日关系的"政冷"已由历史认识和外交层面的矛盾,提升到安全领域的摩擦,这使中日的"政冷"更包含了以往所没有的危险性。为了避免发生有违于中日根本利益的冲突,必须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6.
李莹 《南风窗》2014,(18):73-74
<正>不管"和平"前面加上什么修饰,真正的和平都不可能绕开历史来操作,而必须通过有诚意的对话与检证来建立。8月15日是日本第69个战败日,像去年一样,安倍首相当天在千代田区武道馆举行的日本战殁者追悼仪式上,再次未提1994年村山富市以来日本历代首相必提的"加害责任",且以"和平誓言"替代"不战誓言",令人怀疑这是为明年日本战败70周年发表"安倍谈话"做铺垫。《东京新闻》报道指出,鉴于安倍打着"积极和平主义"旗号改变日本安保军事政策",和平誓言"与"不战誓言"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7.
1979年5月9日至6月5日, 以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日友协会长廖承志为团长,人大常委会委员粟裕大将为最高顾问的"中日友好之船访日团",乘"明华"号对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派出的人数众多、级别很高的庞大代表团。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中日友好之船"明华"号史无前例地环绕日本本岛一周,先后停靠了下关、大阪、名古屋、东京、室兰(北海道)、新潟、富山、境港、(鸟取)福冈和长崎等10个港口,并以这些港口为中心,向周边辐射,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变形"今年的9·18"国耻日",中国上百个城市同时拉响了警报,是类似活动中参与城市最多的一次。这样似乎形成集体共识的举动背后的情绪,佐证了中日之间20年脉络的大变迁:一个上世纪80年代之日本形象在中国彻底消失,不可能再恢复,而由另一个"可怕"的日本形象将其取代。一个曾经以"阿信的故事"风靡中国的日本,一个以《排球女将》震撼中国的日本,一个在《血疑》、《追捕》中,彰显人性真善美的日本,消失了;一个以茶道和插花,以秩序和清洁而让中国人欣赏的日本,一个在战后废墟上,以"日本制造"而崛起,甚至挑战"美国世纪",而让中国人佩服的日本,消失了。  相似文献   

19.
林泉忠 《南风窗》2011,(9):86-87
冲绳在1972年"复归"日本后,庞大的美军基地在美日安保条约下继续存在,让众多冲绳人领悟到"复归"并没有解决存在于日本本土与冲绳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此后冲绳人萌生了"被美日政府出卖"的意识,并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20.
赵博渊 《南风窗》2014,(8):71-73
2010年创办核峰会起,奥巴马政府的"讨钚"行动就开始了。这是奥巴马的全球一盘棋,以示并非专门敲打日本。而日本的低调配合,为奥巴马4月访日省去不少波折。3月24日至25日,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在荷兰海牙召开,商讨核反恐问题。而由1月份共同社首先曝光的美国向日本讨要冷战期间赠与的敏感核材料一事,也在峰会开幕当天获得初步解决。日美首脑发表联合声明称,日本将向美国移交数百公斤敏感核材料,包括高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