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前,已有人将未成年人犯罪与毒品、环境污染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面对日趋严峻的未成年人犯罪形势,近年来,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社区矫正作为未成年人司法改革的一项内容,代表了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一种发展趋向。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一方面可以使其减轻对社会的抵抗情绪,另一方面也能在互相谅解的基础上促进罪犯与社区的融合。建立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既是适应我国当前未成年人刑事政策的现实需要,也是国际未成年司法准则的客观要求。为此,我国应当完善立法.为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并建立相应的机构来执行。  相似文献   

2.
当前,已有人将未成年人犯罪与毒品、环境污染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面对日趋严峻的未成年人犯罪形势,近年来,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社区矫正作为未成年人司法改革的一项内容,代表了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一种发展趋向.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一方面可以使其减轻对社会的抵抗情绪,另一方面也能在互相谅解的基础上促进罪犯与社区的融合.建立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既是适应我国当前未成年人刑事政策的现实需要,也是国际未成年司法准则的客观要求.为此,我国应当完善立法,为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并建立相应的机构来执行.  相似文献   

3.
罗同昱 《前沿》2010,(20):88-90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社区矫正作为未成年人司法改革的一个内容,代表了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一种发展趋向。在我国刑罚体系中探索社区矫正尤其是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这将使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制裁制度更为合理、科学,使我国的未成年犯矫正事业得到更富有成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美国未成年人民事司法最初容身于福利制度之中,后与专门儿童福利机构逐渐分离,并进一步发展完备起来。当代美国未成年人民事司法的基本内容、审判组织、管辖范围、程序保障等均具有一定的特色,这为构建我国未成年人民事司法制度提供了基本启示:未成年人司法不仅包括对"罪错少年"的特殊惩戒与保护,更应包括以儿童与家庭为核心的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以理性的儿童观为基础,通过司法与福利制度的合理功能分区与合作,在亲权不明、监护存在纠纷或失当时启动民事司法程序,通过专门法院的审理促成监护功能的实现,以真正实现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丁相顺 《人民论坛》2020,(14):108-112
犯罪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普遍问题,少年犯罪与失足问题也是各国需要积极应对的共同课题。本文将在梳理美国、德国以及日本少年司法制度形成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归纳当代少年司法体系的类型和特点,并进而分析当代少年司法体系的动向与趋势。准确认识和把握各国少年司法制度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将为创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少年司法制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这是我国少年司法发展的重大突破.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李天一案,反映了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犯罪未成年人的保护存在诸多缺漏,致使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难以达成制度设立初衷,且与国际通行规则存在一定差距,不利于未成年犯权利的保护,也无法助其消除因犯罪获致之社会不利评价.完善该制度,需拓展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范围,做有利于被告人的扩张解释,明确禁止披露未成年犯身份信息,完善封存、查阅与权利救济程序,并以建立犯罪记录消灭制度为目标.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犯罪与毒品泛滥、环境污染并称人类的三大公害,也是各国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因犯罪主体心智发育的不健全性、认识问题的片面性、意志力的薄弱性等方面原因,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各国立法都对未成年犯加以特殊对待,我国的刑事法律也以"区别对待、特殊保护,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双向保护"为原则,对未成年犯加以特殊规定。本文在明晰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的基础上,以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诉讼过程为视角,梳理并对比在侦查、起诉、审判各环节中,国际规则、国外法律及我国法律对未成年犯司法保护的相关规定,以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的司法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8.
安琪 《中国青年研究》2020,(2):35-41,49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保护青少年权益为核心目的的少年司法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初步架构到日趋完善的阶段。其中,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代表的专门立法文件,确立了我国"教育为主、惩治为辅"的少年司法原则,同时设置了具体的未成年人特别司法程序和审判要求,以契合少年司法制度的整体价值取向。少年法庭、少年检察机构的相继设立与发展,为实现上述司法干预措施提供了组织保障。但现有的依托于刑事案件的单一处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应当在区分式的独立少年法体系中,将多元的保护处分、分级处遇程序和关注于事先预防的临界预防程序纳入现有的司法干预体系中,"以教代刑",以更好地实现对青少年不良行为及触法行为的矫治和预防。  相似文献   

9.
涉罪外来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是少年司法的重要内容,对涉罪外来未成年人进行管护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借鉴国外相关制度,公安机关可以在建立、健全侦查阶段程序分流机制、再犯罪风险评估机制、社会调查制度、多元化教育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警察职能,构建涉罪外来未成年人的管护机制,完善少年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0.
少年司法制度基本原则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对于少年司法制度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内容的探讨还不多,尤其是在少年司法制度基本原则含义的界定上。人们往信根据自身对少年司法制度基本原则的不同理解来探讨其内容,导致关于少年司法制度基本原则很不统一的局面。根据联合国少年刑事司法准则以及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确立了四大基本原则:双保护原则;预防为主、减少司法干预原则;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共同参与、综合治理原则  相似文献   

11.
HAN NIU 《人权》2007,6(3):38-38
On the afternoon of February 1, 2007, Chen Guangbiao, a noted philanthropist, found himself in the Jiangsu Provincial Juvenile Reformatory in Jurong City for a ceremony to donate two buses, 100 computers, and 100 desks and 100 chairs for the juvenile offenders to use in their study.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现代社会犯罪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但在我国现行的有关犯罪的法律条文中还没有出现“青少年犯罪”这一称谓。故此,很有必要从法理上对“青少年犯罪”进行界定,结合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分析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以期对其立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家庭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今各国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的负面影响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和重要原因。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家庭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当的家庭教育两大方面。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必须首先从家庭做起。要强化家庭的教育职能,提高家长的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更新教育观念,讲究教育方法,做到德智并举。  相似文献   

14.
SUMMARY

Juvenile delinquency in Japan is examined with respect to Japanese culture. The cultural changes in Japan since World War II, and especially since 1970, have affected family, school, neighborhood, and peer relationships. Changes in juvenile delinquency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s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nges in Japanese society.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犯罪与社区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较快,成为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而社区矫正是预防青少年再犯罪的一种有效的行刑社会化的方式,充分体现了我国青少年犯罪再预防的刑事政策。本文主要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现状、我国正在建立的社区矫正制度以及社区矫正制度对解决青少年再犯罪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犯罪日益呈现出低龄化、多样化、频发性等特点。其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加入WTO后经济、文化领域同国际的不断接轨,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越来越直接、深入。本文试从青少年犯罪与大众传媒的关系这一角度谈谈其原因及控制。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网络文化特有的开放性、虚拟性、及时性和综合性等特点,给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为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文化背景,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青少年犯罪。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各种消极影响,积极采取对策,使负面影响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惟此才能使青少年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犯罪少年面临的种种社会逆境和培养犯罪少年抗逆境的重要元素,并记录了培养犯罪少年抗逆力的初步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逆反心理再认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对青少年的施教中,老师、家长及专职青少年教育的工作者们,普遍感到当代青少年存在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同时又表现出无计可施、无可奈何的状态。逆反心理正在使很多教育者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和动摇。为此,揭开逆反心理的实质、形成的原因、寻求解决它的良策的问题便摆在我们面前。逆反心理及其一般的心理机制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当今世界引人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家庭则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发地.(一)家庭结构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首先是家庭结构小型化而产生的隔代教养问题;其次是家庭结构的缺陷问题;最后是病理家庭问题.(二)家庭教养管理形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教养管理的自由型;教养管理的严厉型;教养管理的溺爱型.(三)家庭人文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家族成员的教育素质;家庭成员的道德修养;家庭的经济状况;家族成员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