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的社会.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经济是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的还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经济基础.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1万亿元人民币,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基本解决了世界近1/5人口的温饱问题,使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统一战线在本质上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致性;统一战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统一战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统一战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统一战线通过促进经济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促进民主政治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通过维护安定团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推动先进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3.
实行计划生育,就是协调人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提高人口出生质量而有计划地进行全民生育调节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和必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口计生部门责无旁贷,责任越来越大,既是历史责任,更是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适应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实现社会成员高就业率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适应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产学研结合的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适应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高等教育与企业合作、推动技术创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全党和各级政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这对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单位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重要力量,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基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源和基石,那在企业基层如何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笔者通过对胡锦涛同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对基层单位的接触及了解,并经过认真思考,深深地感悟到要做好企业基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中,要防止因为强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忽视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只有经济发展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有充分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观的高度,科学说明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规律性和方向性的问题,为我们认识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这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一致;坚持国家与社会相统一;坚持社会整体发展与个人发展相协调;坚持市场经济的辩证法;坚持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完善相统一等思想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社会提供广泛的就业岗位,促进社会稳定;可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可以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重视这支力量。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繁荣和兴旺,是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的。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文章首先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其次,从树立诚信理念、树立市场经济理念、树立服务理念三方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最终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构建上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精神当代构建的实践基础:顺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要求,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创新精神、竞争精神等是中华民族精神当代构建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功能: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为和谐社会提供价值导向、为和谐社会提供文化支撑、为和谐社会增强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