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住近期《理论动态》上撰文指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性因素是制度。如这几年,地方党委和政府与群众的矛盾有增长的趋势。一些地方有些被认为是应该解决、基层能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却没有解决,而是被老百姓告到了中央。原因何在?就是地方官员漠视老百姓的要求、推诿责任,因为他们即使不去解决这些问题,老百姓也拿他们没有办法。他们的政治生命不是掌握在老百姓手里,  相似文献   

2.
自天安门升起五星红旗那天起,在老百姓心目中,人民法院就一直是一块庄严神圣之地。而在这里工作的法官则是备受尊敬之人,因为他们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正义依靠他们去伸张,公道通过他们去讨还;他们就是正义与公道的化身,是公民权利和合法利益的保护神!同时,在人们眼里,他们执法、知法、懂法,也应该是遵纪守法的模范。  相似文献   

3.
世声     
《党课》2013,(13):122-122
富人需要一个上帝,因为他们除了上帝什么都有了;穷人也需要一个上帝,因为他们除了上帝什么都没有。 ——托尔斯泰  相似文献   

4.
“许多网民没到过汶川,对这里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因为信息不对称,将“道德洁癖”强加给我们。灾区老百姓连最基本的生活都维持不下去,你会心安吗?无论从道德或其他什么层面来约束他们发展,是更不道德!”  相似文献   

5.
最近读了一系列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十分振奋。这些基层的共产党员在当地虽然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却不靠在报上扬名,也没有频频在电视上亮相。他们对老百姓的需要心里有本账,对群众的冷暖胸中有档案,并且尽自己所能,解他人之难。其有口皆碑的知名度,来自对老百姓的“知民度”。  相似文献   

6.
我经常听到一些议论,说现在的老百姓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专门与“官”对着干。他们想不到,老百姓冲我们骂娘,这是因为老百姓还把我们当“娘”。我最大的担忧是,如果我们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继续坏下去,整个社会失去公平正义,他们还会不会把我们当“娘”!  相似文献   

7.
文萃苑     
《先锋队》1999,(4)
胡耀邦的外甥卖报为生胡耀邦的外甥自食其力本是件很正常的事,媒体所以将其当作新闻,就是因为生活中我们常见不少为官者滥用职权为子女亲属谋福利,甚至纵容他们为非作歹,鱼肉百姓。前不久就有报道,说某县一公安局副局长的儿子带着一伙人,抬着小钢炮去炮轰老百姓,而...  相似文献   

8.
棚户区的老百姓多年来渴望搬迁,然而一旦搬迁在即,他们又 面临着许多具体的困难不好解决,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党和政 府的关怀。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百姓的忠厚老实,是非常令人感喟的。他们没有非分的要求,过多的期望,只要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办点儿事,即使是鸡毛蒜皮之类的事,他们都会感激涕零。苍溪县的扶贫攻坚慰问活动之所以能在当地老百姓中激起如此大的反响,说到底就是该活动委实为贫困山区的老百姓办了实事,做了好事。我们常说“人民群众的事无小事”,但到底他们需要什么?渴求什么?或许以下这篇报道能给我们提供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炊烟     
对土生土长的老百姓来说,炊烟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了,因为一日三餐人们都离不开它。每当做饭时,家家炊烟袅袅,有的徐徐上升,有的盘旋缭绕,一个个寂静的村庄处在浓浓炊烟的笼罩之中。然而,随着岁月的变迁,炊烟却渐渐地远离了人们的视线,以至于城里长大的孩子,见到乡村的炊烟宛如南方人看见下雪一样新鲜。  相似文献   

11.
自天安门升起五星红旗的那天起,在老百姓心目中,人民法院就是一个庄严神圣之地,在这里工作的法官备受尊敬,因为他们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正义依靠他们去伸张,公道通过他们去讨还。他们就是正义与公道的化身,是公民权利和合法利益的保护神同时,在人们眼里,他们执法、知法、懂法,也应该是遵纪守法的模范。应当说,绝大多数法官正是这样做的,他们无愧于自己的身份和职责。但也有与此相反者。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许亚非就是这样一个“相反者”。他利用职权收受贿赂22万元,为情妇谋取一辆价值18万元的轿车,他道德败坏,接…  相似文献   

12.
有一种共产党人,他们生活、工作在老百姓身边,干着最普通的事。他们没有孔繁森、牛玉儒和任长霞那样出名,他们的事迹也没有那么可歌可泣。  相似文献   

13.
邓平寿留给我们一个高大的背影,多少人因为他的事迹潸然泪下,多少人因为老百姓失去这样的“脊梁”而扼腕叹息,更有多少人决心以他为榜样,重新掂量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当官不像官"这句短语,显然是用来评价领导干部的专用语,既可以对一个好领导定性,也可以对一个不合格干部定性。"当官不像官"这句短语,老百姓用它来评价那些没有"老爷"气、没有官架子、没有官派头的人民公仆。像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和李润五这样的好干部,老百姓就曾经用"当官不像官"去评价他们。因为他们从未因为头上戴了顶"乌纱"便官气十足、搞特殊化、将自己凌驾于百姓头上,而是永远将自己视为沧海里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2,(8):50-50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1982年写的《领导者》中有段话:“所有我认识的伟大的领导者几乎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全都是伟大的读书者。”这段话值得品味深思。当干部就应多些书卷气,少点酒气、脾气、财气。为官者读书,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了自己启上所担负的责任,是为了干事的需要,替老百姓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底,当彭阳县老百姓听说陈兴源要调任到原州区时,大家纷纷前来送行。大家都说,老百姓哪里需要,陈兴源就会出现在哪里。的确,从青藏高原到南部山区,从一名普通的战士到县委副书记,陈兴源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  相似文献   

17.
苏童 《党员文摘》2007,(12):24-24
美国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以偷盗为生但却受到法律保护,他们的雇主都是银行和零售商。他们的法定名称是“抵押收回执行人”,而美国老百姓却习惯叫他们“回收入”。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老百姓多好,多知足啊!你为他们办点实事、好事,就永远念着你。我知道,他们这样待我,实际上是对共产党好,因为我是共产党的省委书记……”山西省省委书记胡富国的一席肺腑之言道出了我们党的一位省委书记“做官”的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打官司,基层法官不能图简单,下个判决书就算完事。许多老百姓根本不懂法律,但他们多半懂道理,要用他们接受的方法,解开他们的‘心锁’。”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时时处处牢记自己的职责,脚踏实地为党工作、为民谋利,才无愧于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把老百姓的事记在心间,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是青州市东夏镇党委书记王寿礼的工作准则。因为,他的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