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肖蕾 《法制与社会》2011,(36):215-216
大学生“村官”实施以来,理论和实践逐步的走向成熟,印证了这一政策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但是在成熟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影响大学生“村官”计划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培训制度尚未完善、福利待遇有待提高,监督体制和考核体制不够科学,大学生“村官”的出路仍需进一步拓宽。加强制度建设,弥补制度疏漏,才有希望看到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谢忱 《法制与社会》2010,(36):188-188
大学生村官制度是我国新农村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项制度也出现了许多的实施困境。本文以江苏省吴江市为例,调查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困境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屋拆迁、土地征收、征用,农村基层干部涉嫌职务犯罪案件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对农村基层干部的违法犯罪特点、原因的分析,阐述了村官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4.
杨明  刘长 《江淮法治》2009,(12):42-43
2006年上任的北京首批大学生“村官”3年合同期将满。3年来,大学生的“村官”路走得如何?3年后,他们将何去何从?3年里,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哪些需要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5.
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新举措。南京市浦口区涌现出的大量大学生"村官"典型事例,为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积累了丰富经验。然而,通过调查分析后发现,浦口区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推进工作中却面临着思想扎根难、工作深入难、能力提高难、推动发展难等诸多难题,针对这些难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是检察机关新时代的创新制度,3年多实践,检察信访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其厚植党的执政基础、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意义和司法价值日益彰显。面对纵深发展中诉源治理工作有待强化、创新开展信访工作动能稍显不足、实现信访数据化共享有待加强、控告申诉检察队伍能力急需提升等难点和问题,需要从构建“一体化”信访工作格局、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控告申诉检察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7.
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非法律性制度.目前学界认为,公民因信访所受有之利益并非源自其应有权利,而是一种非法律上之合法利益,即反射利益.从考察信访制度及其规范目的之历史演变、比较研究世界其他国家类似制度,特别是日本的"苦情处理"制度入手,对信访权的法律属性及其在法秩序体系中的定位从法理学的角度作了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8.
《公民与法治》2007,(4):11-13
所谓信访听证,就是指有信访职能的国家机关在处理信访案件过程中,为了了解信访案件的真实情况.及时有效地正确解决信访案件,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和有关负有承办信访案件的职能部门质证的程序。在社会转型时期信访工作面临着大量的新矛盾、新问题,出现了一些缠诉、缠访的“信访老户”,为了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信访听证作为一种有效途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苏东旭 《法制与社会》2012,(26):161-162
大学生“村官”制度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制度安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身份定位不明确、工作无法展开问题.随着相关法律制度的不断修改完善,大学生“村官”身份问题正朝着一个积极的方向发展,但理论与实践、具体实施与法律制度之间并不完全统一,“政府雇员”说①与“荣誉村民”说②的不适用,村官工作的不明确,让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施依旧举步维艰.因而明确其身份定位,才能使大学生“村官”有所作为,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10.
周璐 《法制与社会》2014,(11):39-40
我国各方面的改革都在继续深入,信访形势与任务也出现了新变化,信访制度作为法治化国家建设中重要制度之一,也不能一成不变。信访制度带有一定中国历史沿袭的影子,但从该制度建立以来的实践看,谁也无法否定信访制度的功能,信访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从多年来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信访制度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大量的缺陷与问题。要想更好发挥这一制度优势,必须继续不断完善,探寻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1.
李栋 《法学》2014,(12)
自2005年起,党和国家对信访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决策部署,学术界、实务界也对信访制度改革提出了诸多方案。近10年过去了,这些部署和改革方案并未在实质上推动中国信访制度问题的解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制定统一《信访法》势在必行。统一《信访法》能够克服现有信访改革方案之不足,最大限度地凝聚信访改革共识,将迟滞不前的信访制度改革推向前进;统一《信访法》的制定能够从制度设计的层面落实信访改革的共识,弥补既有信访制度设计之不足,从法律规范层面化解信访制度所引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信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迅猛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权救济方式、起着社会安全阀的作用的信访制度所处的地位及如何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着重从信访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现状中讨论信访制度的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汪懿 《法制与社会》2015,(8):157-158
大学生“村官”政策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人才战略,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成长期正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本文就目前大学生“村官”政策进行了剖析,就现行政策中以大学生“村官”为本的工作理念不尽完善、选聘工作规划不够合理、工作机制不健全、自身因素的影响这四个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大学生“村官”政策不断完善和发展意见建议,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近年来国家的一个导向性政策,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以及社会的普遍关注。目前,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显著性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凸显出了其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虽然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探索处于初级阶段,但也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学界专家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内涵及政策背景、存在问题及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思考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信访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制度安排。自1949年以来,中国出现了三次信访高峰,虽然时代不同,主要原因也有变化,但却反映出其中的共同之处和内在关联,那就是现代政治如何平衡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信访高峰凸显了中国法治建设隐含的关键性矛盾:基本权利的实现与实现权利的制度空间狭小、当家作主的权利追求与保护权利的技术贫弱之间的紧张;产权与权利关系模糊又相互拖累之间的紧张;功能不畅与权利救济阻滞的紧张等。由此可见,信访法治化改革已经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关涉到国家治理体系的生深层次问题与整体结构。从思路上看,改革应着眼于行政、法律、政治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6.
新《信访条例》实施以来,我国的信访制度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大量的问题、矛盾和纠纷还未能通过信访制度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本文从法治精神的角度,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信访制度,发挥信访制度应有的功能和效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走出信访制度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陈邕凌 《行政与法》2006,(1):101-103
信访制度曾在某些历史阶段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理念的提出,这种试图用行政救济代替司法救济的方式所产生的客观效果却与法治国家的建设要求背道而驰,信访制度已经走到了制度变迁的关口,出现了困境。本文拟从信访制度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信访制度面临的问题,检讨信访制度存在的法理基础,以期能够走出信访制度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伟 《法制与社会》2010,(30):217-218
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对于加强新农村建设,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都有积极意义,但是作为一个新事物,一些相关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使得"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信访困境有其制度根源,应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信访困境的制度成因。首先,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是信访制度陷入困境的历史和文化根源,传统文化中的清官理念、信访制度初始设定的人治基因和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权利救济功能成为信访制度变迁的三重路径依赖,它导致人治信访、功能错位和无效率机制恶性循环等信访困境。其次,信访不信法的制度根源在于制度的逆向选择。再次,信访制度无效率的主因是制度运行的交易费用巨大,而引起巨大交易费用的原因在于信访中的信息不对称、信访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信访过程和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通过不同视野对该制度的利弊分析以及阐述几种信访改革大潮中的误区性认识,来为我国信访制度的现代化改革提供一些完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