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观念转变节点的出现,我国迎来了"发展黄金期",也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风险同在的时期,领导干部执政压力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不是消除了,而是变化了.……  相似文献   

2.
正"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需要看到的是,高质量发展不是仅仅有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针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民主"并不是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有的共识,而是近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化的发展和共和制的普及而逐渐被不同阶级、不同民族共同认可的。在中世纪及以前,民主制并不是普世价值观念,君主制才是普世价值观念。又如"平等",在中世纪及以前,也不是普世价值观念,不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3月7日下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  相似文献   

5.
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是体现在"量"上,而是体现在"质"上,不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之"大"而是其质量之"强";为此,要将关注的焦点从"生产什么"转向"怎样生产",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的质量;关注国内生产总值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内窘迫的经济形势迫使党和国家领导人走出去考察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由此拉开了对外开放的帷幕。对外开放不仅为推动国内改革提供了参照系,更对国内制度变革形成倒逼机制。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促成经济大发展的所谓"中国模式"的特点并不是它对中国独特性的坚守,而是它的"世界性"取向。中国特色的道路并未摒弃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恰是遵循了它才最终取得了目前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核心思想既不是"仁",也不是"礼",还不是"中庸",而是"和"。"和"是孔子理想中的最高境界,也是其终生追求的目标。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和"一直是贯穿历朝历代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中的一根红线,维护和巩固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统一。当今时代,人类要想更好地向前发展,就必须形成"和"的共识,使地球村永远处于和谐的状态当中。  相似文献   

8.
赵永福 《实践》2013,(7):42
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提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本领恐慌"在党内相当一个范围、相当一个时期都是存在的。时代在变,环境在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国"经济过剩"的出现和美国"新经济"问题的提出,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需要再认识.文章认为,从根本上说来,经济周期既不是制度现象,也不是体制现象,而是人类认识能力、调控能力与生产力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不相适应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21,(3)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既是实现经济循环发展的战略抉择,也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环境、新发展条件作出的主动构想,具有深刻的现实依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外双循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通过坚持扩大内需、立足科技创新、着力深化改革、加强对外开放来切实壮大自我,具有科学的实践理路。在百年变局与世界疫情交织的时代,深刻理解新发展格局的生成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有助于实现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国际循环、实现远大理想。  相似文献   

11.
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的第一编中分别从"先知马克思""社会学家马克思"论述了他对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实际上,熊彼特这样的论述会让读者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误解。因此,有必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详细地分析熊彼特的观点,厘清熊彼特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真实态度,并明晰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教而是理论,马克思不是先知而是理论家;马克思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先导;唯物史观不是熊彼特理解的"经济史观"。  相似文献   

12.
雷锋精神既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也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和政治"造神运动"的产物,而是自然"生成"的。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中国革命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是雷锋精神的深刻思想渊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构成了雷锋精神的坚实社会基础。在思考雷锋精神的产生问题时,还需要正确看待雷锋与毛泽东、雷锋精神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历来都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增强村级组织自我发展和自我保障能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在动力。打好村集体经济"破零"这场硬仗,要强化组织领导、选优配强队伍、发展实体产业、注重监督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产生的重要条件,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奏和先导。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意识是一种充满人性关怀、文化关怀、情感关怀的价值意识、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随着"事""时""势"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外化不是为了束缚学生,而是为了学生自由个性的解放与发展;不是为了规范学生,而是为了示范引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仅仅是出于职业需要,更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概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意识的外化是教育主体将思想政治教育"理想的意图"转化为学生"理想的力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并不是一个经济组织,它不可能直接地去体现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趋势,不可能直接反映生产力的先进程度。中国共产党也不是一个文化团体,它不可能直接地去体现文化的具体形式与状态,也不可能直接反映文化的先进程度。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政治组织,是一个执政党。所以,无论对于先进生产力,还是对于先进文化,它都只能去"带领"、"促进"与"代表"。而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能否"代表。能否做到"代表",又并不是自我标榜的,而是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结果。   在对于党的自身建设这一问题上,虽然不能忽视道德、伦理、教育、良心、作风…  相似文献   

16.
正马克思的伟大在于他开创了一个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事业——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这个伟大事业的全部理论基础,并推动了这个伟大事业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以辩证唯物史观为"研究工作的指南",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秘密,这里的秘密包括经济现象的秘密和精神现象的秘密,从而确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平观"。这个"公平观"明确了公平的阶级性:公平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由于不同阶级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所处  相似文献   

17.
对衍生宁波"混合经济模式"的两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的"混合经济模式"是20世纪末期形成的宁波市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它的特质既有别于"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又与"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有着内在的渊源.首先,宁波经济的发展路径类似于"苏南模式"而同源于"温州模式".其次,宁波"混合经济模式"不是对"温州模式"的简单复归,而是对"温州模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正在贵阳建设全国最大的商贸城不是"出格"之举,而是真正的价值投资。求索不可能背后的边界:600亿投资和1420万平方米的恢弘体量,为什么会考虑在贵阳建立一个全国最大的批发市场?戴建良:西南国际商贸城所谋划的,不是贵州的今天,而是贵州的明天。经济相对欠发达的贵州,现在已经站在中国经济舞台的中央,正吸引  相似文献   

19.
在《共产党宣言》第二章中,针对资产阶级向共产主义提出的五个责难——"消灭个人劳动所得财产"、"消灭个性"、"消灭家庭"、"取消祖国、取消民族"、"废除宗教道德、废除自由正义",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了强有力的驳斥:指明共产主义并不是要消灭个人劳动所得财产,而是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共产主义并不是要一般地消灭个性,而是要消灭资产阶级剥削雇佣工人的自私个性;共产主义并不是要倡导公妻制、消灭家庭,而是要消灭剥削妇女、剥削子女的现象;共产主义并不是要取消工人的祖国,而是要消灭阶级剥削、民族剥削;共产主义并不是要废除宗教道德、自由正义本身,而是要消灭反映阶级对立的传统观念。重温这些回应有助于我们积极应对挑战、澄清误解、消除困惑,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认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20.
领导新语     
《当代贵州》2014,(35):7-7
正孔学堂不是庙堂,而是学堂;孔学堂不是一个封闭的小讲台,而是一个开放的大平台;建设孔学堂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复兴,是要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指导方针,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使其具有当代价值,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贵州省委副书记李军在《光明日报》撰文如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