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婷  汪炜 《八桂侨刊》2013,(1):59-6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拿大华人参政意识明显提高,华人参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参政力量薄弱、参政群体分布不平衡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思想、制度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儒家传统观念在思想上制约着华人参政;加拿大的选举制度在制度上影响着华人参政;而加拿大社会的种族歧视和华人社会内部的不和则是华人参政的社会障碍。  相似文献   

2.
吴婷 《八桂侨刊》2012,(1):48-53
1990年代以后,加拿大华人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华人人口剧增、社会经济地位大幅提升,这些变化对华人政治参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2011年,加拿大举行了第41届联邦大选,在此次大选中,华人参政积极,政治表现突出,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的英国华人命运悲惨,地位低下.经过不断的争取,近年来华人地位得到了很大改观,但是华人受到不公平对待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积极的政治参与对于改善华人在所在国的地位和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英国华人也逐渐意识到了这种重要性,为了寻求政治上的利益,他们开始积极参政议政,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然也遇到了一定的困境,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以英国华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华人移民英国的历史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当代英国华人参政的进步表现、参政的困境及其原因,也对华人参政路径作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许梅 《八桂侨刊》2001,(4):38-40
本文论述了菲律宾华人参政的历史演变。认为该国华人参政现象日益增多,参政意识不断增强,但参政之路是漫长而艰辛的。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华人的命运。郑天华就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华裔之一,1957年,郑天华当选为国会议员;这是加拿大华裔参政史上的里程碑。此后,加拿大政坛开始陆续出现华人的身影。华人参政是加拿大华人团结的重大表现。为了争取更高的华人参政成功率,华人应该走出华人圈,走出唐人街。  相似文献   

6.
妇女参政比例制即配额制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提高妇女参政比例的有效策略之一。妇女参政比例制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政策制度和社会文化两个层面:妇女参政比例制的规定本身是否适当、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强制性,是否采取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配套措施;社会公众,尤其是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对妇女参政及妇女参政比例制的认识和态度,都对妇女参政比例制能否有效实施产生重要影响。而无论是政策制度还是社会文化环境的积极变化,都与妇女组织和妇女运动的努力推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周龙 《八桂侨刊》2013,(1):54-58
2012年英国地方选举落下了帷幕,本文通过跟踪此次选举,依靠英国华文报刊资源,展现了英国华人在选举中呈现出的一些新趋势,英国华人在选举中有了一定的进步,在投票率方面有所提高,英国主流社会也对华人参政有了更多的关注。同时也指出了华人参政道路的艰辛,候选人成功获选的人数很少,华人代言人缺失。英国华人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在政治上发声,自己的选票很关键,华人应该努力选出华人自己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8.
南非现有华人20万左右,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大多集中在商业中心约翰内斯堡、首都比勒陀利亚、伊丽莎白港等沿海城市。南非华人以经商为主,从事零售、批发、进出口贸易和开餐馆等。近年来,华人在南非的投资日益增多,涉及纺织、制造、房地产等行业。华文教育推广不易,但在华人社团和华人报刊推动下,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前景看好。华人参政刚刚起步,但步伐很快,而且能代表和维护华人权益。2003年以来,南非华人屡遭劫难,安全处境甚忧,主要是南非社会治安的原因,也有华人社会内部的原因。随着中国在非洲的投资速度加快,南非华人移民的数量还会继续增加,不会因安全问题而止步。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以后,特别是近30年来,随着美国华社规模的扩大和华人素质及其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随着中美关系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华人参与美国政治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华人在当地政治选举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参政成果日益丰硕。越来越多的华人意识到,参政是表达华社声音、反对不公正待遇、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荚同主流政客认识到,华人是其政治生涯中一股不可多得的宝贵力量。本文拟从参加选举登记与投票、竞选议员和政府公职、争取政治委任、政治捐款四个方向,探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华人参政历程及其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将是加拿大联邦大选年,同时也是一些省的省选年,如安大略省和缅尼托巴省。2014年元旦刚过,就有不少华人在安大略省报名参加各市镇的议员竞选。2014年10月27日是安大略省各城市选市议员的投票日。就加拿大华人参政情况,谈以下三点。一、华人为什么要参政参政可以分为去投票,助选,帮人拉票,向议员表达意见,或直接参加竞选。加拿大是个三级政府制的国家,每一级政府都有自己的负责范围。联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公众对妇女参政的认知分析了这种认知来源与传媒影响力的关系,指出,传媒对妇女参政的影响是双向的,既有宣传女性优秀分子,为她们"脱颖而出"进入领导岗位创造条件的积极影响,也有"忽略"女领导干部的政绩和将扭曲了的女领导干部形象刻板化、类型化,对公众对妇女参政的认知产生消极影响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西行漫记     
本文所说的“西行”,是指笔者一行访问印尼西加里曼丹省,故简称“西行”,印尼华人喜欢将该省简称为“西加”。应印尼客属联谊总会的邀请,笔者一行四人于2012年2月1日至15日,赴印尼访问考察,包括雅加达、西加里曼丹等地。这是笔者第四次访问印尼,这次访问考察的重点,是印尼华人在民主改革时期的发展变化(1998年以来),重点考察西加里曼丹省各地华人参政情况和华人文化、华文教育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具代表性的东岸与西岸的当代华人社区——洛杉矶与纽约市的政治参与进行比较,揭示在郡、市层面的华人群体在华人社区的登记投票、竞选官员和华人政治性组织参政活动的差异,并分析其差异的原因,体现对华人在市郡基层层面政治参与进程演变的把握,以及把握华人政治参与作为华人融入美国社会的渠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近期美国华侨华人人口、职业构成、企业家实力、社团运动、联邦与地方参政情况等政治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进行阐述与分析,探讨在中美关系大背景下,美国华侨华人政治经济发展遇到的新问题与新机遇,以及其在中美关系良性发展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由此提出对国家华侨华人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宋潇潇 《传承》2011,(14):58-59
妇女参政不仅对妇女的自我保护和妇女的自我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整个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妇女参政制度、参政形式、参政数量、参政能力、参政环境等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索并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齐岳峰 《小康》2012,(10):64-66
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在一些国家曾经一度"失语"的华人开始意识到参政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华人认识到,过去那种"政治不能当饭吃,你搞你的政治,我赚我的钱"的时代,不可能再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17.
论女性领导媒介形象的偏差塑造对女性参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晓红 《求索》2007,(8):57-60
在当下的媒介文化传播中,媒介对女性形象表现刻板化,尤其是对女性领导形象塑造存在着种种偏差。且明显呈现出性别歧视倾向。这种形象宣传,潜在影响了女性参政的自我认知,亦影响了社会公众对女性参政的正确认知和评价。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和对策,促使现代传媒在为女性参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妇女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海外华人参政的情况 我国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有3000多万,他们散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0多年来,华侨社会起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华侨加入了居住国国籍,成为所在国的公民。许多华侨华人经过艰苦奋斗后成为小康之家,有很多人在各行各业里创办实业,取得了成就。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很多华裔受过高等教育,在文化科学领域中涌现了一批科学家、工程师、经济师。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他们深深感到身处异国,居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9.
关系网络和儒家文化对华人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格兰诺维特的观点 ,人们的经济行为是嵌入社会结构之中的。从实证研究来看 ,华人社会里的确存在着关系网络 ,关系网络表明了社会结构 ,而其中又内涵着儒家文化价值观的底蕴。华人关系网络影响了生产要素的配置 ,也影响了华人企业的组织方式。华人关系网络是以血缘、地缘、学缘和业缘等纽带连结起来的。家庭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关系和经济理性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领事保护案件出现常态化、群体化趋势,为形成海外华侨华人利益保护的长效机制,2014年以来国侨办在华侨华人人数超过10万的城市设立“海外华侨华人互助中心”。非洲是我国公民海外安全问题突出的地方,迄今安哥拉、尼日利亚、南非、坦桑尼亚、博茨瓦纳、肯尼亚等国的华助中心相继成立,它们对所在国中国公民的领事保护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非洲各华助中心普遍面临华侨华人人口构成复杂化、侨团多元化、资金和人才短缺、西方“中国威胁论”宣传的负面影响等问题。但可预见,随着中非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及中国移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华助中心对在非中国公民领事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