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哲学理论界似乎有一种普遍而且根深蒂固的信念,即唯有否定性才是马克思辩证法的实质,因为马克思把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1](P163)列宁也认为黑格尔关于"这个否定性是自身的否定关系的单纯之点,是一切活动的,即生命的和精神的自  相似文献   

2.
晚期福柯提出的修身哲学为中西的沟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是,二者都与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它们间的对话的展开首先要求对这一关系进行考察。在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哲学中,修身是作为"正人"的政治的一环。而在福柯那里,修身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政治反抗,而且,他究竟在何种层面上对修身进行了现代化颇成疑问,这也将这种对话的困难推到了古今之辨的维度上。  相似文献   

3.
论艺术否定性的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 《湖北社会科学》2007,(11):127-129
西方艺术思想史上对艺术否定性的认识经历了传统层面阶段、形式——社会层面阶段和本体层面阶段等三个阶段。传统层面可以分为"再现"和"表现"两个相"否定"的连续过程,它们都是从外部功能上突出艺术与现实的否定性关系;而从19世纪开始,艺术以转向"内"的视角"否定"了传统层面的艺术否定性观念,开创了艺术形式至上的现代主义时代;而本体层面是对前两个层面的哲学总结。可以看到,艺术的否定性不仅是面向现实而言,而且也是面向自身历史构筑的传统而作的持续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针对党内政治生活先后出台过两部《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作为仅次于党章的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专门性党内法规,两部《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对于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两部《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加以比较可以看出,在诞生背景层面上,二者呈现出解放思想与从严治党的继承关系,而在文本内容层面上,则呈现出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的发展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政治生活演变呈现出以制度建党推进思想建党、以依规治党推进依法治国的特点。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展呈现出双重逻辑:一是为应对"四大考验"与防范"四大危险"而产生的基于回应现实的问题逻辑;二是为推进"伟大工程"与坚持"党的领导"而产生的基于长期执政的改革逻辑。  相似文献   

5.
正民粹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想,也是一种社会运动。在自媒体时代,它借助互联网的平等性、聚集性和偏激化,释放社会民众的不满和反抗情绪,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着"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的重要角色。民粹主义虽是现代化的产物,却具有很深刻的反现代化倾向。因此,分析新形势下民粹主义的逻辑支点,探讨规制民粹主义的应对策略,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提倡"平均主义"。民粹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贫富思想情有独  相似文献   

6.
余群 《传承》2013,(5):124-125
近代以来,仡佬族聚居地区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历代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下,仡佬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反抗残酷的压迫与剥削,英雄的仡佬族人和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与中外反动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在中国近代反抗封建压迫和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写下了辉煌的一笔。  相似文献   

7.
丁俊锋  宁小丽 《传承》2013,(7):124-125
近代以来,仡佬族聚居地区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历代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下,仡佬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反抗残酷的压迫与剥削,英雄的仡佬族人和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与中外反动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在中国近代反抗封建压迫和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写下了辉煌的一笔。  相似文献   

8.
1991年之后,中亚新独立国家在许多历史问题上都进行了新的阐释,这些新史学动向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各国的意识形态动向。而关于"蒙古征服"题材,唯独塔吉克斯坦史学界与其他中亚国家不同,坚持了苏联时期的旧观点。塔国在"蒙古征服"问题上所持的歌颂反抗蒙古侵略的倾向性和趋势有其独特的历史根源、文化根源乃至地缘政治根源,值得深入考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童曙 《重庆行政》2008,(1):73-7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推进社会主义民  相似文献   

10.
城市权利是哈维整个解放政治学事业的内核。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更为关注当下历史情境中资本的城市空间布展问题,认为正是基于城市空间的生产,"叛逆的城市"才得以产生。哈维试图在地方性知识的战斗口号下,将革命和改良、集体政治与个体反抗协调起来,积极动员并号召人们做"反叛的建筑师",建设"叛逆的城市"。  相似文献   

11.
由现代化以来中国社会发展中"文化形象"的特点,可以反观中国社会发展本身的整体特点."分化和自治化"是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各社会生活领域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而"文化"在后发现代化中国中的"自治化"程度一直相对不足,表现为"文化"很长一段时期内被当作单纯的"政治的工具":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又有沦为"经济的婢女"的趋向.文化除了具有政治、经济功能外,其本身还具有培育"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主体的功能,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所必需的重要的"精神的涵养区",时其过度开发,会使中国社会发展整体失衡,并丧失可持续性的创造力源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强调"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公安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随着国内外局势深刻变化、信息技术迭代更新,公安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日趋严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安院校公安政治工作专业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政治改造是一切教育改造工作的统领,政治改造"讲师团"教学自实施以来,既有成绩,又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必须对其重新再认识。政治改造教学独特且重要、罪犯期望"接地气"有内涵的教学、摒弃泛化独大虚化的实践倾向,这是对"讲师团"政治改造教学的认识定位。具备"讲故事"的能力、选拔专业的民警、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是当前政治改造教学的改进方向,而"讲、析、仪、影、评"五位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则已得到实践的验证。  相似文献   

14.
雪虎 《乡音》2012,(5):40-40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曾写过一部名为《两百年的孩子》的小说,讲的是三个孩子从现在分别到"过去"和"未来"的冒险。第一次冒险是回到过去,利用"现在"带去的装备,帮助一个因反抗强权而入狱的少年"铭助"越狱。小说中就此写道:"过去是已经发生的事,所以无法改变。话虽如此,  相似文献   

15.
代华琼 《前沿》2012,(13):58-59
法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卢梭在批判洛克和孟德斯鸠的政治秩序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为了保护人民权利,建立新的政治秩序的思想。在我看来,卢梭主要是为了保护人民的自由而平等的权利,设计出了一整套政治秩序:公民通过社会契约,结成一个政治共同体,在这共同体内,第一,最高的指导原则是公意;第二,人民享有主权;第三,在政治体内保持权力平衡;第四、人民有权反抗暴政。这样的政治秩序不仅能保障人民的财产与安全,而且能保障人人享有的自由而平等的权利,是一个自由而平等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16.
周维宏 《人民论坛》2013,(25):32-33
政坛核心见不到政治领袖日本国内外的舆论都一致认为,日本政治问题的症结,就在于缺少一批有远见、能领航的合格的"舵手",即缺少能够力挽狂澜的政治领袖漂流的日本政治,缺乏有远见、能领航的合格"舵手"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政治格局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即政治的漂流化。所谓漂流化,指的是这样一种政治  相似文献   

17.
一、当代学潮——热点、难点、处女地1.什么是当代学潮.当代学潮特指从1979年起到1989年中国所爆发的学潮,主要包括1980年的民主竟选热、1985的"9·18"事件、1986年底1987年初的学潮、1988年的学潮和1989年春夏之交的风波.当代学潮的定义可表述为:以青年学生为主体,基于共同的社会要求和切身利益,为追求一定的社会目标或表达某种意愿,而采取的具有反抗意向的政治的或表现为政治的有重要影响的群体行为.研究当代学潮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时间限制;第二,当代  相似文献   

18.
熊伟 《前沿》2011,(18):174-176
北魏末社会矛盾尖锐激化,武川镇乡里民众纷纷卷入政治纷争的漩涡之中。武川镇各乡里成为地方武力集结的基层单位,乡帅则是各乡里地方武力的直接领导者,武川镇乡帅兼具豪侠的社会性格与追求个人富贵的政治要求,而乡帅的这些品质,在反抗北魏统治阶层门阀主义政策的潮流中,逐渐发展为一类反门阀主义的政治志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台湾的社会阶层结构和阶层关系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当前台湾社会阶层关系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结构化"特征最为明显,"中产化"特征并未改变,"碎片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尚未发展到"断裂化"的程度。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恶化,制度和政策的不合理,以及政治上的蓝绿恶斗,都是影响到台湾社会关系复杂化的主要因素。而社会阶层关系会对台湾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选举政治生态和政党的政策走向、民众的政治意识、政治倾向和政治参与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所谓否定,就哲学而言,是指事物内部推陈出新的过程.任何事物都要借助于否定而发展其自身,一个社会的进步如此,一个企业的改革也是如此.但是,在复杂的事物变化中,否定一物所引起的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变化是极其微妙的.由于否定并不是事物发展的结束,而是事物变化的开始,因而否定性并不能直接导致现实性.我们否定了过去吃"大锅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