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台声》2016,(12)
正当下台湾社会,逐渐走向极端本土化,这种现象的成因复杂,非简单论述所说得清楚。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蒋介石政权在"白色恐怖"年月,对台湾的一些荒谬措施,以及对大陆长期的恶性造谣宣传,让人民产生对国民党的仇恨,对大陆存在着恐惧的心态。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美国国务院于同年8月5日发表《对华关系白皮书》声明:"中国大陆的丢失,由于国民党的倒行逆施,蒋介石的昏庸无能。"蒋介石则把丢失大陆责任推卸在作家身上:"国军以绝对优势,失去  相似文献   

2.
鉴于刚果共和国(斯坦利维尔)合法政府已经宣告结束,而现在刚果的利奥波德维尔政府同台湾蒋介石集团保持着所谓外交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撤回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刚果共和国(斯坦利维尔)大使馆。我外交部新闻司发言人现就此问题发表如下谈话: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建立前后,美国为阻止中国政府解放台湾,把台湾纳入它的西太平洋反共“岛屿锁链“,多次图谋分离台湾,搞诸如台湾“自立“、联合国“托管“台湾、“台湾地位未定“、“两个中国“、“划峡而治“等,可谓花样迭出,煞费心机。阻止蒋介石退台,在台湾“维持一个分离的政权“解放战争后期,南京国民党政府濒临崩溃。美国政府也有预见:“蒋介石已准备引退,选定台湾为卷土重来的‘复兴基地’,他若逃往台湾,中共必渡海东征追穷寇。“台湾如果落入中共之手,其西太平洋的“安全“体系将出现断层,于是谋划如何分离台湾。1949年1月18日,在蒋介石宣布下野的前三天,美国分离台湾的阴谋出笼。美国国务院起草的《关于美国对台湾立场的报告》提出了分离台湾的四项可行办法:与国民党谈判,由美国接管台湾;通过谈判在台湾建立军事基地,并由美军协防该岛;支持台湾国民党政府,承认它是中国政府;扶持非共产党的台湾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4.
陈玲 《两岸关系》2013,(1):67-69
1955年2月,蒋介石下令国民党军队撤出先前所控制的隶属于浙江省的大陈岛在大陈岛撤退的决定和执行上,蒋介石有过内心挣扎,最终,还是决定从大陈撤退,当时,撤退了约3.6万人,包括1.8万余名大陈岛的居民。浙江海洋学院港台侨研究所陈玲历经几年,搜集了翔实的1955年大陈岛军民撤退赴台以及大陈居民到达台湾之后的资料,并做了丰富的口述历史记录,现已基本完成《大陈记忆·台湾新移民的悲欢》(暂定名)初稿15万字。本刊撷取部分内容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崔国辉  邰言 《黄埔》2010,(4):48-50
蒋介石与杜鲁门积怨甚深,宋美龄体味到了世态炎凉的含义 落脚台湾后,蒋介石就不得不考虑如何保卫台湾,因为共产党解放台湾的决心是早就下定了的。这时,最令蒋介石懊恼与担忧的事情出现了——他最“信赖”和最“依靠”的盟友美国竞在他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落井下石,准备弃他而去。  相似文献   

6.
<正>1926-1927年邓小平与蒋经国是苏联中山大学的同窗,1973年两人几乎同时掌管大事。之后数年间,在台湾回归和国共合作等重大问题上,两人展开了多次较量。邓小平给了蒋经国"重重一击"1973年,毛泽东决定让邓小平复出。1973年,蒋介石把许多事情都交给儿子蒋经国。当年3月,邓小平回到中共中央,周恩来首先把大部分涉外事务交给了他。邓小平立刻宣布:北京已经准备好,可以跟台北直接谈判统一的问题。滞留内地的老国民党人,透过公开、私下的渠道,向蒋家父子不断招手。卧病在床的蒋介石顾不了这些,负责台湾党政军大事的蒋经国,同样不予理会。1975年,蒋介石去世。1978年3月11日,蒋经国被  相似文献   

7.
试论台湾政党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瑞添 《桂海论丛》2001,17(3):62-64
台湾政党制度经历了四个时期的演变与发展 :蒋介石逃台后对国民党的“改造” ,蒋介石继续保持蒋家王朝的梦想 ;蒋经国时代的“政治革新” ,“小蒋”、“政治革新”的做法及其局限性 ;李登辉“宪政改革”的本质及对台湾政治局势的危害 ;民进党上台及其对台湾政局的影响 ,今后台湾政局必然陷入一种动荡不安的时期。  相似文献   

8.
邰言 《黄埔》2011,(6):62-65
蒋介石对演习情有独钟,在台湾海峡炫耀武力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是蒋介石号召"反攻大陆"巅峰时期,这个阶段也是台湾国民党军队演习最为频繁的时期。台湾独自或与美国联合,在本岛及台湾海峡,举行了数十次针对祖国大陆的军事演习,以表  相似文献   

9.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湾去世了,他的遗体却一直没有"入土为安",至今还停灵于台湾桃源县大溪镇南面的慈湖行馆。不下葬的重要原因是,蒋介石生前希望有朝一日能归葬祖国大陆,葬于他在南京亲自择定的那块墓地——正气亭。  相似文献   

10.
李立 《统一论坛》2011,(2):72-74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国际反华势力开始积极策划"台湾独立"的阴谋,在岛内处于萌芽状态的"台独"分子也蠢蠢欲动,企图借机兴风作浪。面对民族分裂分子的猖獗活动,蒋介石毫不手软,将铁血手段和政治攻势相结合,坚决镇压了岛内的"台独"势力。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蒋介石父子处极刑的台独分子为3人,另有3人被判死刑但未被执行。第一个被判死刑的是台独联盟骨干分子宋景松。1962年5月,台湾调查局逮捕了台湾独立联盟案中的25名主要嫌疑犯。宋景松因是再犯,被判处死刑,几天后遭到处决  相似文献   

12.
德国《世界报》:中国的解冻 海峡两岸冻结的政治关系开始解冻。台湾特使辜振甫在结束将近一周的大陆之行和与江泽民会晤后表示满意。辜的访问是一个成就,尽管它没有使两岸关系取得突破。 这两个自1945年爆发内战和蒋介石1949年逃到台湾以来一直处  相似文献   

13.
杨瀚 《现代领导》2009,(4):39-40
春节前我到台湾访问,与台湾的朋友在谈论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对杨虎城的态度与处置方法时,有朋友说:“蒋介石对杨虎城是很宽容的,让他出国就是了,是杨虎城非要回国才遭逮捕的。”事实是这样吗?非也!  相似文献   

14.
自1949年初国民党蒋介石败逃到台湾以后,美国政府就开始对台湾进行军事和政治渗透,将台湾置于其军事控制之下,台湾成了美国在东亚地区遏制中国的前哨阵地。20世纪70年代初期后,美国出  相似文献   

15.
1949年,陈诚主政台湾近一年。期间,蒋介石背负失败之责,为美国所弃,众叛亲离。临危受命的陈诚,遵照蒋氏“继续革命”之指示,在台湾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为蒋介石的迁台与复出做了准备。与此同时,陈诚的权势日益膨胀,集党、政、军、财大权于一身,不仅遭到了政敌之反对,亦引起了蒋介石的疑忌,蒋陈之间冲突不断。在美国的要求下,蒋介石乘机以美援为借口,迫使陈诚让位于吴国桢,既满足了美方之要求,又削弱了陈诚之实权。  相似文献   

16.
1949年初,随着三大战役的结束,曾经支持蒋介5打内战的美国当局,眼见中国大陆政权即将易手,不由得大为失望,便极力想在台湾岛扶植一个条美政权,地开蒋介石,另择代理人,以保持对台湾的实际控制。据现已按国的材料看,仅1949年一年内,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讨论台湾问题就达11次之多。其中,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乔汉·坎南的方案主张:1.台湾在政治上与国民党政权分离,在经济贸易上与中共绝组;!.美国联络菲、印、澳、新等国共同占领台湾;3.美国担任台湾海峡的巡逻警戒任务;4,蒋介石留台,须以政治避难者的身份相待之;5.邀请孙…  相似文献   

17.
刘红,男,1954年10月出生,江苏南通人,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综合研究室主任、《台湾周刊》主编。发表有关台湾问题的评论200余篇、学术论文20余篇和《国民党在台50年》、《从“执政”到“下野”》、《蒋介石大传》、《蒋家结局》、《蒋经国全传》、《蒋介石和他的助手们》、《蒋介石的幕僚们》和《历史漩涡中的蒋经国》等书。  相似文献   

18.
蒋氏家族及其子女的现状文吉曾经在中国大陆辉煌一时的蒋氏家族,在解放军的隆隆炮声中,一个个携妻带于,举家逃往海外,或孤守台湾,或流亡美国……,一个时代结束了。蒋家在老头了蒋介石和大公于蒋经国死后,实际上已经结束了蒋家一统台湾天下的局面。如今,98岁高龄...  相似文献   

19.
李登辉此人言与行日趋狂躁,浑身浮肿,究竟害的什么病,很值得剖析透视。 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炮打金门期间,曾经称赞过在台湾的蒋介石父子。他说:“美蒋关系存在着矛盾。美国人力图把蒋介石的‘中华民国’变成附庸国、甚至托管地,蒋介石拼死也要  相似文献   

20.
一 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我们在谋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过程中,从来都没有承诺、将来也不会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日本殖民主义者侵占了50年的台湾实现了同祖国大陆的统一。可是。蒋介石集团在美国的支持下,悍然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了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的部分军政人员退踞台湾,在美国支持下,与祖国大陆隔绝对峙。台湾问题由此产生。由此可见,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遗留问题,具有内战性质。 新中国成立后,中同共产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