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一世纪的行政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讨论与行政管理相关的行政法。作者首先总结了上个世纪美国行政法的中心要素并揭示它们发展和转型的过程 ,然后论述了美国在面临不断增加的行政疲劳的情况下为实现管制目的而发展出来的新方法及其对行政法的意义 ,最后简要介绍了新出现的行政法的国际性方面。  相似文献   

2.
3.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法理学刘升平(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教授)20世纪行将过去。一个伟大的新世纪──21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当前,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意义十分深远的历史性变革。随着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以及1997、1999年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所产...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将于10月1日起实施。为此,北京市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于1999年7月15日召开《合同法》座谈会。现将研究会部分同志的发言摘编如下:合同立法的新发展赵中孚(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法学会副会长)《合同法》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经验,借鉴了不同法系发达国家的相关规定,是继往开来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崭新的合同法。第一,以统一的合同法取代分散、井存的多个合同立法。从建国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引年间的合同立法,多为法规、规章,且出自多门,层次低并且…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82年制定的。它体现了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新的历史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在1988年、1993年和1999年先后通过了三次宪法修正案,对它的部分内容作了修改。最近一次即1999年的修正案,是在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作出的。这次党代会的主…  相似文献   

6.
20世纪行将过去。一个伟大的新世纪——21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经历了胜利、曲折和再度辉煌的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正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持续、快速、健康地迈向新的世纪。 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法学,经历了创造、挫折和复兴的艰苦历程,在探索建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法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和两个 文明建设服务方面,取得了积极的咸果。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我国法学研究的咸就是前所未有的。当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的法学研究同正在蓬勃发展的改革、建设事业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切实改变这种状况,使法学研究紧紧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适应跨世纪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是我国法学、法律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在纪念本刊创刊10周年之际,我们在抓好当前有关改革、发展和稳 定的法学理论研究与宣传的同时,特组织以“走向 ZI世纪的中国法学”为主题的笔谈会,约请一些专家学者,就我国法学研究的现状和今后的方向、任务,法 学理论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法学各学科理论的开拓与发展,法学观点和法制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7.
科技与法律的联姻是20世纪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也是科学技术在整个20世纪飞速发展的必然产物。新的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继续蓬勃发展,但其负面影响也前所未有的显露出来。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全面爆发,新科技所揭示的无限的未知领域使得既有的安全感受到严峻的挑战。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为了适应当今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了确保“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系统完备的科技立法体系已经是当务之急了。一、科技法的时代精神从已有的社会发展史来看,当人类制造出第一件工具的时候,科学技术的萌芽就…  相似文献   

8.
法学教育是以传授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培养合格法律专业人才为内容的教育活动。法学教育观则是人们对法学教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系统的、理性的认识。法学教育观是法学教育发展的指针 ,是贯穿法学教育的目标、模式、教学内容、方法等法学教育全系统的灵魂。因此 ,无论是当今法学教育的改革 ,还是未来法学教育的前瞻 ,法学教育观念都应是先导。要构建未来法学教育发展模式 ,首先应树立符合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体现法学教育规律、顺应时代精神的法学教育观念。  一、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尽管是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的对立面而提…  相似文献   

9.
10.
对二十一世纪知识产权研究的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广泛应用数字技术的条件下,21世纪的知识产权立法、司法及相应的法学研究,均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不了解数字技术对法学研究的影响,不了解这种变化,均可能使有关的研究滞后。这不仅是知识产权界,而且是民商法学界应予注意的。作者据此分析提出了在下世纪到来之后,知识产权领域应予研究的几个热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民事诉讼法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二十世纪中国民事诉讼法学再回眸(一)二十世纪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主要贡献①二十世纪的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与民事诉讼立法和实施是同步发展的,其发展阶段可以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正式颁布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其主要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制度建设的直接影响和参与以及在诉讼法学建设方面的理论积累:1.为制定第一部民诉法提供舆论和理论准备,并通过对试行民诉法和民诉法的注释,为民诉法的适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与其他法律学科一样,是在废除旧法统的政治背景下白手起家的。然而,作为人民民…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二十年是我国律师制度恢复与发展的二十年,二十年来我国律师业务有了长足的发展。律师业务发展迅猛,1998年诉讼业务和非诉讼业务达99万件。律师业务已渗透到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私人生活之中,特别是在“依法治国”、“科技兴国”的今天,律师施展才华的空间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监狱生产定位问题的困惑,不仅会使监狱的发展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而且会使监狱的发展方向偏离正确的轨道,对监狱生产的准确定位,直接关系罪犯劳动改造的方向,监狱工作的持续稳定,21世纪我国监狱生产应该实现目的单一化,组织非企业化,管理国家化,项目特定化,生产行为法制化。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一世纪司法制度面临的基本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学》1998,(12)
第三届亚太地区法院会议于今年10月在上海举行,由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承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21世纪的司法制度。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斐济、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的法官、法学专家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回顾了本世纪司...  相似文献   

15.
编者的话:《政治与法律》自1982年6月创刊已出满100期。本着庆贺、总结、展望的想法,编辑部拟定了“二十一世纪政法理论刊物展望”这样一个题目,并邀请了一些同行、作者、专家撰稿,共同探讨刊物的发展方向。这是一组非常珍贵的来稿,字里行间浸透着大家对《政...  相似文献   

16.
入世与中国“后立法时代”的开始“等遍了千年终于见你到达,等到青春终于也见了白发”———用台湾音乐人罗大佑在《恋曲2000》中的这句经典歌词诠释中国入世的15年漫漫历程其实是颇为恰当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法律文件于2001年9月17日在日内瓦获得通过,中国长达15年的马拉松式入世谈判宣告完成,1987年3月4日成立的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也随之结束了历时14年零6个月的历史使命。中国代表团团长、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称中国入世谈判是“世贸组织历史上最复杂、技术上最困难的”一次谈判。按照入世…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监狱长素质不单是知识、文化层面上的要求,更重要的应该是表现在自身观念、品质、心理、能力、思维等各方面的素质要求,这样才能维护监狱秩序,实现监狱正义。  相似文献   

18.
领导是管理的重要职能,领导水平的高低常常决定了组织的生死存亡。本文以企业为对象,探讨如何应对21世纪的管理问题。由于企业是社会的基本经济细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个月来,律师中谈论最多的就是“中国加入WTO,律师怎么办?”话题涉及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具体法条的修改、律师业务的开拓等等。但我们认为,还应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律师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以后,律师业应运而恢复,并快速发展。但真正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介组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从这一点说,律师在我国还是一个很幼稚的行业,不规范之处比比可见。这种状况不尽快改善,必将制约律师业的健康发展。一段时间以来,律师管理滞后的现象,已经引起司法行政策管理部门、律师行业管…  相似文献   

20.
没有民主的社会是黑暗的,没有法治的社会是专制的,没有律师的社会是悲哀的。站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我们更应该回顾历史,去体会新中国律师道路的艰辛和法治历程的坎坷。律师,据考起源于古罗马时期,那时的律师被称为辩护土(Advocatus),经过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完善,律师制度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已经相当成熟。在相当长的的王权专制统治下,我国的律师制度根本就没有生长的土壤,直到清末,律师制度才从西方渐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新的律师制度,不幸的是,在错误思想的引导下,刚刚萌芽的新中国律师制度又半途夭折。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