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稼祥 《创造》2013,(1):114
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创造了伟大文明,但也一直没有走出一个困境:要不要中央集权?最早受这个困境折磨的政治家,是商朝末年的周部落首领姬伯;思想家,则是孔子. 孔子在《礼记·礼运篇》里提出一个基本命题:最好的政治体制是"天下为公",造成的社会名曰"大同".我们把这个命题称为"公天下之理",在后世儒家那里,此理被表述为"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 他在《春秋三传》里提出了另一个基本命题:最值得维护的政治体制是"大一统",该体制名曰"春秋".我们把这个命题称为"大一统之义".  相似文献   

2.
设计好中华母亲节,让天下父母心有一个得以彰显、被用心体认的节日,让天下爱母心有一个受到唤醒、精致表达的节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应当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相似文献   

3.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德莫大于和,和者,天地之正也"(董仲舒)……在中国古圣先贤看来,一个"和"字,涵盖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智慧源泉。  相似文献   

4.
吕岱  ;王成伟 《重庆行政》2014,(3):101-103
正作为中华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巴渝山水孕育出了质朴浓烈而又瑰丽多姿的文化艺术作品。集中体现古代巴人龙蛇崇拜和尚战精神的《巴渝舞》,可以看作是今天在重庆地区广泛流传的"龙舞"的最早的血脉起源。铜梁龙舞以其浓烈的个性、夸张的表现和发自内心的审美体验,而成为传承巴渝文化艺术精神的"心灵象征"和精品之作。徐复观先生言:"道德、艺术、科学,是人类文化的三大支柱。中国文化的主流,是人间的性格,是现  相似文献   

5.
阔别故乡的华侨,远涉重洋来到异邦之后,饮水思源,无不怀念故土,无不热爱故国的文化,加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心自古以来的特性和使命,因而,他们便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子女接受中华的传统教育。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两江总督端方(1861~1911),字午桥,号陶斋,在南京创立了"暨南学堂",委任  相似文献   

6.
《前进》2019,(6)
<正>我们村也用上了自来水,这句话的关键词在"也":一是应该用上;二是早应该用上;三是已经用上;四是虽然有点迟但毕竟还是用上;五是欢欣鼓舞庆贺用上。《说文》:"水,准也。"《释名》: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淮南子天文》说:"积阴之寒气为水。"孟子曰"民非水火不生活。"《书·洪范》有"五行:一日水。"还有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  相似文献   

7.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本是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序言,如今用在中国彩电市场却非常贴切。曾经在彩电销售上步调一致的中国彩电三巨头长虹、TCL、康佳集团,今年春季却由于长虹集团单方降价,进行世纪豪赌,而引起TCL、康佳集团的连锁反应。一时间,中国彩电市场价格战狼烟四起,战火浓烈。TCL和康佳联盟,抵御长虹80万大军南下,形成天下三足鼎立局面。  相似文献   

8.
陈春全 《传承》2008,(17):38-40
蜀绣较早记载出于汉赋家杨雄,其《蜀都赋》云:"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另作《绣补》诗。随着蜀地丝织业的发达,蜀绣有了雄厚的基础,所以到西汉末蜀地"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声  相似文献   

9.
刘生良 《思想战线》2011,37(5):73-78
《庄子》文学思想的基本观点主要有天地大美、"虚静"养神、"以天合天"、"言意"之辩、遗形取神、"法天贵真"以及文艺否定论的"正"与"反"等。庄子在《寓言》、《天下》两篇中对自己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更是现成的、别具一格的文学创作论,也是我国最早的象征、浪漫文学创作论。  相似文献   

10.
儒家学说自西汉被尊为中国的文化正统,甚至成为东亚地区文化之表征:孔子也被后世尊为圣人。吴宓颂之为: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创。向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而其绝妙之处,还在于读《论语》,就好象聆听孔了本人的娓娓道来,一种间于避世与合污的和风同尘之  相似文献   

11.
<正>《无贼》可以有一个主旋律的概括:在人民警察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在人间大爱无坚不摧的感召下,刑满释放的"贼公"和"贼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部作品很容易被误读,但这不妨碍它成为有料和劲道之作。《无贼》不是《天下无贼》的电视剧版,也不是《贼公子》的内地版。它可以有一个主旋律的概括:在人民警察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在人间大爱无坚不摧的感召下,刑满释放的"贼公"和"贼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它也可以有一个人性化的梗概:扒贼皮易,去贼  相似文献   

12.
南方朔台湾作家、诗人、评论家、新闻工作者。《亚洲周刊》主笔《,中国时报》《、明报》专栏作家。1999年入选台湾《天下》杂志评选的"50年来影响台湾的200位人物"台湾民众用选票表达了对民进党"执政"8年的不满,但"马"上就会好起来么?在南方朔看来,国民党或许有长期执政的可能,但想要退回此前的威权体制,绝无可能。台湾地区完成了二次政党轮替。此前,台湾民  相似文献   

13.
《汉书》以纪、传、志、表构成民族史撰述体系,以整齐体例和详赡记述,全面展示了西汉民族关系和民族史风貌。其中三篇民族史传,承继《史记》遗风又不泥古,体现出《汉书》对民族史撰述之谨慎与重视。《汉书》撰述民族史,宣扬天下一统,颂扬汉德,主张各民族友好相处,肯定和宣扬西汉王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成就;《汉书》秉持"种别域殊"之观点,强调民族间的同质性与差别性,并从地理环境、民族经济形态等诸方面做出阐释;《汉书》"以其故俗治"的民族治理原则,对我国以中原文化为主调的民族礼仪文化之形成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读书之美     
读书之美,美在感悟;读书之美,美在积累;读书之美,美在量变促质变;读书之美,美在温故知新读了《人民论坛》杂志"万名干部读书调查"专题,深有感悟,借广大读者热议和思考之机,谈几点个人体会。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有一句名言:天下第  相似文献   

15.
“市”之探寻冯铁金“市”在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划中,出现最晚,仅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但作为一个词汇,“市’的出现则源远流长。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我国就有了“市”。但那时的“市”是指交易场所,《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  相似文献   

16.
上之所为,民之归也。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上无骄行,下无谄德。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孔子家语·王言解》 上能同甘苦,下必同安危。 ——[宋]梅尧臣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墨子·兼爱中》 公生明,偏生暗。  相似文献   

17.
我为什么补读《孟子》?因为我欠了它的“债”。事情得从我1948年考复旦大学谈起。国文考卷是两篇作文,文言文的作文题目是《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白话文的作文题目是《我最爱读的一本书》。做好文言文  相似文献   

18.
林绍志 《春秋》2020,(2):70-71
谁是统治东夷和华夏两族的第一个"共主",无法确考。但东夷族首领蚩尤先于华夏族首领黄帝,应是事实。《龙鱼河图》记载:黄帝借助玄女神力擒杀蚩尤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假传蚩尤未死,威吓作乱者,使"八方万邦,皆为珍服"。这说明,人们开始并不接受黄帝的统治,黄帝才借助蚩尤的余威来震慑天下。唐朝《初学记》引古籍《归藏·启筮》说:"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  相似文献   

19.
《新东方》2016,(6)
不少学者认为《庄子·天下》篇"道术"是一种把握宇宙人生的学问,或者是研究怎样实现人的精神超越境界的方法,即往往把"道术"当作探索"求道""得道"的某种方法途径来理解。审慎地考察,我们会发现"道术"属于以"道"之精神境界为宗旨,用"道"来指引社会人生因循自然、顺应天然的应用研究。"道术"应当是讨论"化道"之用的"用道之法",而不可能是"求道之术""得道之法";与之相应,"方术"则因为天下之人"各为所欲焉而以自为方"导致忽略甚至背弃"道"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20.
唐张怀瓘《书议》曰:"昔仲尼修《书》,始自尧、舜。尧、舜王天下,焕乎有文章,文章发挥,书道尚矣。"夫书者,藏万相而恍惚,蕴百艺而窃冥,其道有贵而称圣,其迹有秘而莫传,其通玄达微,何可至于妙境?故学书者,惟聪慧者悟之,功深者得之,所谓一艺功成,良工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