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政治报告.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  相似文献   

2.
纪石 《世纪桥》2010,(4):F0003-F0003
<正>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政治报告。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  相似文献   

3.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政治报告。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报告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求"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本刊作为"进行党史宣传与教育,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的党刊,特辟此专栏,宣传和弘扬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党执政理念、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在党的执政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贯彻这一理念需要做到"五个必须"和贯彻落实好"十项措施"。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深刻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观的内涵及我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积极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路、对策,有利于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生态观是指人们对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需要确立科学、理性的生态观来面对和解决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危机。这种生态观要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就是将科学、理性的生态观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生产观、消费观和政绩观.建设生态文明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建立健全生态法律体系,用循环经济代替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重视政府主管部门与公众参与相结合,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生产活动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是人民的愿望,是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拓展深化,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9.
范颖  汪子人 《学习月刊》2009,(16):47-48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时.首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写进政治报告彰显新的执政理念.也意味着生态文明将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由此.系统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对于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观念转变及实践抉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章有多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等表述,其远景十分美好,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为之奋斗,身体力行。但是如何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尤其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只写在纸上,停留在口头上,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09,(24)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政治报告.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明确提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王刚 《世纪桥》2012,(15):65-66
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本文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循环经济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循环经济在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克弟 《求实》2014,(3):13-16
在全球面临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反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可否认,当今世界发生的各种生态问题,与人类对大自然无止境的不合理利用和开发密切相关。我们面对的许多社会矛盾乃至群体性事件,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引发的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结合我国国情,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必将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生态治理、生态循环和生态伦理"相互依存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5.
陆子新 《世纪桥》2013,(8):57-58
在当代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文明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改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困境,把生态建设提高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文明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和不断深化。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走新型循环经济是解决生态危机,摆脱能源束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系统、完整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领导干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者,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指挥者、执行者,必须率先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推动社会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蒿建中 《实践》2008,(10):47-47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中的扩展,是人类物质、精神和制度文明成果的总和,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的一种和谐、文明的生态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自然观,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厚德载雾,自强不吸",这是人们对大雾锁城一种调侃式的无奈。进入今年1月不久,我国中、东部地区就陷入严重"雾霾"之中,从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北京  相似文献   

20.
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工,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拉长方式,消费模式”,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到发展目标的高度,表明我们已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