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015年,《夏衍传》再版。在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夏衍不仅是共产党人,而且是特殊的共产党人——他属于周恩来直接领导的中共情报系统的重要成员。……周恩来调夏衍参与筹建左联后不久,夏衍也成了中共特科成员。从此夏衍有了两个身份:公开的作家身份和秘密的中共情报人员身份。""成了中共特科成员"和"秘密的中共情报人员身份",这两个大胆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董明 《廉政瞭望》2011,(6):52-53
窃取情报的行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并不少见,但有时候。一些情报人员或者因为并不专业的行为或者因为大意,而制造出如同闹剧一股让人啼笑皆非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1925年12月中央军事部成立至1935年8月底上海临时中央局军委机关人员转移至天津,中央军委情报系统在上海的发展经历了诞生、发展、突破和转移阶段。中央军委情报系统的具体工作有:发展情报力量,培训情报人员;采用灵活方式进行情报的搜集;对情报的处理严格保密,建立完整流程;建立地下交通网络和无线电通讯,有效提高情报传递效率和安全度。中央军委情报系统在上海的工作,培养了一大批经验丰富、意志坚定的情报人员和领导干部,形成了严格的保密制度和方法,为后来的情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2,(2):16-16
澳大利亚国防军网站近日公布信息,招募外国士兵、海员和飞行员。 国防军网站信息显示,澳大利亚正招募现役或离职的外国突击队员、情报人员、战斗机驾驶员和潜水艇人员,并为其提供决速入籍通道。  相似文献   

5.
季格仁 《党史文汇》2005,(11):31-31
抗日战争结束不久,荆州城的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新来了一位热心教育、和蔼可亲的张顺理老师.他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个人经历.在抗日战争中,他曾是一位鼎鼎有名的高级译电情报人员.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的情报人员 打入保定绥靖公署 1947年10月上旬的一天,坐镇南京的蒋介石忽然乘飞机飞往北平,声言去视察军务。但他阴沉的脸色,又使身边的人害怕和不解。事后人们才知道,他是亲自去处理华北最高军事机关——保定绥靖公署内发生的“共党谍报案”。 此时,北平的最高行政长官、保定绥靖公署主任孙连仲已经惶惶不可终日。他也弄不清,在自己的指挥部里,究竟有多少共产党的谍报人员,蒋介石会怎样处理自己。他确实没想到,作为华北国民党最高级军事指挥机关的保定绥靖公署内,聚集了不少共产党的情报人员,并且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7.
《党史纵览》2014,(5):55-55
2013年年底,为纪念潜伏台湾的中共秘密情报人员,一座无名英雄纪念碑在北京揭幕。在潜台英雄中,人们比较熟悉的是“吴石案”中的吴石、朱谌之等。然而还有一个英雄情报小组鲜为人知,那就是洪国式小组。  相似文献   

8.
现年90多岁的沈安娜老人面容慈祥,满头银发,精神矍铄。谁能想到,她曾是共产党打入国民党内部的一名地下情报人员,十几年战斗在国民党中央核心机关里。蒋介石在国民党会议上的多次讲话,都是由她记录的。  相似文献   

9.
中共对朝鲜战争初期局势的预测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统 《党的文献》2001,(6):52-57
从朝鲜战争爆发到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期间 ,中共中央领导人始终密切关注战局 ,以有限的军事情报为依据 ,在军事指挥员、外交人员、情报人员的积极配合下 ,连续进行客观、清醒的分析 ,正确地预测了战争的走向 ,并作出了调兵东北备战直至出兵的决策。  相似文献   

10.
《党史纵览》2014,(5):55
正2013年年底,为纪念潜伏台湾的中共秘密情报人员,一座无名英雄纪念碑在北京揭幕。在潜台英雄中,人们比较熟悉的是"吴石案"中的吴石、朱谌之等。然而还有一个英雄情报小组鲜为人知,那就是洪囯式小组。捐资助革命1945年,刘光典遇到了他的革  相似文献   

11.
用米汤密写情报 同仁堂的乐家是当年北平有名的大户人家,前门西的宅子院子套院子、一进挨一进,是个典型的大宅门.1939年夏,杨宁(乐元可表弟)住进了乐家老宅.杨宁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成为情报人员,当时是我党北平社会部陈叔亮的地下情报组的成员.  相似文献   

12.
网络信息时代高校资料员专业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进入了21世纪,这是一个为网络信息所覆盖的时代,是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时代,是全球信息资料共同分享的时代.高等学校各系、部的资料室,在这个大环境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高校的资料情报人员面临着提高认识、充实知识、学习新技能的繁重任务.  相似文献   

13.
读党史资料,发现20世纪30年代、40年代,50年代各有一份绝密电报,对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走向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第一份是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央特科情报人员钱壮飞潜入敌人特务机关获得的绝密电报。如不是截获这份电报报告党中央,在上海的中央机关将会被敌人一阿打尽。  相似文献   

14.
一位前德国海军是这么形容这个密码机的:"情报部门说破解的几率不到百万分之一,你可以说就像中彩票一样难。"是情报部门欺骗海军,夸大密码机的功能呢?还是这个密码机真有这么神奇?一1931年11月8日,一个叫汉斯提罗.施密特的德国情报人员走进了法国驻柏林的大使馆,将人类密码史上  相似文献   

15.
1947年秋,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打得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当时,属于今盘锦市辖区的田家镇,仍然还是国民党的占领区,但各路人马,不时在镇内的大车店交汇。有的是解放军的情报人员,有的是土匪线人,有的是败溃的国民党的地方武装,都在打探情报。镇里最有钱的人家,已经开始外逃。到了腊月,镇内更是一片混乱。  相似文献   

16.
在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热播剧《潜伏》中,我党情报人员潜伏在国民党军统局内部,与敌特斗智斗勇、屡克凶险,为党送出一份份重要情报的情景已为国人所熟知。然鲜为人知的是,《潜伏》这惊险的一幕幕确曾在革命年代多次发生过,被国民党称为"最大的共谍"的郭汝瑰将军,就曾是  相似文献   

17.
覃爱华 《当代贵州》2013,(16):45-45
钱壮飞与李克农、胡底被誉为我党地下战线的"龙潭三杰"。周恩来等中央负责人后来多次说过,如果没有钱壮飞,我们这些人早就不在了。钱壮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重要的情报人员之一,在我党隐蔽战线历史上他与李克农、胡底一起被周恩来誉为"龙潭三杰"。1929年底,他根据党的安排,打入国民党核心特务机关中央组织部调查科,凭着忠诚与机智,为党和红军  相似文献   

18.
1943年2月,苏联情报人员鲍尔沙科夫从重庆发给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季米特洛夫一份电报,其中写道:“季米特洛夫同志:我们从重庆得到消息,情报机关头子戴笠掌握了中共和第十八集团军在重庆代表的电台工作暗号、密码和发报时间……所有中共电台的位置均已被戴笠的机关查到了,电报被截获和破译。”这份电报,从侧面反映了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双方围绕红岩村展开的激烈密码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情报职能被凸显出来,传统图书馆正逐渐向现代图书馆转变。而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情报职能的发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经费不足、对情报职能认识不清、使用者存在一些错误认识等。因此,我们一要积极争取经费,创建信息化文献情报平台;二要加强图书馆情报人员的自身素质建设;三要加强与使用者的沟通交流,及时补充馆藏文献,以满足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对情报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1927年到1930年间,上海一位叫胡北风的英俊男演员,陆续出演了武侠电影《盘丝洞》《昆仑大盗》和爱情电影《敌血情花》,被记者们称为“东方范朋克”。这位功夫明星胡底其实是中央特科情报人员。“舒城才子”胡底本名叫胡百昌,1905年3月10日出生于安徽舒城县干汉河镇新街松元村。胡百昌幼年随伯父胡继章读私塾,1921年,高小尚未毕业,他就以第三名的成绩考取合肥省立第二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