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支部生活》2011,(3):51-51
马克思读书达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可以整日闭门不出,在学生宿舍里废寝忘食地从早到晚地读书。无论是巴黎、曼彻斯特、伦敦……马克思总是见图书馆就钻。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图书阅览室里,至今保留着一个当年马克思每天去看书的“专座”,在专座的地毯上,留有明显的两行脚印。原来,马克思在伦敦居住时,每天像上班一样,从早上9点直到晚上7点,准时到图书馆阅览室去看书,研究大量文献和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2.
理发箱     
《新湘评论》2010,(5):59-59
毛泽东酷爱读书,一生手不释卷,甚至在理发时都要读书。在他身边工作了17年的理发师周福明回忆:"主席平常很少有消闲的时间,他的消闲就是看书。  相似文献   

3.
理发箱     
《学习导报》2010,(5):59-59
毛泽东酷爱读书,一生手不释卷,甚至在理发时都要读书。在他身边工作了17年的理发师周福明回忆:"主席平常很少有消闲的时间,他的消闲就是看书。  相似文献   

4.
读书的去处     
说起读书,很容易给人一种极其一本正经的感觉,其实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你尽可以找你最自在的地方,最随意的姿势。比如在学校时,有的人愿意于半夜时分在路灯下巡逻着看书,或在走廊灯下站岗般地阅读。还有的习惯在食堂里边嚼着馒头边念英  相似文献   

5.
吴晗 《前线》1961,(22)
这半年来,各个高等学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了,图书馆坐满了人,有的还要一早就去排队,实验室也是一样。认真读书和作实验已经成为风气,这是一桩非常可喜可贺的现象随着学生们读书风气的养成,为数众多的青年教师也发奋图强,开始认真读书了。青年教师在钻研中碰到难解的问题,就不能不去请教中年和老年教师,就这样,中、老年老师也非多读书,多作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如今,纸质书似乎已经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坚持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前几天听广播,大概内容是:一位公司普通职员说自己一直想读书,却总是没时间,因为工作忙、生活琐事多,导致一年也读不了一本书;一位身价几十亿的老总每天都要处理各种事务,一年下来却读了三十几本书。其实,这位职员并不是没时间去看书,而是他没有给自己分配读书的时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  相似文献   

7.
日一夫 《新湘评论》2009,(11):55-55
毛泽东:不动笔墨不看书—— “不动笔墨不看书”是毛泽东长期坚持的读书方法之一。几十年来,他每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上写上许多批语。有时还把书、文中精当的章节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有的书他反复读过多次,每读一次就用一种颜色的笔在上面加一次圈点、勾画,作一次批语。在抗日战争的戎马倥偬中,毛泽东尽管工作繁忙,仍然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争分夺秒地阅读,批注了大量的马列著作和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书刊。单是其中《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一书,他就在1936年11月至次年4月间阅读了该书的两个版本,在书上写了近13000字的批语。  相似文献   

8.
日一夫 《学习导报》2009,(11):55-55
毛泽东:不动笔墨不看书—— “不动笔墨不看书”是毛泽东长期坚持的读书方法之一。几十年来,他每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上写上许多批语。有时还把书、文中精当的章节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有的书他反复读过多次,每读一次就用一种颜色的笔在上面加一次圈点、勾画,作一次批语。在抗日战争的戎马倥偬中,毛泽东尽管工作繁忙,仍然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争分夺秒地阅读,批注了大量的马列著作和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书刊。单是其中《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一书,他就在1936年11月至次年4月间阅读了该书的两个版本,在书上写了近13000字的批语。  相似文献   

9.
我在图书馆工作,因此喜欢书籍,也喜欢上了读书。每天上班,每每映入眼帘的尽是书的倩影。在这些被我视若珍宝的书籍中,有的外表并不十分引人注意,这或许会使很多人忽略它,但我有幸拜读了许多精美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春日好读书     
正世界读书日这天,微信订阅的公众号几乎都推送了有关读书的链接,有的探讨读书的意义,有的分析当下社会阅读的形势,有的推荐各类好书榜单,书店做促销,购书网站进行满减活动,背后的目的都是在倡导全民阅读。读书究竟有什么意义?数字化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读书?怎样引导今天的青少年去进行广泛阅读?  相似文献   

11.
大连市西岗区地税局,是一个文化氛围浓厚、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家园。办公楼的楼梯间,过道上、走廊里,远古以来的税收历史、税收制度、税收佳话和名人志士论述税收的名言警句,或书法、或楹联、或诗歌、或图画,潇洒飘逸,装帧精美,十分醒目。为了满足干部职工求知成才、发展进步的目标追求和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良好愿望,该局从2011年开始,每月组织一期"读书沙龙"活动。读书爱好者将读书体会制作成幻灯片,边播放,边谈读书心得,然后大家交流读书体会。干部职工在读书爱好者的读书体会中分享读书收获,领悟人生哲理,达到一人读书、大家受益的目的。近3年来,干部职工生活在浓厚的地税文化氛围之中,在墨韵书香中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提升境界,为税收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西岗区地税局以"读书沙龙"为平台,推进地税文化建设,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激发了创先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充足性及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的重要性;大学生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读书;高校图书馆要在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书学习中提供服务和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农六师芳草湖农场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实现了职工书屋全覆盖,丰富了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职工群众的科技本领、思想素质、健康意识和文明水平。职工书屋的建立,不仅吸引了本来就喜欢看书的人,一些原来在业余时间喜欢打牌的人们也被吸引到职工书屋来,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学生加入读书行列。  相似文献   

14.
读书三悟     
正作为一名读书爱好者,每当捧起一本好书,就会爱不释手;每当读完一本好书,就会有很多的收获和感悟。几十年的读书经历,使我深深感悟到:读书是一种能力,读书是一种生活,读书是一种境界。读书是一种能力读书的能力体现在能否"坐下来",给读书留足时间。当人们感叹"时间去哪儿了",挤出时间去读书不失为一种能力。当今世界,科技发达,物质丰富,各种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在这种可供多样化选择  相似文献   

15.
正"农闲时,我每天都要来职工书屋,通过读书学习,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生活也感到充实了。"近日,在农二师三十三团一连的职工书屋里,正在看书的农工深有感触地说。笔者在一连职工书屋看见,在这个38平方米的小屋里,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实用书籍和科普书籍,旁边坐着许多前来看书的农工,不时就有农工前来借阅图书。长期以来,农工"买书难、  相似文献   

16.
读书成习惯     
姜仕贵 《当代贵州》2014,(19):60-60
正每天看书浏览报刊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前段时间看到《总理都能"抽出时间读书",您呢?》的报道,让我对读书产生了一些思考。读书能医愚,读书能励志,读书能聪慧,这是众所周知的。而据报道,中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不足15分钟,有人甚至发出"静下来读点书是一种奢侈"的感叹。是什么让读书离我们渐行渐远?固然工作繁忙、没时间,都是我们离书越来越远的理由。但若真的有读书的兴趣,这些又怎能成为障碍?读书的兴趣,多半应在学生时代培养出来。当前中国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相似文献   

17.
正毛泽东一辈子做事,好创新。换句话说,就是干什么事,都喜欢有独创性。还在读书的时候,毛泽东就显露出来这种与一般人不相同的特色。1912年春,这年毛泽东19岁,考上湖南全省高等中学(后改为省立第一中学)。过了一学期,他觉得这所学校的课太少,不如自学长知识多,所以决定退学,走一般人不敢走的自修道路。在自修的半年中,他每日到省立图书馆看书,广泛涉猎18、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收获不小。1936年,毛泽  相似文献   

18.
裴小明 《党史文苑》2011,(6):43-44,47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也是学习成才的典范。毛泽东的"活到老学到老"的读书精神、"博而精"的读书取向、读"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读书风格、注重"讨论式阅读"的读书方式、"使看书占领工作以外的时间"的读书热情、"学以致用"的读书目的,对当前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对进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读书的回报     
外出参加培训,同室是外地某单位的领导,夜里11点多,笔者躺在床上看书,这位领导开门而人,满身酒气。见我手里捧着书本,他笑着说:“没想到你还是好读书之人,难得呀!”我赶紧回答:“不是好读书,只是习惯了睡前看两页,否则睡不着觉。”他马上说:“好读书就是好读书,你用不着谦虚。其实,以前我也喜欢读书,但走上领导岗位后,工作一大堆,应酬又多,就再也读不进去了。”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每年12月为“全民读书月”  以“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的“知识工程”,由中宣部、文化部、科技部、教育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九个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决定,这一活动今后每年12月在全国举办。  2000年“全民读书月”活动举行评选“读者喜爱的图书馆”和全国“优秀读书家庭”、“科技读书示范户”活动。全国各地10多万名读者参与了“读者喜爱的图书馆”评选活动,150家图书馆榜上有名。“全民读书月”活动还将与“三下乡”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送书、送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