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腐败及反腐败问题研讨综述宋觉在人类社会的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中除了那些亡朝末代外,反腐败的正气始终是压倒了邪气的,腐败难治、但并非不可治。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见诸报刊的研究腐败现象及反腐败斗争的撰文越来越多。现将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疏缕综述如下:一...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1]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持久战,下一步如何确保打好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需要借鉴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历史经验与智慧。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防范化解腐败危险的历史,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在惩治和预防腐败方面进行的独创性探索,为新时代夺取反腐败斗争彻底胜利提供了重要借鉴与启迪。中央苏区围绕惩治和预防腐败进行了可贵探索,  相似文献   

3.
刘通 《学习月刊》2014,(24):21-22
腐败,就像一个纠缠不休的幽灵,困扰着每一个国家,严重威胁着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严重腐蚀着执政党的执政基础。世界各国对腐败危害的认识日益提高,预防腐败是各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在长时间的预防腐败实践中,有些国逐渐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反腐败机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里主要是借鉴国(境)外预防腐败的经验,吸取反腐败的教训,为我们建立和完善反腐败机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腐败问题被许多学者称为本世纪最大的公害之一,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五大修改并通过的党章总纲指出:“党风问题,党同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要坚持不懈的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在全党深入开展反腐败理论和实践的宣传教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基础工作。(一) 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把握反腐败的基本原理,大胆吸取国际反腐败的成功经验,有利于反腐败的理论研究和反腐败的实践活动。1.腐败的定义。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世界各国因政治、社会、经济、文化、道德、风俗及民族心理素质的不同,对腐…  相似文献   

5.
加大党内监督力度是廉政建设的重要课题。它是形势发展对党风廉政建设提出的重大现实要求,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党内监督思路,逐步健全监督制约体制和机制,有效地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一、加大党内监督力度是新形势下深入反腐败的必然要求党内监督,看起来像是一种反腐败的外动力;但全面地分析,它却既从根本上规范党员思想和行为,为反腐败创设主观环境,同时也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为反腐败提供客观条件。从战略高度来看,有效的党内监督,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成功执政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党提高执政水平和拒腐防变能…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这一论断对于我们认识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性质,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我们一定要深刻把握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认真探索新时期...  相似文献   

7.
吕海春 《河北党风》2003,(11):36-36
开展反腐败工作,普遍的观点和通常的做法是:开展思想教育,构筑牢固的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堵塞可能产生腐败的各种漏洞;严惩腐败,震慑腐败分子。从“不想腐败”到“不能腐败”,再到“不敢腐败”,应该说,这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包括了反腐败工作的方方面面,多年来,在反腐败斗争中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司法腐败对一个社会来说是最严重的腐败,也是最具危害性和危险性的腐败。江泽民同志指出:“官吏的腐败、司法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在反腐败过程中,始  相似文献   

9.
腐败与反腐败现在已成为席卷全球的世界性话题。文章从新的视角 ,以史为鉴 ,探索了腐败的根源 ,分析了廉政建设的历史性误区 ,提出了反腐败要标本兼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我们应该怎样反腐败?一、腐败的概念不可泛用.腐败的本意是指政府权力与金钱的交易,也就是政府工作人员以权谋私。因此,腐败是指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反腐败被限于政府领域。但现在有的地方把反腐败扩展到企业之中,甚至扩展到高校及整个教育界.腐败与违法现象及非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除强化自身或系统内部的建设外,还必须重视加强外部监督,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反腐败工作的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12.
我们应该怎样反腐败?一、腐败的概念不可泛用。腐败的本意是指政府权力与金钱的交易,也就是政府工作人员以权谋私。因此,腐败是指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反腐败被限于政府领域。但现在有的地方把反腐败扩展到企业之中,甚至扩展到高校及整个教育界。腐败与违法现象及非规...  相似文献   

13.
腐败是寄生在现代国家肌体上的一种痼疾,腐败的实质是公权私用,利益冲突是产生腐败的重要根源,制度问题是影响腐败程度的重要因素.反腐败体系的构建需要政党、国家与社会的有机联动与合作.应当探索当代中国反腐败工作的推进路径,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和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反腐败理论面面观(上)张仲华腐败与反腐败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四大以来,不少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撰文,对腐败的概念、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反腐败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思路。腐败现象及反腐败斗争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一、关于腐败...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监督和管理制度,努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斗争实践的科学总结,它指明了反腐败斗争的根本方向。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工作,不失时机地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具有客观必然性腐败,通常指的是公共权力的腐败。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初期相类似…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世界以民主治理腐败的经验、困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晓清 《学习论坛》2009,25(6):15-18
民主是专制和腐败的天敌.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斗争中,逐步形成了以"人民主权"为核心内容的民主理论,并逐步构建了以现代民主制度为核心的反腐败制度体系.然而,西方式民主能够遏制腐败,也会催生新的腐败.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民主治理腐败方面虽然取得了重大成效,但同样遭到"民主制度"下腐败问题的困扰.认真总结当代世界以民主治理腐败的经验与面临的问题,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党反腐败动力机制必须重点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域外     
《廉政瞭望》2010,(18):9-9
国际反腐败学院正式成立 国际反腐败学院9月2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成立。学院将通过提供反腐败教育和专业培训、进行和促进对腐败的学术研究、提供打击腐败其他相关形式的技术援助、促进打击腐败领域的国际合作和网络建设,推动国际社会共同打击腐败。  相似文献   

18.
王春 《廉政瞭望》2010,(19):19-21
腐败大案频出,腐败高官纷纷落马。广东是越反越腐,还是反腐败越抓越紧?创新反腐机制制度,吸纳民意开门反腐,媒体舆论监督反腐败……“反腐书记”汪洋主政下的广东,使出了反腐败的十八般武器。  相似文献   

19.
腐败与反腐败的文化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既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既要把腐败分子挖出来绳之以法,也要下大气力去改变那种“笑贫不笑贪”的腐败文化,在全体公民中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文化氛围。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面对传统与现实的挑战,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申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大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反腐败既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既要把腐败分子挖出来绳之以法,也要下大气力去改变郁种“笑贫不笑贪”的腐败文化,在全体公民中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文化氛围。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面对传统与现实的挑战,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申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大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